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目 录一、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答题卷(样卷).................................... - 1 -二、卷曲形绿茶评分细则.................................................................... - 2 -(一)卷曲形绿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 2 -(二)卷曲形绿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 3 -(三)卷曲形绿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 4 -(三)卷曲形绿茶制品感官品质评分表.....................................................- 5 -(四)卷曲形绿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 6 -三、 扁形绿茶评分细则.......................................................................- 7 -(一)扁形绿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 7 -(二)扁形绿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 8 -(二)扁形绿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 9 -(四)扁形绿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 11 -(一)条形红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 12 -(二)条形红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 13 -(三)条形红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 14 -(三)条形红茶制品感官品质评分表.......................................................- 15 -(四)条形红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 16 -五、卷曲红茶评分细则.......................................................................- 17 -(一)卷曲红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 17 -(二)卷曲红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 18 -(三)卷曲红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 - 19 -(三)卷曲红茶制品感官品质评分表.......................................................- 20 -(四)卷曲红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 21 -六、颗粒青茶评分细则.......................................................................- 22 -(一)颗粒青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 22 -(二)颗粒青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 - 23 -(三 )颗粒青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 24 -(三)颗粒青茶制茶品质感官审评评分表...............................................- 25 -(四)颗粒青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 26 -七、条索青茶评分细则.......................................................................- 27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一)条索青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 27 -(二)条索青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 28 -(三)条索青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 29 -(三)条索青茶制茶品质感官审评评分表...............................................- 30 -(四)条索青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 31 -附件 1:手工制茶赛项所使用鲜叶原料及竞赛时间表...................- 32 -附件 2:手工制茶赛项技术平台....................................................... - 33 -附件 3:手工制茶赛项题库....................................错误!未定义书签。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一、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答题卷(样卷)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答题卷(样卷)参赛选手编号: 茶样类别: 总 分:1.茶叶品质评语(25 分)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 。2.茶叶技术缺陷诊断(50 分)主要加工技术不足是;工艺改进要点建议。裁判签名: 日期:备注:1.茶样品质评审。采用五项因子评审茶样,有正确书写茶叶品质评语,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每项加 1-5 分。2.技术缺陷诊断。根据茶样评审品质,指出茶叶加工操作过程中主要技术不足每条加 8-12 分,有对应的针对改进措施每条加 8-12 分。3.答题卷得分占参赛选手总成绩的 15%。- 1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二、卷曲形绿茶评分细则(一)卷曲形绿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得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分鲜叶采摘过程中,出现违反比赛采摘规范 要求,采摘手法不规范,采用掐 20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为止。M≥100g,不扣分;40采摘鲜叶 <100g,判分依据:M*40/100重量(M)与 T≤30min,不扣分;30min<T≤时间(T) 45min,判分依据:10-(T-30) 10鲜叶采 ÷15×10;T>45min,0 分。摘质量 5% 匀齐度越高分值越高,鲜叶一芽与规范 一叶高于 90%,不扣分;一芽一叶低于 90%,高于 80%,扣 2-320分;一芽一叶低于 80%高于 70%,鲜叶质量 扣 5-8 分;一芽一叶低于 70%高于 50%,扣 10-15 分;扣完为止。鲜叶中夹带鳞片、鱼叶扣 1-3 分,夹带老枝叶扣 1-3 分,夹带其它 10非茶类杂物扣 1-4 分,扣完为止。