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作者 :刘 征过万重山漫想刘征即刘国正,1926年出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多年从事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工作。作者简介课 文 朗 读日积月累夔门( ) 耸峙( ) 啃噬( )燧( ) 抟( ) 篙工( )翎( ) 欹侧( ) 端倪( )kuízhìshìqīnísuìtuángāolíng过万重山结合题目 整体感知心有所感所见之景神思所想漫 想(第1-2段)(第3-14段)(第15-16段)1.所见之景作者写到了哪些景物?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1.所见之景阳光空间江流高山变得狭小了山高江流变得狂暴了山多太阳隐去山高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而来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山形态各异写山神奇1.所见之景神奇1.为产生奇特想象设置了“神奇”的背景2.成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切换点”,将“漫想”向前,向更深层次推进。景物特点作用2.神思所想(1)引起作者漫想的起点在何处 终点又在何处 终点起点夔门船过三峡2.神思所想(2)找出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①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②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③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2.神思所想(3)作者都联想到了哪些内容?①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谁2.神思所想(3)作者都联想到了哪些内容?物质方面舆论方面能力方面工具的简陋行动的冒险性精神的压力认识的局限性②作者猜测他遇到的困难知识方面2.神思所想(3)作者都联想到了哪些内容?③人类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个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2.神思所想(4)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①本文写于1980年12月,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刚刚提出,很多人心里没底,有一种求稳求实的情绪。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重大决策———今后我党的工作重心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重整山河,百废待兴,对于一个搞惯了阶级斗争的国度来说,搞经济建设我们面临一个前无经验可鉴、周围有强大压力的严重局面。是畏首畏尾,踱步不前,还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党中央将要做出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胆尝试———勇敢向前闯,甘做“第一个”。2.神思所想(4)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③1980年,党中央为实施改革开放的宏伟策略,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率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处建立了独具风格的经济特区, 引发了又一次众人关望、举世瞩目的“第一个”。④在对待领土完整的问题上,邓小平在1982年初接见海外朋友时,第一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从而为实现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和平统一指明了方向。2.神思所想(4)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⑤正因为有了以上大无畏的“第一个”,才有了下列众多的第一个具体尝试和成果:第一个土地承包制的请求、第一个私有企业的注册、第一个外商投资的申办、第一个下岗工人(失业)、第一个股市开业、第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第一个安乐死的申请、第一个核电站的建成投产、第一个人体基因研究室的建成、第一个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第一个割让领土的回归……2.神思所想(5)小结作者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自身深厚的诗文功底,写下了这篇鼓励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文章。通过联想无数的“第一个”,意在讴歌这种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3.心有所感最后思路被打断,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最后以船过三峡为思路终点,落在阅尽险峻之后的喜悦上。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中的“曾经感到的”和“未曾感到的喜悦”?3.心有所感“曾经感到的”是胜利的喜悦,他为战胜艰难险阻,第一次开拓三峡通道而自豪、喜悦。他“未曾感到的喜悦”是作者今天畅游三峡、观赏三峡奇景的喜悦,目睹当今建设宏图的喜悦和畅想美好灿烂未来的喜悦。语言特色1.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格。2.排比句与长短句交错出现。3.动词用得多而且活。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而生动、流畅而富有表现力。表现在三个方面:版权所有 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2.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积存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竟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3.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语言特色语言特色1.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2.那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下来 那礁石会不会狼牙一样遍布江底 那江水会不会中途变成直下千仞的飞瀑语言特色1.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个天地2.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3.“迎面扑来”“腾空飞起”“疾风牵引”“巨浪狂扑”“耸峙云霄”“横枕江面”“摧山坼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