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仁爱科普版八下6.1地理区域的类型与划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仁爱科普版八下6.1地理区域的类型与划分 教案

资源简介

6.1地理区域的类型与划分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
2.运用资料,说出四大区域及划分原因;
3.运用资料,在地图上指出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运用资料,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划分依据;
2.运用资料,在地图上指出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假期里,大家有没有出去旅游或者随家长到外地探亲?你所去的地方与咱们这有什么不同?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不同?(多媒体打出中国政区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学期我们将在上学期学习完中国地理总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中国的区域地理,以加深对我们国家的了解。
新课讲授:
教师:有没有同学愿意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叫一、两名同学)。 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展示课件说明总结。
地理区域的类型
一、地理区域和类型
师: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生:学生讨论,可能是因为自然条件、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不同的答案,其实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将学生按照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活动】(课件展示)同学们模仿课件例文,试着描述你所在的区域。
师: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学生结合课本,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看书4-5两页,说说我国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
2、看书4、5两页,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气温、降水、地势有何差异?
3、四大地理区域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呢?
学生代表回答:(学生回答完毕,教师补充答案)
我国分成了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青藏地区。
我国大部分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3级阶梯分布。
3、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是依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来划分的。
教师过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总体上比较湿润,植被以森林为主;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草原和荒漠广布;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而形成特殊的高寒景观。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存在显著差异。
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师:同学们读图6-1-2,说说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那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四个地理区域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呢?
学生:学生讨论,根据降水、日照、温度等因素......
师:首先我们看图6-1-2中界线A与哪条山脉和哪条河流的分布大体一致?
生:秦岭-淮河
师:那么南北两侧的自然条件与人文活动有何不同?
生:农作物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壤类型不同、降水气温不同、风俗习惯不同...
师:非常好,那我们继续观察看图6-1-2中界线B与哪条等降水量线分布相近?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说说界线B两侧的干湿地区有何不同?
生: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也就是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师:你还记得划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主要山脉吗?
生: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师:我们在图中将这些山脉标出来。再来思考一下图6-1-2中界线C与哪两级阶梯的界限基本吻合?主导因素又是什么?
生: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师:非常好,(课件展示)下面我们来总结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省份以及划分依据。
(二)秦岭-淮河线
师:经过以上的学习,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中国划分地理区域最重要的一个地理分界线是什么?
生:秦岭-淮河一线。
师:没错,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现在大家打开课本第6页在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的位置并了解其相关内容。
教师展示PPT带领学生看图说出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差异。
总结:展示PPT引导学生填表格。并展示答案。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
A. 长江 B. 淮河
C. 珠江 D. 黑龙江
2、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 ( )
A. 江汉平原 B. 成都平原
C. 辽河平原 D. 洞庭湖平原
3、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 巫山 D. 大兴安岭
4、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 )
A. 银川 B. 武汉
C. 太原 D. 西安
5.我是中国东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我是 。
6.我是中国最北面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我。我是 。
7.我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一个区域。我是 。
8.我是中国最湿润、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区域。
我是 。
9.我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我是中国牧区和农耕区的界线。
我是 。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理区域的划分类型和划分依据、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状况及主导因素,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同学们课后进行巩固。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