备注:鲜叶采摘符合要求,细分上参照鲜叶匀齐度,越匀得分越高,相差1-2分;由于田间茶树生长很难保持一致,每个选手茶条长度以确保可以采摘符合重量和质量的鲜叶为准,每个参赛选手的鲜叶采摘面积可能大小不一。裁判签名: 日期:- 2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二)卷曲形绿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1.比赛开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扣 3分;2.出现故障未经裁判允许,私职业素养 自拆卸设备、电源线,扣 5分; 103.比赛中,出现违反现场用电安全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10 分。制茶流程规 1.设备操作不规范扣 1-10 分;范与关键技 2.制茶流程不正确,每错 1个 25术熟练程度 流程扣 3-5 分,扣完为止。1.标准掌握有偏差,视情节严现场 重程度扣1-5分;2.摊青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手工 熟练程度扣1-5分;制茶技术娴 3.杀青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制茶 10%熟与掌控度 熟练程度扣1-5分;404.做形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操作 熟练程度扣1-5分;5.干燥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规范 熟练程度扣1-5分。1.使用的场地杂乱无章,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2 分保持场地干2.使用未经组委会批准的器净整洁、注意具、材料等,视情节严重程度卫生防护、工 20扣 1-5 分;具复原摆放3.使用设备后没有清洁设备及正确加工现场,扣 1-5 分4.工具摆放杂乱,扣 1-5 分。超过比赛规定时间每5分钟扣1比赛时间 5分,扣完为止。裁判签名: 日期:- 3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卷曲形绿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茶含水量≤7%,不扣分 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成品茶含据:60-(茶含水量-7%)÷2% 40水量×40手工制茶成品 9%<水分含量 05%茶质量 绿茶制率≥19% 40成品茶制检测率((备注: 18%≤绿茶制率<19%,判分分筛孔径 依据:40-(19%-茶制率)÷ 200.63mm,筛 1%×20分 50 转))绿茶制率<18% 0裁判签名: 日期:- 4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卷曲形绿茶制品感官品质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占 考核项 分值 得分类别 考核要点比 目造型紧细卷曲、有毫,色泽嫩绿或翠绿 90-99或深绿或鲜绿,油润、匀整,净度好外形 造型较紧细卷曲,色泽墨绿或黄绿或青 80-89(35%) 绿,较油润,较匀整,净度较好造型不明显,色泽暗褐或陈灰或灰绿或 70-79偏黄,尚匀,净度尚好绿明亮或黄绿明亮 90-99卷曲汤色80-89形绿 (10%)黄绿尚明亮或绿黄亮深黄或绿黄欠亮或浑浊 70-79茶制高爽有栗香或清香持久或带花香 90-99品感 70%香气清香,尚高爽,火工香 80-89官品 (20%)质评 生青,尚纯,熟闷,老火 70-79分 醇厚鲜爽,浓醇鲜爽 90-99滋味清爽尚醇,浓尚醇,尚醇厚 80-89(25%)尚醇或稍淡,浓涩,青涩 70-79柔软多芽,匀齐,黄绿明亮 90-99叶底柔软有芽,尚匀齐,黄绿尚明亮 80-89(10%)断碎,多青张或红茎红叶,黄暗,欠匀 70-79裁判签名: 日期:- 5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四)卷曲形绿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服装不规范扣2分;指甲5油,香水扣5分;扣完为止。开罐动作错误扣1分;把盘动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样动作不规范扣1-2分,收样不规范扣1分;称样错误 10茶叶审评 扣1分;冲泡动作不规范扣操作规范 1分;沥汤动作不规范扣1-2分;扣完为止。湿评内质操作顺序错误扣3-5分,看汤色、闻香气动茶加工作错误扣2分,尝滋味动作 10技术缺 20%错误扣1分,评叶底动作错陷诊断 误扣1分;扣完为止。采用五项因子评审茶样,茶样品质 正确书写茶叶品质评语,25评审术语 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每项 1-5 分依据茶样评审品质,指出茶叶加工操作过程中主要 25制茶技术技术不足缺陷诊断根据技术诊断结果给出技与改进术修正和茶样处理的合理 25化建议裁判签名: 日期:- 6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扁形绿茶评分细则(一)扁形绿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鲜叶采摘过程中,出现违反比赛采摘规范 要求,采摘手法不规范,采用掐 20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为止。M≥100g,不扣分;40采摘鲜叶 <100g,判分依据:M*40/100重量(M)与 T≤30min,不扣分;30min<T≤鲜叶 时间(T) 45min,判分依据:10-(T-30) 10÷15×10;T>45min,0 分。采摘匀齐度越高分值越高,鲜叶一芽质量 5%一叶高于 90%,不扣分;一芽一与规叶低于 90%,高于 80%,扣 2-3 分;范 20一芽一叶低于 80%高于 70%,扣5-8 分;一芽一叶低于 70%高于鲜叶质量50%,扣 10-15 分;扣完为止。鲜叶中夹带鳞片、鱼叶扣 1-3 分,夹带老枝叶扣 1-3 分,夹带其它 10非茶类杂物扣 1-4 分,扣完为止。备注:鲜叶采摘符合要求,细分上参照鲜叶匀齐度,越匀得分越高,相差1-2分;由于田间茶树生长很难保持一致,每个选手茶条长度以确保可以采摘符合重量和质量的鲜叶为准,每个参赛选手的鲜叶采摘面积可能大小不一。裁判签名: 日期:- 7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二)扁形绿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1.比赛开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扣 3分;2.出现故障未经裁判允许,私职业素养 自拆卸设备、电源线,扣 5分; 103.比赛中,出现违反现场用电安全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10 分。制茶流程规 1.设备操作不规范扣 1-10 分;范与关键技 2.制茶流程不正确,每错 1个 25术熟练程度 流程扣 3-5 分,扣完为止。1.标准掌握有偏差,视情节严现场 重程度扣1-5分;2.摊青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手工 熟练程度扣1-5分;制茶技术娴 3.杀青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制茶 10%熟与掌控度 熟练程度扣1-5分;404.做形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操作 熟练程度扣1-5分;5.干燥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规范 熟练程度扣1-5分。1.使用的场地杂乱无章,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2 分保持场地干2.使用未经组委会批准的器净整洁、注意具、材料等,视情节严重程度卫生防护、工 20扣 1-5 分;具复原摆放3.使用设备后没有清洁设备及正确加工现场,扣 1-5 分4.工具摆放杂乱,扣 1-5 分。