资源简介 保持健康——饮食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游戏、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知道合理的饮食能获得营养平衡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2、指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搜集有关营养成分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自身饮食卫生的意识。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食物的重要性。活动目标:1、观察图片、录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情境,交流饥饿时的感受,认识食物对人的重要性。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爱吃的食物,引导学生说说理由,为学生进一步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奠定基础。活动器材:录象、不同食物的图片。活动二: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认识食物中的六大营养成分及其作用。2、组织学生观察食品袋上食物成分介绍,引导学生课后收集有关人体营养摄入、饮食方面的资料,培养学生关注自身饮食卫生的意识。活动器材:图片、食品包装袋。活动三:营养平衡有利健康。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中外食谱,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不同的营养摄入。2、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营养师——搭配食物、设计食谱”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合理的饮食能获得平衡的营养,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活动器材:不同食物的卡片、纸张。三、教学过程:(一)认识食物的重要性。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观察讨论:观察人们饥饿时的录象或图片,讨论在饥饿时各人的感受。 交流:各自爱吃的食物及理由。 在学生观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回忆生活情境入手,交流饥饿时的感受,从而认识食物对人的重要性。(二)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交流: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及作用。 收集:指导学生课后收集人体营养摄入、饮食健康的有关资料。 观察:分小组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食品成分。 交流:各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各自对营养成分的认识,有可能讲的比较片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的开展交流。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收集各种有关饮食健康的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三)营养平衡有利健康。学 生 活 动 指 导 要 点观察:中外不同的食谱。 交流:两份食谱的食物及营养成分的不同点。 搭配食物:分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食物的图片练习搭配并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食谱: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设计一天的食谱。 在比较不同食谱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饮食习惯,营养成分的摄入就不同,会造成人体生理机能的差异。” 在进行搭配食物后,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说明食物搭配的理由,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议,由此了解偏食对身体的影响。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