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8.1法治中国8.2法治政府8.3法治社会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更需要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推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8.1法治国家第八课 第一框01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02什么是法治国家?03怎样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第一部分情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20年2月20日,孙小果被执行死刑。为孙小果违规“脱罪〞的公检法等部门门公职人员19人,分别获有期徒刑从两年到二十年不等。孙小果案2021年1月20日,杜少平被执行死刑。新晃一中原校长、市县公安局等提供保护伞的11名公职人员分别获刑十五年到七年不等。操场埋尸案情境:扫黑除恶的大案思考:①深挖大案要案,对错案积案投乱反正,有何意义?②体现了法治国家的哪些内涵或基本特征?(提示:对受害人,对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对法律,对社会,对国家)一、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P89对国家机关: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对公民: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对国家: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维护了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使良法令行禁止为受害人伸张正义严惩贪污腐败失职渎职什么是法治国家?第二部分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一、法治国家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具体表现)基本特征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内涵二、法治国家的具体表现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复习)宪法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原因:法律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反映民众意愿,符合民众利益,体现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应得到全社会尊重遵从。表现: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法治的首要内容/最高准则二、法治国家的具体表现坚持良法之治原因:良法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认同,最大程度发挥法律效力。表现:内容合理,制定过程广泛听取意见,符合社会人民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拓展良法与善治①良法与善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②良法要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善治要求把制定的良法付诸实施,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现良法的价值。③良法本身不是目的,制定良法是为了发挥法律在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良法是基础/方式手段,善治是目标。二、法治国家的具体表现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原因: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表现: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法治的精髓所在二、法治国家的具体表现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表现:国家的各项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要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法治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如何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第三部分弘扬宪法精神,助力扫黑除恶,依照宪法规定对涉黑案件公开审理,形成“黑恶势力,人人喊打” 的社会氛围。举措一情境:扫黑除恶没有完成时结合材料,思考:①上述材料,分别体现如何推进法治国家建设?②应该如何开展常态化的扫黑除恶工作?(提示: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社会公众等角度思考)出台《反有组织犯罪法》,完善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重要法治基础。举措二建立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智能公开的举报奖励机制、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机制、精准有效的督导督办机制、激励约束的考核评价机制、依法常态化扫黑除恶。举措三(1)推进宪法实施(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1)推进宪法实施(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具体措施如何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总要求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问题。 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保证法律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建设法治国家具体要求1.推进宪法实施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知识拓展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内容、含义和界限作出说明。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宪法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和宪法惯例。合宪性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井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三、建设法治国家具体要求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原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法律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法律层级三、建设法治国家具体要求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要求: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提供优良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课堂小结法治国家1.法治国家的含义、特征2.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3.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对国家机关对公民:对国家: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法律体系完善法律的严格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1法治国家.pptx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