超过比赛规定时间每5分钟扣1比赛时间 5分,扣完为止。- 8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裁判签名: 日期:(二)扁形绿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茶含水量≤7%,不扣分 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成品茶含据:60-(茶含水量-7%)÷2% 40水量×40手工制茶成品 9%<水分含量 05%茶质量 绿茶制率≥19% 40成品茶制检测率((备注: 18%≤绿茶制率<19%,判分分筛孔径 依据:40-(19%-茶制率)÷ 200.63mm,筛 1%×20分 50 转))绿茶制率<18% 0裁判签名: 日期:- 9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扁形绿茶制品感官品质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造型扁平光滑紧实,色泽嫩绿或 90-99黄绿,油润、匀整,净度好造型较扁平较光滑较紧实、色泽外形 80-89墨绿或黄绿或青绿,较润,尚匀(35%) 整,净度较好造型欠扁平,色泽暗褐或黄暗或 70-79灰绿暗,欠匀整,净度尚好绿明亮或黄绿明亮 90-99汤色(10%) 黄绿尚明亮或绿黄明亮 80-89扁形 深黄或绿黄欠亮或浑浊 70-79绿茶高爽有栗香或清香持久或带花制品 90-9970% 香感官品质 香气(20%) 清香,尚高爽,火工香 80-89评分尚纯,熟闷,老火,生青 70-79醇厚鲜爽,浓醇鲜爽 90-99滋味(25%) 清爽,浓尚醇,尚醇厚 80-89尚醇或稍淡,浓涩,青涩 70-79柔软多芽,黄绿明亮,匀齐 90-99叶底(10%) 柔软有芽,黄绿尚明亮,尚匀齐 80-89断碎,多青张或红茎红叶,绿黄70-79或黄暗,欠匀齐裁判签名: 日期:- 10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四)扁形绿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服装不规范扣2分;指甲5油,香水扣5分;扣完为止。开罐动作错误扣1分;把盘动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样动作不规范扣1-2分,收样不规范扣1分;称样错误 10茶叶审评 扣1分;冲泡动作不规范扣操作规范 1分;沥汤动作不规范扣1-2分;扣完为止。湿评内质操作顺序错误扣3-5分,看汤色、闻香气动茶加工作错误扣2分,尝滋味动作 10技术缺 20%错误扣1分,评叶底动作错陷诊断 误扣1分;扣完为止。采用五项因子评审茶样,茶样品质 正确书写茶叶品质评语,25评审术语 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每项 1-5 分依据茶样评审品质,指出茶叶加工操作过程中主要 25制茶技术技术不足缺陷诊断根据技术诊断结果给出技与改进术修正和茶样处理的合理 25化建议裁判签名: 日期:- 11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四、条形红茶评分细则(一)条形红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鲜叶采摘过程中,出现违反比赛采摘规范 要求,采摘手法不规范,采用掐 20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为止。≥200g,不扣分;40采摘鲜叶 <200g,判分依据:M*40/200重量(M)与 T≤30min,不扣分;30min<T≤鲜叶 时间(T) 45min,判分依据:10-(T-30) 10采摘 ÷15×10;T>45min,0 分。匀齐度越高分值越高,鲜叶一芽质量 5%二叶高于 80%,不扣分;一芽二与规叶低于 80%,高于 70%,扣 2-3 分;范 20一芽二叶低于 70%高于 60%,扣5-8 分;一芽二叶低于 60%高于鲜叶质量50%,扣 10-15 分;扣完为止。鲜叶中夹带鳞片、鱼叶扣 1-3 分,夹带老枝叶扣 1-3 分,夹带其它 10非茶类杂物扣 1-4 分,扣完为止。备注:鲜叶采摘符合要求,细分上参照鲜叶匀齐度,越匀得分越高,相差1-2分;由于田间茶树生长很难保持一致,每个选手茶条长度以确保可以采摘符合重量和质量的鲜叶为准,每个参赛选手的鲜叶采摘面积可能大小不一。裁判签名: 日期:- 12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二)条形红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1.比赛开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扣 3分;2.出现故障未经裁判允许,私职业素养 自拆卸设备、电源线,扣 5分; 103.比赛中,出现违反现场用电安全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10 分。制茶流程规 1.设备操作不规范扣 1-10 分;范与关键技 2.制茶流程不正确,每错 1个 25术熟练程度 流程扣 3-5 分,扣完为止。1.标准掌握有偏差,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5分现场2.萎凋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手工3.揉捻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制茶技术娴 熟练程度扣1-5分;制茶 10%熟与掌控度 4.发酵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40熟练程度扣1-5分;操作5.毛火(做形)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规范6.足火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1.使用的场地杂乱无章,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2 分保持场地干 2.使用未经组委会批准的器净整洁、注意 具、材料等,视情节严重程度卫生防护、工 扣 1-5 分; 20具复原摆放 3.使用设备后没有清洁设备及正确 加工现场,扣 1-5 分4.工具摆放杂乱,扣 1-5 分。超过比赛规定时间每5分钟扣1比赛时间 5分,扣完为止。裁判签名: 日期:- 13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条形红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茶含水量≤7%,不扣分 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成品茶含据:60-(茶含水量-7%)÷2% 40水量×40手工制茶成品 9%<水分含量 05%茶质量 红茶制率≥20% 40成品茶制检测率(备注: 19%≤红茶制率<20%,判分分筛孔径 依据:40-(20%-茶制率)÷ 200.63mm,筛 1%×20分 50 转)红茶制率<19% 0裁判签名: 日期:- 14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条形红茶制品感官品质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条细紧或紧结、显芽锋,色泽乌 90-99润或乌褐润,显金毫,匀整外形 条较细紧或紧结、有芽锋,色泽 80-89(30%) 较乌润或乌褐润,较匀整条形松、大或较断碎,色泽暗或 70-79带青褐红褐色,欠匀整,红亮、橙红明亮 90-99汤色红尚亮、橙红尚明亮 80-89(10%)金黄色、或红欠亮、红暗或有沉70-79淀物红茶制 花香、甜香鲜爽,火功恰当 90-99品感官70% 香气品质评 甜香,尚高爽,火工香 80-89(25%)分带青气,熟闷气、酸馊气、高火 70-79老火气鲜、甜、醇、爽,不苦不涩 90-99滋味 清爽,浓尚醇,尚甜醇 80-89(25%)淡薄、青涩,苦涩味、熟闷味、 70-79酸馊味、老火味嫩匀有芽、芽叶完整、红匀明亮, 90-99无花青(青张),无暗条叶底 嫩尚匀,红尚亮,稍有花青、暗80-89(10%) 条断碎、多碎末,色泽红欠匀,多 70-79花青或红暗条裁判签名: 日期:- 15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四)条形红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服装不规范扣2分;指甲5油,香水扣5分;扣完为止。