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科普版地理七上2.1海陆分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仁爱科普版地理七上2.1海陆分布 教案

资源简介

2.1 海陆分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够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
4.掌握各大洲的分界线及其位置。
【重点难点】
1.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
2.掌握各大洲的分界线及其位置。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1964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07,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绕地球一周,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当有人问他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他说,我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但是古人把我们居住的星球起名为地球,那么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到底是该叫做地球呢,还是该叫做水球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海陆分布”。
设计意图:通过悬念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海陆比例
请同学们读世界海陆比例饼状图,说出世界海洋与陆地的比例。
从图上我们可以得出世界海洋与陆地的比例。那么如果让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世界的海洋和陆地所占的比例,我们该如何概括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以上,因此我们的地球看起来更像一个水球。
活动:看图回答问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哪个半球更适合称为水球? 南半球
(2)从东西半球来看,哪个半球更适合称为水球呢?西半球。
即便是北半球、东半球,海洋所占的比例也要比陆地所占的比例要大。所以把我们把地球称之为水球也不为过。那为什么古人给我们所居住的星球起名为地球呢?是啊,因为我们生活在陆地上。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所生活的陆地。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七大洲
1、概念辨析
结合图2-1-2区分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和岛屿、海、洋和海峡。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之为大陆。面积小的陆地称之为岛屿。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指陆地一部分伸入海洋或湖泊,另一部分同大陆或更大的岛屿相连的地貌状态,它的其余三面被水包围。
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在2000米以上。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是海峡。
2、初识七大洲
活动:地球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洲呢?分别是什么呢?请大家读图2-1-3完成下列问题。
七大洲的名称。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
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
按照七大洲的轮廓识记七大洲。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
检测:出示七大洲轮廓图和世界地图,检测学生对七大洲名称、轮廓和位置的掌握。
活动:出示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各题。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纬度最高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
除南极洲外,东半球主要的大洲: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大洲的分界线
各大洲之间我们该如何划分界线呢?
活动:
请大家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设计意图:利用地图和教师的信息提示,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总结: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大山,大河,海峡为分界线。
对照世界地形图,想一想,你的回答对大洋洲、南极洲同样适用吗?大洋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以印度洋洋划分的。
三、小结
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通过读图,知道了世界的海陆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在世界地图上识别七大洲,掌握各大洲的分界线及其位置。请同学们课后进行巩固。
四、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2.1 海陆分布
1.海陆比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七大洲:名称、位置、轮廓、大小
3.大洲的分界线
【课后反思】2.1 海陆分布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四大洋。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掌握各大洲的分界线及其位置。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先看一段《带你去旅行》的MV,大家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记录视屏里所提到的城市名称。
视频看完了,你都记录了哪些城市呢?
土耳其、东京、巴黎、迈阿密、洛杉矶、上海、北京。
请同学们找出你记录的城市,观察这些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点?
临海分布。
他们都濒临哪些大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海陆分布”的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熟知的《带你去旅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问题看视频,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地图中找出城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1.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活动:出示《带你去旅行》歌词和世界地图,找出歌词里提到的城市所濒临的海洋。
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
其实我特别喜欢迈阿密
和有黑人的洛杉矶
其实亲爱的你不必太过惊奇
一起去繁华的上海和北京
设计意图:通过找出歌词里的城市濒临的大洋,让学生初识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四大洋的特征
活动:读世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四大洋面积分布”图,按照面积大小排序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
(3)“s”形的大洋
(4)热带的大洋
(5)面积最小、最浅的大洋
(6)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大洋
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答案。小组展示,老师点评。
检测:出示空白的世界地图,让学生迅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
抢答:
面积最大的大洋:
面积最小的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
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
纬度最高的大洋:
北冰洋被哪些大洲包围:
大西洋被哪些大洲包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四大洋的认识,让学生再识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3.重要的运河、海峡
活动:小组合作
在世界地图中找出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并指出他们分别连接的大洲和沟通的海洋
连接的大洲 沟通的海洋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霍尔木兹海峡
白令海峡
小结:海峡和运河沟通了海洋,连接着各大洲,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总结
请同学们再次把目光回到《带你去旅行》的歌词上:结合自己在地图中标注出的这些地点,根据歌词,画出作者的出行路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这条路线来回绕,费时费钱,那你能为他重新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吗?请说出路途中所经过的大洋。
设计意图:利用地图和教师的信息提示,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地图学习工具,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让学生能够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小结
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知道了世界的海陆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能在世界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掌握各大洲的分界线及其位置,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请同学们课后进行巩固。
四、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