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春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专题复习 :践行绿色生活 扮靓美丽中国热点材料:热点材料1--- 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2021年10月8日,《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发布。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该意见要求,以有效应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2021年10月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中国昆明举行。本次会议中,中国再次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全球代表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同绘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南返,“国宝”大熊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朱鹳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藏羚羊数量大幅增加,“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现身。热点材料2--- 保护生态环境★《“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8月,《“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必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各项制度建设,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努力开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对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和具体安排★《“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着力改善黄河流城生态环境,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着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热点材料3---推动绿色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1)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描绘路线图。(2)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2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开展2021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学习宣传活动2021年10月,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通知,面向自然资源系统组织开展2021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学习宣传活动。★我国保护环境取得的成就(1)经过多年努力,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国形成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左右,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倡议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精品案例。(3)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重磅发布。考点链接:1.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应怎么做 (1)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5)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6)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哪些方略、国策和战略 (1)方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3.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兑现“碳中和”承诺,表明了什么 (1)中国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2)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4.为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企业需要怎么做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依法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推进节能减排增效;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等等。5.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国家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加强立法,完善保护母亲河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优先,禁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强生态保护治理,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严惩破坏和污染母亲河的行为;加大宣传工作,保护、传承、弘扬母亲河(黄河)文化;等等。6.保护好母亲河,从我做起。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保护母亲河做贡献 不乱扔垃圾,保护河道周边环境;不向河道倾倒污染物;积极参加黄河滩区的植树造林活动,防止水土流失;热心公益,争做母亲河的环保志愿者;甘当保护母亲河的宣传员,就保护母亲河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及时制止破坏母亲河的行为;等等。中考预测:一、单项选择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这一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 )A.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生态面貌,实现绿色发展B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作用C是落实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理念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2.中共中央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传达出(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②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基本国策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3.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人民福为中 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方面共赢,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体现了( )①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当前的重要目标 ③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近年来,中国环保故事精彩纷呈。野生大熊猫、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生存状况得以改善,荒漠猫,棕颈犀鸟等神秘动物的身影再次出现。东北虎进村,亚洲象北迁,鲸鱼又现大鹏湾。据此回答第4、5题4.上述中国环保故事印证了( )①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形势得到彻底改善 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④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为了使今后中国环保故事更加精彩纷呈,青少年应 ( )①大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③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坚持以生态建设作为中心工作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于2021年10月24日发布。据此回答第6、7题。6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基于( )A.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B.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C人口问题加重资源的压力件》实D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①需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倡导节能减排 ②能够确保CO不再排放 ③需降低人口增长速度以减少碳排放量 ④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的行动目标。实施这一方案( )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③能彻底扭转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 ④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这( )①能够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②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③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绿色发展④有利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保护生态的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观察思考10.材料一:2021年9月7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材料二: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超过23%,有自然保护地1.18万个,成为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增幅最大的经济体;创造性提出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这一做法成功入选联合国15个精品案例我国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2)推动绿色发展,你我有责。你将落实哪些具体行动?11.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世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与时代共命运、与世界心连心【中国行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重大工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能源、水、矿产资源等利用效率全面提升。★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行动派。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多位国际人士对中国的大国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评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妙地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有目共睹,节能减排成效令世界印象深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中国政府不仅以自己的行动推动绿色发展,而且在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主张为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挑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习近平主席阐释的“万物和谐”勾画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良好生态图景,描绘出人类赖以生存、永续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展现了哪些大国风范?答案提示一、1.D 2.C 3.B 4.D 5.C 6.B 7.D 8.D 9.B二、10.(1)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安全。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荣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发展生产力。(2)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外出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或自备购 物袋;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等等。11.解析: (1)本题考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结合材料内容及教材知识,可以用“有利于"的形式,从缓解我国环境资源严峻形势、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两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民族复兴等方面考虑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本题考查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展现的大国风范。结合材料內容及教材知识,可从面对全球性危机我国积极承担责任、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努力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等方面考虑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两百年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2)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④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⑤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