开罐动作错误扣1分;把盘动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样动作不规范扣1-2分,收样不规范扣1分;称样错误 10茶叶审评 扣1分;冲泡动作不规范扣操作规范 1分;沥汤动作不规范扣1-2分;扣完为止。湿评内质操作顺序错误扣3-5分,看汤色、闻香气动茶加工作错误扣2分,尝滋味动作 10技术缺 20%错误扣1分,评叶底动作错陷诊断 误扣1分;扣完为止。采用五项因子评审茶样,茶样品质 正确书写茶叶品质评语,25评审术语 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每项 1-5 分依据茶样评审品质,指出茶叶加工操作过程中主要 25制茶技术技术不足缺陷诊断根据技术诊断结果给出技与改进术修正和茶样处理的合理 25化建议裁判签名: 日期:- 16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五、卷曲红茶评分细则(一)卷曲红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鲜叶采摘过程中,出现违反比赛采摘规范 要求,采摘手法不规范,采用掐 20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为止。≥200g,不扣分;40采摘鲜叶 <200g,判分依据:M*40/200重量(M)与 T≤30min,不扣分;30min<T≤鲜叶 时间(T) 45min,判分依据:10-(T-30) 10÷15×10;T>45min,0 分。采摘匀齐度越高分值越高,鲜叶一芽质量 5%二叶高于 80%,不扣分;一芽二与规 叶低于 80%,高于 70%,扣 2-3 分;范 20一芽二叶低于 70%高于 60%,扣5-8 分;一芽二叶低于 60%高于鲜叶质量50%,扣 10-15 分;扣完为止。鲜叶中夹带鳞片、鱼叶扣 1-3 分,夹带老枝叶扣 1-3 分,夹带其它 10非茶类杂物扣 1-4 分,扣完为止。备注:鲜叶采摘符合要求,细分上参照鲜叶匀齐度,越匀得分越高,相差1-2分;由于田间茶树生长很难保持一致,每个选手茶条长度以确保可以采摘符合重量和质量的鲜叶为准,每个参赛选手的鲜叶采摘面积可能大小不一。裁判签名: 日期:- 17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二)卷曲红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1.比赛开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扣 3分;2.出现故障未经裁判允许,私职业素养 自拆卸设备、电源线,扣 5分; 103.比赛中,出现违反现场用电安全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10 分。制茶流程规 1.设备操作不规范扣 1-10 分;范与关键技 2.制茶流程不正确,每错 1个 25术熟练程度 流程扣 3-5 分,扣完为止。1.标准掌握有偏差,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5分现场2.萎凋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手工3.揉捻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制茶技术娴 熟练程度扣1-5分;制茶 10%熟与掌控度 4.发酵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40熟练程度扣1-5分;操作5.毛火(做形)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规范6.足火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1.使用的场地杂乱无章,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2 分保持场地干 2.使用未经组委会批准的器净整洁、注意 具、材料等,视情节严重程度卫生防护、工 扣 1-5 分; 20具复原摆放 3.使用设备后没有清洁设备及正确 加工现场,扣 1-5 分4.工具摆放杂乱,扣 1-5 分。超过比赛规定时间每5分钟扣1比赛时间 5分,扣完为止。裁判签名: 日期:- 18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卷曲红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茶含水量≤7%,不扣分 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成品茶含据:60-(茶含水量-7%)÷2% 40水量×40手工制茶成品 9%<水分含量 05%茶质量 红茶制率≥20% 40成品茶制检测率(备注: 19%≤红茶制率<20%,判分分筛孔径 依据:40-(20%-茶制率)÷ 200.63mm,筛 1%×20分 50 转)红茶制率<19% 0裁判签名: 日期:- 19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卷曲红茶制品感官品质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条卷曲、紧实,色泽乌润或乌褐90-99润,显金毫,匀整外形 条较卷曲或紧结,色泽较乌润或80-89(30%) 乌褐润,较匀整条索松、大或较断碎,色泽暗或70-79带青褐红褐色,欠匀整,红亮、橙红明亮 90-99汤色红尚亮、橙红尚明亮 80-89(10%)金黄色、或红欠亮、红暗或有沉70-79淀物卷曲红 花香、甜香鲜爽,火功恰当 90-99茶制品70% 香气感官品 甜香,尚高爽,火工香 80-89(25%)质评分带青气,熟闷气、酸馊气、高火70-79老火气鲜、甜、醇、爽,不苦不涩 90-99滋味 清爽,浓尚醇,尚甜醇 80-89(25%)淡薄、青涩,苦涩味、熟闷味、70-79酸馊味、老火味嫩匀有芽、芽叶完整、红匀明亮,90-99无花青(青张),无暗条叶底 嫩尚匀,红尚亮,稍有花青、暗80-89(10%) 条断碎、多碎末,色泽红欠匀,多70-79花青或红暗条裁判签名: 日期:- 20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四)卷曲红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服装不规范扣2分;指甲5油,香水扣5分;扣完为止。开罐动作错误扣1分;把盘动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样动作不规范扣1-2分,收样不规范扣1分;称样错误 10茶叶审评 扣1分;冲泡动作不规范扣操作规范 1分;沥汤动作不规范扣1-2分;扣完为止。茶加 湿评内质操作顺序错误扣3-5分,看汤色、闻香气动工技作错误扣2分,尝滋味动作 10术缺 20%错误扣1分,评叶底动作错陷诊 误扣1分;扣完为止。断 采用五项因子评审茶样,茶样品质 正确书写茶叶品质评语,25评审术语 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每项 1-5 分依据茶样评审品质,指出茶叶加工操作过程中主要 25制茶技术技术不足缺陷诊断根据技术诊断结果给出技与改进术修正和茶样处理的合理 25化建议裁判签名: 日期:- 21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六、颗粒青茶评分细则(一)颗粒青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鲜叶采摘过程中,出现违反比赛采摘规范 要求,采摘手法不规范,采用掐 20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为止。≥250g,不扣分;40采摘鲜叶 <250g,判分依据:M*40/250重量(M)与 T≤30min,不扣分;30min<T≤时间(T) 45min,判分依据:10-(T-30)鲜叶 10÷15×10;T>45min,0 分。