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第6课巧做立体书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第6课巧做立体书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6.巧做立体书·第1课时
学习 目标 1.了解制作立体书的材料与工具,掌握制作立体书的基本技法。 2.通过制作立体书,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 3.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创意的乐趣!
教学 准备 制作立体书的材料与工具、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二次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目标 1.课件展示立体书图片 哪个同学知道课件上展示的是什么? 引入课题:立体书 关于立体书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立体书的原理吗?关于立体书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立体书的有关知识。相机板书(巧做立体书) 3.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与发现 学习任务一:认识立体书 课件出示立体书的有关知识: 立体书是指打开折合的书页时,书中的内容能够自行弹起的书,也被称为弹出式立体纸艺”或“可动书”。立体书跳出了平面书的限制范围,用三维立体空间展示内容。 注:立体书可以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空间之间巧妙地转换。 说一说。 你看过哪些立体书? 你喜欢立体书吗? 说说你与立体书的故事。 找学生回答,师相机点拨引导。 师总结 议一议。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立体书有哪些特点? 立体书是怎样制作的? 每小组选一名代表根据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答,其余小组做适当补充,师相机补充。 出示课件:立体书的特点 具有立体、多功能、会动的特点,有助于读者理解事物。 造型奇特,能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探索欲。 能够满足读者动手探索的需求尤其是有利于小读者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能够激发读者的创造力 能够在平面与立体之间转换,可随时展开与收平。 指导学生参照评价标准自评。 评价标准: 1.对制作立体书感兴趣。 2.能够认识立体书,并能够知道立体书跳出了平面书的限制范围,是用三维立体空间来展示内容的。 评价标准: 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团结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任务二:制作立体书的基本技法 下面我们利用常见的材料与工具制作立体书。 1.材料与工具 材料:纸张 工具:美工刀、铅笔、尺子、剪刀、水彩笔、马克笔、切割垫等。 注:纸张是制作立体书的关键。纸太薄立体结构无法坚挺;纸太厚,立体结构很难收平。质地紧实的纸张和卡纸均可制作立体书。 学生活动: 展示自己准备的材料与工具。 师巡视,重点指导纸张的选择,工具准备的是否齐全。 指导学生参照评价标准小组内互评。 2.基本技法: 课件展示基本技法 折角 折角是最基本的技法。折角的切口不变,只改变折叠的角度,就可以变出百变花样。 ①将卡纸对折,找出中点,用铅笔画出剪切线,沿线裁开。 ②)将切口的一角从底部斜向45°向上折,用力按压折痕。 ③将卡纸翻面,再按折痕方向按压。 ④将中间的三角形拉起,合起卡纸。 ⑤背面贴上一张底板纸。 ⑥一页具有立体效果的书页就完成了。 切口的形状 除了按照某个角度折叠,切口的形状也可以改变。当二者共同改变时,所创造的形式便可千变万化。 ①先在卡纸上画出结构,然后用美工刀进行裁切。 ②沿画好的折叠线折叠,用力按压折痕。 ③打开卡纸,将立体部分折出。 ④背面贴上一张底板纸,立体页制作完成。 教师结合课件及教材39页一点通,讲解立体书制作的基本技法。 学生熟记基本技法。 学习任务三:动手制作立体书 掌握了基本技法,那我们就可以动手制作立体书了。我们可以从一张张立体书页制作立体书了。 课件出示教材40页图片及步骤。 相机提示:制作立体书页时一定要细 致、准确,否则部件可能无法如愿开合或弹起。为了能顺利地从平面结构转为立体结构,一个坚固的地板必不可少。 评价标准: 团结合作,熟练掌握制作立体书的基本技法。
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课堂表现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作品评价 技术与效果
特色与创新
展示与交流
板书 设计 6.巧做立体书 了解立体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