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 日本(第2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形成原因。2.举例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发展经济的特点及原因。难点:理解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教学方法】读图法、活动探究法、讲述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日本港口等待出口的汽车。出示相关数据材料: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 4万美元(2019) ,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提问:图文资料说明了什么? 日本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新课讲授:一、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教师引领:发展经济的原则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如: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交通、科技等。学生:根据上节课对日本自然特征的学习,小组交流并归纳日本影响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教师根据学生归纳情况,进一步补充并强化:不利条件: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多火山地震等有利条件: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科技发达等二、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教师讲解:分析日本如何发展经济。教师引领:日本是资源小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大国,是不是挺矛盾的呢?教师讲解:日本资源贫乏,于是利用便利的海运,低价从海外进口原料和燃料,然后利用本国先进的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如汽车、电子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最后再利用便利的海运将工业制成品高价出口到世界各地,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润,从而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启发思考:生产高新技术产品需要什么条件?学生思考并回答: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创设情境过渡: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将在日本投资汽车生产,你准备如何选址,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更有利于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输出,能使用最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成本,使你的产品最具有竞争力? 并说明理由!三、日本的工业分布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图文资料,找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教师归纳并启发思考: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什么?或分布在沿海地区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完善:①沿海地区平原集中,土地资源丰富 ②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便于进出口③城市人口集中,有消费市场教师进一步补充:日本属于临海型工业,对外依赖严重,受国际市场影响比较大,不稳定。四、日本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明确日本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引领并强化: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日本采取的措施是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日本对外投资建厂的对象包括西欧、美国、东亚和东南亚。学习延伸:日本“自救”的措施是转移和掠夺,那么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哪些值得我们借鉴?课堂练习:1.关于日本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农业高度发达,工农业产品大量出口 B.国内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C.人口多,工业产品以内销为主D.工业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地区2.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 ( )A.丰富的人力资源 B.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C.良好的港口条件 D.矿产资源贫乏3.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但它却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木材质地较软,不能有效使用 B.日本木材加工工业发达,木材的需求量大C.日本非常注意森林资源的保护 D.日本木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4.日本同中国的贸易中,向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 ( )A.木材和电子产品 B.煤炭和轻纺产品 C.汽车和电子产品 D.石油和轻纺产品5.日本工业区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 )A.这里港口条件优越,进出口运输比较方便 B.这里人口集中,劳动力价格高C.这里平原集中,农业比较发达 D.这里渔业发达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特点,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本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发展中遇到问题采积极取相应的对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法,从中得到了启发,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必须依靠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动力。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课后反思】在分析日本经济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经济的方法,以及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日本发展经济的特点(外向型经济)日本工业的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8.2 日本(第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说出其领土组成和首都。2.运用地图和资料,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3.举例说出日本的文化特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在文化方面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难点:日本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读图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展示: 富士山、樱花和特色饮食,卡通动画片,日本捕鲸、参拜靖国神社,在中国的日本知名品牌,武汉疫情日本向中国捐献物资等,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领邦, 我们对日本的感情是复杂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日本,从地理的角度认识日本。新课讲授:(1)日本的位置及范围1、日本的地理位置学生自主读图8-2-1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教师引领:纬度描述其纬度范围或所在温度带,海陆位置描述周围的大洲大洋或相对其他大洲大洋的位置。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及时点评、归纳。2、日本的领土组成学生自主读图完成相关问题:日本有哪四个大岛组成,日本的首都,以及周围的海域。教师引领:日本有四个岛组成对吗? 并解释还有很多小岛组成。知识拓展:日本的位置范围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岛国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二)日本的自然环境1、地形学生自主阅读日本地形图,试归纳其地形特点:以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狭小集中在沿海。教师引领:读地形图注意表示海拔的颜色图例以及分布。知识拓展: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为山地、丘陵, 请分析这种地形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示:从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两方面分析)不利影响:耕地少,不利于 大规模农业生产。有利影响:地形多山,降水多, 使日本森林资源丰富,水能丰富。2、气候学生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明确日本所属的气候类型。教师引领:日本四面临海,所以其季风气候显海洋性,其特点是:气候湿润、冬暖夏凉 。3、河流(根据日本地形和气候的特点推测河流特点)教师引领:河流的长度受地形影响,流量受降水多少的影响。地形多山地丘陵, 平原狭小气候海洋性季风 ,温差小,降水多4、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出示:世界板块分布图、火山地震带分布学生明确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完成问题:日本位于______板块与______板块______处,位于环______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教师引领:出示图片火山喷发、地震引发海啸以及地震给日本带来的灾难。知识拓展:1、火山地震给日本带来灾难的同时,还能为人类造福。例如:富士山加樱花是日本的旅游资源,火山分布区温泉众多,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火山泥可以用于美容等。2、日本虽然火山地震比较多,但相比中国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多。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之一: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如木屋。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之二:经常进行防震演习。引申:中国也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在防震减灾方面,应该向日本学习。(三)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1、日本的民族:日本民族构成的特点是 ,以 民族占绝对优势。2、出示日本建筑和服饰等图片,归纳日本文化的特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并存、古今荟萃。补充:日本的成人礼、相扑、茶道、花道3、中日文化交流展示图文资料:明确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宗教。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 B.西临太平洋,东部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C.是由四个岛屿组成的岛国 D.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3.日本四个大岛中位置最北的是 (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4.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发展下列哪些产业十分有利 ( )①渔业 ②造船业 ③对外经济联系④种植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大陆相比较 ( )A.冬季温和,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B.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C.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较少 D.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多6.日本的传统服装是 ( ) A.西装 B.和服 C.套装 D.旗袍7.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文化、艺术深受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①语言方面 ②古代建筑方面 ③文字方面 ④农业技术方面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利用图文资料认识了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特征,还了解了日本的文化特点,在教师引领下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作业布置:你认为日本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分布是什么?【板书设计】一、位置和范围二、自然环境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学习日本的自然特征,学生可以自主读图完成,重点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河流?流量大短而急水能丰富地形气候河流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仁爱科普版七下8.2 日本(第1课时)教案.doc 地理仁爱科普版七下8.2 日本(第2课时)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