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2. 结合实例,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3.运用相关数据,比较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费、速度、运量等方面的特点。4.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难点: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展示中国各地旅游景点,提问: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进而导入交通运输业。新课讲授:一、交通运输业及重要性1、概念及重要性教师出示问题:交通运输的概念及作用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答案并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教师补充:“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些话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强化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图片展示:曹石村的变化2、图片展示:古老的交通运输方式3、图片展示: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原始时期人力运输 古代畜力运输 现代运输(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补充:现代化大都市内部的交通工具学生:连线完成问题,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教师归纳:现代运输是指使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是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师引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面对多种现代运输方式,我们在选择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根据旅客出行的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考虑运输价格的高低,运输速度的快慢、运量的多少等方面。1、教师讲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可以把旅客或货物运送到全国铁路网中的各个车站,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因而是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水路运输主要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类。水路运输的优点是运载量大、投资省、运价低,缺点是速度慢,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水路运输主要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类。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安全等优点。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机场和重要航线)管道是适宜于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它的优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等。但也有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等缺点。西气东输。展示图文资料:距离不同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费不同,同时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和运量也存在很多差异。表格对比归纳:2、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货运:(1)位于南京高淳的固城湖螃蟹远近闻名,运送500斤螃蟹到相距约100公里的南京市区(公路运输)(2)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大省,运送2000吨煤炭到相距约1100公里的南钢。(铁路运输)(3)南京发达的化工业需要大量海盐。1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到相距约900公里的南京。(水路运输)(4)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急需药品,需要从南京运输两箱急救药品到1800公里外的九寨沟。(航空运输)(5)南京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很大。从新疆轮南运输10万立方天然气到相距4000公里的南京。(管道运输)客运:(1)小刘和妈妈,从南京去香港,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2)小周,从南京去重庆,欣赏三峡沿岸风景。出示相关地图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本节课首先认识了交通运输的概念及重要性,教师讲解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又通过创设不同情境归纳出了选择合适运输方式的方法,最后在不同情境中进行了巩固练习。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重点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不管是货运,还是客运,除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还有考虑货物本身的性质以及个人出行的目的和要求。为实现教学目标,首先需要通过举例进行归纳选择运输方式的原则,然后在通过举例进行练习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