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降水【学习目标】1.了解降水的概念、类型及测量。2.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教学重难点】重点: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和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难点:理解影响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形成的因素。【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探究分析法、归纳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不同的地表景观: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雨林设问:造成这些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新课讲授:一、降水及变化1、概念及测量教师出示问题:降水的概念、测量降水的工具、单位分别是什么?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答案并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强化和补充,如:降水与降雨的关系。2、降水的形成条件和过程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学生:简单了解(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3、降水的主要类型教师出示:图片及讲解学生:简单了解(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4、降水与生活教师创设情境:近两个月没下雨、连续24小时暴雨、某城市下了大雪学生交流讨论:降水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5、降水的变化教师出示: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讲解:(1)一个地区,一年内不同月份降水量是有差别的,称为降水的季节变化。同样,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也是不一样的,称为降水的年际变化。(2)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学生练习:补充降水量柱状图(3)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教师引领:降水多少的标准和初夏秋冬,并出示相关问题(如: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吗?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学生:同桌交流讨论完成教师归纳强化:降水季节变化的四种类型(常年湿润型、夏季多雨型、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冬季多雨)二、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教师讲解:等降水量线的概念,及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绘制。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学生: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相关问题(包括:读图看一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读图,比一比亚欧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多?读图,说出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的地区主要在哪里?)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归纳强化: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世界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课堂练习:1.华北地区有“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之说,下列说法符合谚语含义的是( )A.春夏季节水的价格不同 B.华北是多雨型,春天少雨C.春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D.只有夏季才有降水2.在降水少、气温高的季节容易发生火灾。下图为某地的气温、降水资料,根据资料判断,该地容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 )A.1~3月 B.5~9月 C.11~12月 D.3~5月3.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读某地年降水量变化图,完成4、5题。4.该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1991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6年5.此图反映了该地( )A.降水量年际变化小 B.降水量季节变化大C.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D.降水量季节变化小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首先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降水的相关概念和测量,通过图片展示简单了解了降水的形成过程、降水的类型、降水与我们的生活,重点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了判读降水量柱状图,最后在教师引领下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了世界气降水的分布规律。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重点教会学生判读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降水分布图的方法,明确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并读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培养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