采摘匀齐度越高分值越高,鲜叶开面质量 5% 二、三叶高于 80%,不扣分;开与规 面二、三叶低于 80%,高于 70%,范 扣 2-3 分;开面二、三叶低于 70% 20高于 60%,扣 5-8 分;开面二、鲜叶质量 三叶低于 60%高于 50%,扣 10-15分;扣完为止。鲜叶中夹带鳞片、鱼叶扣 1-3 分,夹带老枝叶扣 1-3 分,夹带其它 10非茶类杂物扣 1-4 分,扣完为止。备注:鲜叶采摘符合要求,细分上参照鲜叶匀齐度,越匀得分越高,相差1-2分;由于田间茶树生长很难保持一致,每个选手茶条长度以确保可以采摘符合重量和质量的鲜叶为准,每个参赛选手的鲜叶采摘面积可能大小不一。裁判签名: 日期:- 22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二)颗粒青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1.比赛开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扣 3分;2.出现故障未经裁判允许,私自职业素养 拆卸设备、电源线,扣 5分; 103.比赛中,出现违反现场用电安全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10分。制茶流程规 1.设备操作不规范扣 1-10 分;范与关键技 2.制茶流程不正确,每错 1 个流 25术熟练程度 程扣 3-5 分,扣完为止。1.标准掌握有偏差,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5分现场2.晒青与萎凋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手工3.做青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制茶技术娴 练程度扣1-5分;制茶 10%熟与掌控度 4.杀青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40练程度扣1-5分;操作5.做形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规范6.干燥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1.使用的场地杂乱无章,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2 分保持场地干 2.使用未经组委会批准的器具、净整洁、注意 材料等,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5卫生防护、工 分; 20具复原摆放 3.使用设备后没有清洁设备及加正确 工现场,扣 1-5 分4.工具摆放杂乱,扣 1-5 分。超过比赛规定时间每5分钟扣1比赛时间 5分,扣完为止。裁判签名: 日期:- 23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 )颗粒青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茶含水量≤7%,不扣分 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成品茶含据:60-(茶含水量-7%)÷2% 40水量×40手工制茶成品 9%<水分含量 05%茶质量 青茶制率≥20% 40成品茶制检测率(备注: 19%≤青茶制率<20%,判分分筛孔径 依据:40-(20%-茶制率)÷ 200.45mm,筛 1%×20分 50 转)青茶制率<19% 0裁判签名: 日期:- 24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颗粒青茶制茶品质感官审评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颗粒圆结或卷曲重实,色泽黄绿90-99褐或绿褐润;青茶颗粒尚圆结或卷曲尚重实,色泽外形 80-89黄褐或绿褐;(30%)颗粒松、大,欠卷曲、欠重实;条索松泡、欠紧结,多碎片末, 70-79色泽暗、黄、无光泽金黄绿明亮、金黄或浅橙黄明90-99亮,有层次感汤色 黄绿尚明亮、橙黄尚明亮,稍有80-89(5%) 层次感浅淡或青绿、混浊不清,多沉淀70-79物青茶 清花香或花香、蜜香显,香高持90-99制品 久,火功恰当感官 70% 香气 清花香或花香、蜜香尚显,香高,80-89品质 (25%) 火功尚合适评分青气、浊闷气,酵气、老火气 70-79清醇,醇爽,有回甘,不苦不涩 90-99滋味 尚清醇、醇爽,回甘不明显,稍80-89(30%) 有苦涩味青涩或苦涩,浊闷味、酵味、老70-79火味叶张尚柔软、完整,叶色黄绿明亮,红镶边鲜艳,无青张、死红 90-99叶叶底叶张尚柔软较完整,叶色黄绿,(10%) 80-89有红镶边,稍有青张、死红叶叶张稍硬或断碎,叶色青绿或多70-79死红叶裁判签名: 日期:- 25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四)颗粒青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服装不规范扣2分;指甲5油,香水扣5分;扣完为止。开罐动作错误扣1分;把盘动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样动作不规范扣1-2分,收样不规范扣1分;称样错误 10茶叶审评 扣1分;冲泡动作不规范扣操作规范 1分;沥汤动作不规范扣1-2分;扣完为止。茶加 湿评内质操作顺序错误扣3-5分,看汤色、闻香气动工技作错误扣2分,尝滋味动作 10术缺 20%错误扣1分,评叶底动作错陷诊 误扣1分;扣完为止。断 采用五项因子评审茶样,茶样品质 正确书写茶叶品质评语,25评审术语 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每项 1-5 分依据茶样评审品质,指出茶叶加工操作过程中主要 25制茶技术技术不足缺陷诊断根据技术诊断结果给出技与改进术修正和茶样处理的合理 25化建议裁判签名: 日期:- 26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七、条索青茶评分细则(一)条索青茶鲜叶采摘操作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鲜叶采摘过程中,出现违反比赛采摘规范 要求,采摘手法不规范,采用掐 20采或捋采扣2-5分;扣完为止。≥250g,不扣分;40采摘鲜叶 <250g,判分依据:M*40/250重量(M)与 T≤30min,不扣分;30min<T≤时间(T)鲜叶 45min,判分依据:10-(T-30) 10÷15×10;T>45min,0 分。采摘匀齐度越高分值越高,鲜叶开面质量 5%二、三叶高于 80%,不扣分;开与规 面二、三叶低于 80%,高于 70%,范 扣 2-3 分;开面二、三叶低于 70% 20高于 60%,扣 5-8 分;开面二、鲜叶质量 三叶低于 60%高于 50%,扣 10-15分;扣完为止。鲜叶中夹带鳞片、鱼叶扣 1-3 分,夹带老枝叶扣 1-3 分,夹带其它 10非茶类杂物扣 1-4 分,扣完为止。备注:鲜叶采摘符合要求,细分上参照鲜叶匀齐度,越匀得分越高,相差1-2分;由于田间茶树生长很难保持一致,每个选手茶条长度以确保可以采摘符合重量和质量的鲜叶为准,每个参赛选手的鲜叶采摘面积可能大小不一。裁判签名: 日期:- 27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二)条索青茶现场制茶操作规范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1.比赛开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扣 3分;2.出现故障未经裁判允许,私自职业素养 拆卸设备、电源线,扣 5分; 103.比赛中,出现违反现场用电安全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10分。制茶流程规 1.设备操作不规范扣 1-10 分;范与关键技 2.制茶流程不正确,每错 1 个流 25术熟练程度 程扣 3-5 分,扣完为止。1.标准掌握有偏差,视情节严重程度扣1-5分现场2.晒青与萎凋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手工3.做青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制茶技术娴 练程度扣1-5分;制茶 10%熟与掌控度 4.杀青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40练程度扣1-5分;操作5.做形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规范6.干燥技能技术不娴熟,视不熟练程度扣1-5分;1.使用的场地杂乱无章,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2 分保持场地干 2.使用未经组委会批准的器具、净整洁、注意 材料等,视情节严重程度扣 1-5卫生防护、工 分; 20具复原摆放 3.使用设备后没有清洁设备及加正确 工现场,扣 1-5 分4.工具摆放杂乱,扣 1-5 分。超过比赛规定时间每5分钟扣1比赛时间 5分,扣完为止。裁判签名: 日期:- 28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 )条索青茶制成品茶质量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茶含水量≤7%,不扣分 607%<茶含水量≤9%,判分依成品茶含据:60-(茶含水量-7%)÷2% 40水量×40手工制茶成品 9%<水分含量 05%茶质量 青茶制率≥20% 40成品茶制检测率(备注: 19%≤青茶制率<20%,判分分筛孔径 依据:40-(20%-茶制率)÷ 200.45mm,筛 1%×20分 50 转)青茶制率<19% 0裁判签名: 日期:- 29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三)条索青茶制茶品质感官审评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条索紧结或壮结,尚重实,色泽90-99黄褐或乌褐润青茶条索尚紧结或壮结,尚重实,色外形 80-89泽黄褐或乌褐(30%)颗粒松、大,欠卷曲、欠重实;条索松泡、欠紧结,多碎片末, 70-79色泽暗、黄、无光泽金黄绿明亮、金黄或浅橙黄明亮,90-99有层次感汤色 黄绿尚明亮、橙黄尚明亮,稍有80-89(5%) 层次感浅淡或青绿、混浊不清,多沉淀70-79物清花香或花香、蜜香显,香高持青茶 90-99久,火功恰当制品感官 70% 香气(25%) 清花香或花香、蜜香尚显,香高, 80-89品质 火功尚合适评分 青气、浊闷气,酵气、老火气 70-79清醇,醇爽,有回甘,不苦不涩 90-99尚清醇、醇爽,回甘不明显,稍滋味(30%) 80-89有苦涩味青涩或苦涩,浊闷味、酵味、老70-79火味叶张尚柔软、完整,叶色黄绿明亮,红镶边鲜艳,无青张、死红 90-99叶叶底(10%) 叶张尚柔软较完整,叶色黄绿, 80-89有红镶边,稍有青张、死红叶叶张稍硬或断碎,叶色青绿或多70-79死红叶裁判签名: 日期:- 30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四)条索青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表参赛选手编号: 总分:类别 占比 考核项目 考核要点 分值 得分服装不规范扣2分;指甲5油,香水扣5分;扣完为止。开罐动作错误扣1分;把盘动作生疏酌情扣1-2分;取样动作不规范扣1-2分,收样不规范扣1分;称样错误 10茶叶审评 扣1分;冲泡动作不规范扣操作规范 1分;沥汤动作不规范扣1-2分;扣完为止。茶加 湿评内质操作顺序错误扣3-5分,看汤色、闻香气动工技作错误扣2分,尝滋味动作 10术缺 20%错误扣1分,评叶底动作错陷诊 误扣1分;扣完为止。断 采用五项因子评审茶样,茶样品质 正确书写茶叶品质评语,25评审术语 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每项 1-5 分依据茶样评审品质,指出茶叶加工操作过程中主要 25制茶技术技术不足缺陷诊断根据技术诊断结果给出技与改进术修正和茶样处理的合理 25化建议裁判签名: 日期:- 31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附件 1:手工制茶赛项所使用鲜叶原料及竞赛时间表鲜叶原料及竞赛时间表考核分项 加工原料 比赛时间 设备条件卷曲绿茶一芽一叶 0.5kg 8h+2h 摊青架、电炒锅扁形绿茶条形红茶 竹匾、萎凋架、发酵机、一芽二叶 2.5kg 24h+2h卷曲红茶 五斗烘干机、斜面烘盘颗粒青茶 水筛、晾青架、电炒锅、开面二、三叶或同等24h+2h 揉捻台、(包揉布)揉捻条索青茶 嫩度对夹叶 2.5kg盘、烘焙机- 32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附件 2:手工制茶赛项技术平台竞赛项目所用主要大型设备清单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套数量1 龙井茶电炒锅 64CM 口径,3500W 功率 602 红茶发酵机 6CFX-8(双门) 103 KX-8AS(旋转式) 10茶叶烘干机4 独立控温控风(圆斗式) 105 发酵箱 20×35cm 406 晾青架 标配 207 萎凋架 标配 208 摊青架 标配 30绿茶制作器材序号 材料与工具 规格说明 数量一芽一、二叶1 茶鲜叶 (一芽一叶不低于 80%) 500 克/人2 竹编 常规(直径 1m) 1 只/人3 棕帚 常规 1把/人4 大簸箕 常规 1只/人5 小簸箕 常规 1只/人6 毛巾 白色 1条/人7 茶油 标配 1份/人8 矿泉水 500ml 2 瓶/人- 33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红茶制作器材序号 材料与工具 规格说明 数量一芽一、二叶1 茶鲜叶 (一芽二叶不低于 80%) 2500 克/人2 竹编 常规(直径 1m) 3 只/人3 斜面烘盘 常规 1只/人4 棕帚 常规 1把/人5 大簸箕 常规 2只/人6 小簸箕 常规 1只/人7 毛巾 白色 1条/人8 矿泉水 500ml 2 瓶/人青茶制作器材序号 材料与工具 规格说明 数量开面二、三叶1 茶鲜叶 或同等嫩度对夹叶 2500 克/人2 包揉布 1.2m×1.2m 1 张/人3 揉捻台(揉捻盘) 常规 1个/人4 棕帚 常规 1把/人5 水筛 常规 3只/人6 小簸箕 常规 1只/人7 毛巾 白色 1条/人8 矿泉水 500ml 2 瓶/人- 34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器材序号 名称 参考图片1 锯齿口审评杯碗2 乌龙茶审评杯碗3 搪瓷叶底盘4 黑色叶底盘5 审评盘(木质)6 品茗杯7 汤勺- 35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序号 名称 参考图片8 电子天平9 计时器10 茶样罐11 茶渣桶- 36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附件 3:手工制茶赛项题库一、手工制茶竞赛样题本赛项为团体赛,主要考核选手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和制茶弊病诊断技术,4位选手组成一个团队,每位选手要参加某一类茶(扁平绿茶、卷曲绿茶、条形红茶、卷曲红茶、颗粒青茶、条索青茶)三个竞技环节,依次为茶鲜叶田间采摘竞技、手工现场制茶竞技和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竞技 3 个环节,一个团队中的选手参赛单项均不同。(一)茶鲜叶田间采摘竞技环节(占总成绩 5%)参赛选手按照报名参加的茶类如绿茶、红茶及青茶,在规定时间按照该类茶的采摘标准,在指定茶园区域中进行鲜叶采摘竞技比赛。其中绿茶鲜叶按照一芽一叶标准采摘 100g,红茶鲜叶按照一芽二叶标准采摘 200g,青茶鲜叶按照开面二、三叶标准采摘 250g,竞赛时间 1h;评委从茶鲜叶采摘规范、采摘鲜叶重量及采摘时间和茶鲜叶质量三个方面进行评比。(二)手工现场制茶竞技环节(占总成绩 75%)参赛选手按照报名参加的茶类如扁平绿茶、卷曲绿茶、条形红茶、卷曲红茶、颗粒青茶及条索青茶,在规定时间按照该类茶典型手工制作规范现场进行竞技比赛。其中绿茶鲜叶 500g,竞赛时间 8h;红茶和青茶鲜叶 2500g,竞赛时间 24h;每项赛事,器具统一、鲜叶统一、场地统一、时间统一;评委从制茶现场操作规范、制成品茶质量和茶叶品质感官评审三个方面进行评比。其中制茶现场操作规范占分10%、制成品茶质量占分 5%及茶叶品质感官评审占分 60%。- 37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鲜叶原料及竞赛时间表考核分项 加工原料 比赛时间 设备条件扁形绿茶 竹编、摊青架、电一芽一叶 0.5kg 8h卷曲绿茶 炒锅颗粒青茶 开面二、三叶水筛、晾青架、电或同等嫩度对夹叶 24h条索青茶 炒锅、烘焙机2.5kg条形红茶 竹编、萎凋架、发一芽二叶 2.5kg 24h卷曲红茶 酵机、五斗烘干机(三)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竞技环节(占总成绩 20%)参赛选手根据赛组委提供的一份同本人手工制茶同类的 50g 茶叶,在规定时间内,统一茶叶评审场所,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标准要求,对茶叶品质弊病进行评审诊断,写出茶叶外形和内质评语,并指出该茶叶加工技术主要缺陷,给出茶叶加工技术改进建议要点。其中茶叶感官审评操作规范占分 5%、茶叶品质审评术语占分 5%及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占分 10%(诊断技术不足 5%、给出技术改进 5%)。竞赛时间 1h,答题样卷如下:选手参赛编号: 茶样类别:1.茶叶品质感官审评评语茶叶外形评语: ;茶叶内质评语:汤色 、滋味 、香气 、叶底 。- 38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2.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主要加工技术不足是;加工技术改进要点是。二、手工制茶竞赛题库(一)茶鲜叶田间采摘竞技(占总成绩 5%)按照报名参加的手工制茶茶类,在规定时间(1h)按照该类茶的采摘标准,在指定茶园区域中进行鲜叶采摘竞技比赛。评委从茶鲜叶采摘规范、采摘鲜叶重量及采摘时间和茶鲜叶质量三个方面进行评比。1.手工制绿茶鲜叶田间采摘竞技在一条三米长的茶丛(主要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园),在 1h 内,依据一芽一叶名优绿茶一级鲜叶采摘标准,按照规范的采茶手法进行采摘。比赛时间 1h,比赛结束后将鲜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篓,交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2.手工制红茶鲜叶田间采摘竞技在一条三米长的茶丛(主要是一芽二叶的茶园),在 1h内,依据一芽二叶名优茶一级鲜叶采摘标准,按照规范的采茶手法进行采摘。比赛时间 1h,比赛结束后将鲜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篓,交- 39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3.手工制青茶鲜叶田间采摘竞技在一条三米长的茶丛(主要是开面二、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的茶园),在 1h 内,依据青茶一级鲜叶采摘标准,按照规范的采茶手法进行采摘。比赛时间 1h,比赛结束后将鲜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篓,交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二)手工现场制茶竞技(占总成绩 75%)根据报名选定的手工制茶茶类和外形特征要求,依照该类茶的相关制茶技术及对应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场地内,用规定的制茶器具,将统一提供茶叶鲜叶原料,手工制成符合要求的茶叶。1.卷曲绿茶手工制茶赛项一芽一、二叶(一芽一叶,不低于 80%)鲜叶原料 0.5kg,按照绿茶手工操作规范流程“鲜叶摊放→杀青→造形→干燥”,比赛从鲜叶摊放开始计时,重点考核卷曲造形绿茶手工制作技艺,比赛时间8h,比赛结束后将茶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样袋,交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2.扁形绿茶手工制茶赛项一芽一、二叶(一芽一叶,不低于 80%)鲜叶原料 0.5kg,按照绿茶手工操作规范流程“鲜叶摊放→杀青→造形→干燥”,比赛从鲜叶摊放开始计时,重点考核扁形造形绿茶手工制作技艺,比赛时间8h,比赛结束后将茶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样袋,交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 40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3.条形红茶手工制茶赛项一芽一、二叶(含一芽二叶,不低于 80%)鲜叶原料 2.5kg,按照红茶手工操作规范流程“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比赛从鲜叶萎凋开始计时,重点考核条形造形红茶手工制作技艺,比赛时间 24h,比赛结束后将茶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样袋,交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4.卷曲红茶手工制茶赛项一芽一、二叶(含一芽二叶,不低于 80%)鲜叶原料 2.5kg,按照红茶手工操作规范流程“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比赛从鲜叶萎凋开始计时,重点考核卷曲造形红茶手工制作技艺,比赛时间 24h,比赛结束后将茶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样袋,交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5.颗粒青茶手工制茶赛项开面二、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鲜叶原料 2.5kg,按照青茶手工操作规范流程“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做形)→干燥”,比赛从鲜叶萎凋开始计时,重点考核颗粒造形青茶手工制作技艺,比赛时间 24h,比赛结束后将茶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样袋,交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6.条索青茶手工制茶赛项开面二、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鲜叶原料 2.5kg,按照青茶手工操作规范流程“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做形)→干燥”,比赛从鲜叶萎凋开始计时,重点考核条索造形青茶手工制作技艺,比- 41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赛时间 24h,比赛结束后将茶叶放入贴有赛项标志的茶样袋,交给指定专人称量签字封存待查。(三)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竞技(占总成绩 20%)根据赛组委提供的一份同本人手工制茶同类的茶叶 50g,在规定时间内,统一茶叶评审场所,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18)标准要求,用茶叶审评规范操作,对茶叶品质弊病进行评审诊断,写出茶叶外形和内质评语,并指出该茶叶加工技术主要缺陷,给出茶叶加工技术改进建议要点。1.卷曲绿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下列有 10个卷曲绿茶,每个茶样至少有 1 个摊放、杀青、卷曲造形、干燥或存储的制茶技术缺陷,请在指定竞赛工位,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对茶样进行缺陷诊断。①卷曲绿茶诊断样 A; ②卷曲绿茶诊断样 B;③卷曲绿茶诊断样 C; ④卷曲绿茶诊断样 D;⑤卷曲绿茶诊断样 E; ⑥卷曲绿茶诊断样 F;⑦卷曲绿茶诊断样 G; ⑧卷曲绿茶诊断样 H;⑨卷曲绿茶诊断样 I; ⑩卷曲绿茶诊断样 J。- 42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参考(B 卷)参赛选手编号: 茶样类别:卷曲绿茶 总 分:1.茶样品质评语(25 分)外形:较卷曲紧细,深绿偏暗,欠亮,有毫,较匀整汤色:黄绿欠亮滋味:略苦涩,较纯正香气:有烟味叶底:黄绿尚亮,有芽,有青张,欠匀整,有焦边2.茶叶技术缺陷诊断(50 分)主要加工技术不足缺陷 1: 鲜叶杀青操作不合理,温度偏高;缺陷 2: 茶叶炒制过程温控不当,翻炒不均匀。工艺改进要点建议改进措施 1:控制好杀青温度,叶温达到 75℃~80℃;改进措施 2:控制二青时炒锅温度,火温先高后低,翻炒均匀。- 43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2.扁形绿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下列有 10个扁形绿茶,每个茶样至少有 1 个摊放、杀青、扁形造形、干燥或存储的制茶技术缺陷,请在指定竞赛工位,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对茶样进行缺陷诊断。①扁形绿茶诊断样 A; ②扁形绿茶诊断样 B;③扁形绿茶诊断样 C; ④扁形绿茶诊断样 D;⑤扁形绿茶诊断样 E; ⑥扁形绿茶诊断样 F;⑦扁形绿茶诊断样 G; ⑧扁形绿茶诊断样 H;⑨扁形绿茶诊断样 I; ⑩扁形绿茶诊断样 J。- 44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参考(B 卷)参赛选手编号: 茶样类别:扁形绿茶 总 分:1.茶样品质评语(25 分)外形:尚扁平,尚光滑,较平直,墨绿、深绿偏暗,尚匀整汤色:绿黄,略暗、稍暗滋味:味苦,先熟味,后青味香气:平和,纯正叶底:有红梗红叶,黄绿,略带青张2.茶叶技术缺陷诊断(50 分)主要加工技术不足缺陷 1: 鲜叶杀青操作不合理,温度偏低,抛闷不合理;缺陷 2: 茶叶辉锅炒制过程手法不合理,做形不当。工艺改进要点建议改进措施 1:控制好杀青温度,叶温达到 75℃~80℃,抛闷结合;改进措施 2:控制辉锅炒制过程理条手法,做形符合扁形绿茶要求。- 45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3.条形红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下列有 10个条形红茶,每个茶样至少有 1 个萎凋、揉捻、发酵、条形造形、干燥或存储的制茶技术缺陷,请在指定竞赛工位,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对茶样进行缺陷诊断。①条形红茶诊断样 A; ②条形红茶诊断样 B;③条形红茶诊断样 C; ④条形红茶诊断样 D;⑤条形红茶诊断样 E; ⑥条形红茶诊断样 F;⑦条形红茶诊断样 G; ⑧条形红茶诊断样 H;⑨条形红茶诊断样 I; ⑩条形红茶诊断样 J。- 46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参考(B 卷)参赛选手编号: 茶样类别:条形红茶 总 分:1.茶样品质评语(25 分)外形:条索紧实,较紧结,色泽棕褐,稍有毫,有碎末,欠润汤色:橙黄滋味:醇和,纯正香气:尚甜醇,略青叶底:青张明显,稍红,较匀齐(整),有芽2.茶叶技术缺陷诊断(50 分)主要加工技术不足缺陷 1:揉捻叶发酵操作不当,发酵程度较轻;缺陷 2: 茶叶制作过程做形掌控不当,茶条紧直度不够。工艺改进要点建议改进措施 1:合理控制好揉捻叶发酵参数,延长发酵时间;改进措施 2:掌控红茶制作过程理条手法,符合条形红茶做形要求。- 47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4.卷曲红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下列有 10个卷曲红茶,每个茶样至少有 1 个萎凋、揉捻、发酵、卷曲造形、干燥或存储的制茶技术缺陷,请在指定竞赛工位,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对茶样进行缺陷诊断。①卷曲红茶诊断样 A; ②卷曲红茶诊断样 B;③卷曲红茶诊断样 C; ④卷曲红茶诊断样 D;⑤卷曲红茶诊断样 E; ⑥卷曲红茶诊断样 F;⑦卷曲红茶诊断样 G; ⑧卷曲红茶诊断样 H;⑨卷曲红茶诊断样 I; ⑩卷曲红茶诊断样 J。- 48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参考(B 卷)参赛选手编号: 茶样类别:卷曲红茶 总 分:1.茶样品质评语(25 分)外形:条索稍卷,欠匀,乌褐,面张有粗条汤色:橙红欠亮滋味:浓厚,略酸(粗青酸)香气:粗浓带青叶底:红褐暗,欠匀整,粗大2.茶叶技术缺陷诊断(50 分)主要加工技术不足缺陷 1: 揉捻叶发酵操作不当,发酵过度;缺陷 2: 茶叶制作过程做形掌控不当,茶条紧结度不够。工艺改进要点建议改进措施 1:合理控制好揉捻叶发酵参数,防止发酵过度;改进措施 2:掌控红茶制作过程做形手法,符合卷曲红茶做形要求。- 49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5.颗粒青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下列有 10个颗粒青茶,每个茶样至少有 1 个萎凋、做青、杀青、揉捻、颗粒造形、干燥或存储的制茶技术缺陷,在指定竞赛工位,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对茶样进行缺陷诊断。①颗粒青茶诊断样 A; ②颗粒青茶诊断样 B;③颗粒青茶诊断样 C; ④颗粒青茶诊断样 D;⑤颗粒青茶诊断样 E; ⑥颗粒青茶诊断样 F;⑦颗粒青茶诊断样 G; ⑧颗粒青茶诊断样 H;⑨颗粒青茶诊断样 I; ⑩颗粒青茶诊断样 J。- 50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参考(B 卷)参赛选手编号: 茶样类别:颗粒青茶 总 分:1.茶样品质评语(25 分)外形:卷曲较松,稍有颗粒,带梗,乌褐汤色:橙红尚亮滋味:平和,平淡,酵味,青味香气:尚纯,较纯叶底:有死青张,有梗,有红张2.茶叶技术缺陷诊断(50 分)主要加工技术不足缺陷 1:鲜叶做青操作不当,做青过度;(答青锅不当,温度偏低,可给分)缺陷 2:茶叶制作过程包揉掌控不当,条索紧结度不够。工艺改进要点建议改进措施 1:合理控制好鲜叶做青操作参数,调整好各环节协调性;(答调整杀青温度,杀青叶温调至 70℃~80℃,可给分)改进措施 2:掌控青茶制作过程包揉操作手法,符合颗粒青茶要求。- 51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6.条索青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下列有 10个条索青茶,每个茶样至少有 1 个萎凋、做青、杀青、揉捻、条索造形、干燥或存储的制茶技术缺陷,在指定竞赛工位,按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对茶样进行缺陷诊断。①条索青茶诊断样 A; ②条索青茶诊断样 B;③条索青茶诊断样 C; ④条索青茶诊断样 D;⑤条索青茶诊断样 E; ⑥条索青茶诊断样 F;⑦条索青茶诊断样 G; ⑧条索青茶诊断样 H;⑨条索青茶诊断样 I; ⑩条索青茶诊断样 J。- 52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评分细则及答题样卷和题库茶叶加工技术缺陷诊断评分参考(B 卷)参赛选手编号: 茶样类别:条索青茶 总 分:1.茶样品质评语(25 分)外形:形粗大(松),有朴张,梗多,乌褐汤色:橙黄明滋味:略青涩,青味加酵味香气:青,略带花香叶底:红边不匀,有红张,有死青叶,梗多,(有病斑)2.茶叶技术缺陷诊断(50 分)主要加工技术不足缺陷 1:鲜叶做青操作不当,摇青不足;(答青锅不当,温度偏低,可给分)缺陷 2:茶叶制作过程揉捻掌控不当,条索紧结度不够。工艺改进要点建议改进措施 1:合理控制好鲜叶做青操作参数,调整好摇青次数;(答调整杀青温度,杀青叶温调至 70℃~80℃,可给分)改进措施 2:掌控青茶制作过程揉捻操作手法,符合条索青茶要求。- 5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