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细节,决定成败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主题励志班会(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注重细节,决定成败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主题励志班会(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考试刚结束,听到不少同学在校对答案的时候叹息:
“唉,这道题我本来会做的,只是我太粗心了!”
其实粗心只是一个结果,真正的原因是经常被忽略的细节!
什么是细节?
为什么做好细节?
忽视细节的代价?
如何做好细节?
一、什么是细节?
——不起眼的小环节,小事,需要细心去做的事就是细节。
细节的实质,用政治哲学中的话来说就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1.科学态度——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来做,其结果是不同的,区别就在于做事的态度。
比如,接下来同学们的自主复习时间将会增多,那么从要整理好哪些复习资料、复习时间如何分配、每一学科复习的规划等等都有全盘细致的考虑。
2.严谨规范——对细节的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就是是否做到严谨规范。
比如,要注重细节,就要按照老师平时强调的学科学习规范来执行,通过训练养成习惯。
二、为什么做好细节?
就拿上海的地铁为例。上海的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知道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的成本远远告于一号线,似乎至今仍未实现收支平衡。现将我所知的二号线忽略的细节罗列于下,给大家一个参考。
细节之一:三级台阶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不是和地面齐平的,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要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不要小看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它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二地铁二号线就因为缺了这三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为什么做好细节?
细节之二:转弯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不会直接通到室外,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二、为什么做好细节?
细节之三:地面装饰线
一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有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在里面铺设统一色彩地砖。这样的装饰,给予乘客心理上的暗示,从而使所有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站在地砖所在的范围内,和地铁保持了大约50厘米的距离,保证了乘客的安全。而二号线地面全部使用同色地砖铺成,稍不注意就会过于靠近轨道,使得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提醒。
二、为什么做好细节?
细节之四:站台宽度
一号线的站台比较宽,上下车比较方便,而二号线的站台比较窄,尤其是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比较窄,高峰期时间,显得非常拥挤。
较窄的站台,也使得乘客无法看清楚对面的本站站牌,容易坐过站。这使得二号线重新装饰了所有的柱子,使每一个站台的柱子都不相同,以方便乘客辨认。但同时二号线也丧失了在柱子上做广告的收入。
三、忽视细节的代价
细节不等式:100-1≠99,100-1=0。
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后来某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喝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三、忽视细节的代价
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东清远溃堤13条,塌坝9座,查实其中有9条堤围和5座大坝是土白蚁为害的结果;1986年7月广东梅州市发生建国以来特大水灾,梅江决堤62条,其中土白蚁造成的缺口55个;1981年广东阳江市境内的漠阳堤段出现18个缺口,其中查实6个是土白蚁为害所致。
2003年夏天长江遭遇了特大洪灾,荆江大堤公安县南屏镇堤段出现管涌,大堤危在旦夕。几位老水利专家明察秋毫,及时判定管涌是白蚁为害 所致,并带领群众采取有效措施,经过5小时奋战,终于排除了险情。
现象:
1.“选择题涂错了”“看错时间了”“答题卡答错区域了”“居然是多选题”“这题设问居然是要写两条建议”
2.熄灯后说几句话=晚睡质量差=第二天状态不好
3.上课了,有同学才不紧不慢的翻找试卷、练习册......
4.考试前想到一个题,但就是忘记记在哪里了......
5.上课光听不动手记笔记......
是不是经常早读不出声读书?
激情产生力量
是不是经常没有预习就听课
挤时间提前做题,做好预习
是不是经常老师不说就不知道记笔记?
要知道何时记如何记
是不是觉得老师讲的自以为会而做其他的事?
课堂效率
老师提问时是不是先看看有没有别人回答?
不要怕犯错
是不是作业不会了才去看看笔记、例题?甚至不看?
及时复习
反思学习中的细节(看看你中了几条?)
是不是觉得完成作业就算万事大吉?
主动学习
放假期间是不是经常把作业拖到最后?
改掉拖拉被动
是不是经常觉得别人都强过自己?
相信自己
考完试是不是不会主动去订正错题?
自主研究,提升思维
…………
【互动分享】
分享你中了几条?最后冲刺阶段应该如何完善?
四、如何做好细节
1.端正态度
树立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观念,无论是学习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必须注重细节,把微处做好,把小事做细。
2.小事做起
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班上一个同学曾说“并非是我有多高的水平,只是我将老师讲的常规要求做到位了。”
如:
1.错题本、袖珍笔记本
2.利用好每一分钟,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做对了,要归纳;做错了,要反思。
3.听课抬头、自习埋头、走路昂头。
4.每一科的学科学习规范,认真执行年级精心用心地为大家准备的学科规范要求本(这是本好东西,你值得拥有!),大家按照上面的要求坚持落实,一定能在细节超越,赢在严谨!
5.生活细节的自律会转化成考试细节的规范。向自我管理要效率:午晚睡、手机等
四、如何做好细节
3.重在坚持
细节是一种思维与行动意识的高效组合。谁都想做好每件事,但有的人就是做不好,一件事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不能说他们不努力,但问题就是发生了,原因就是没有坚持细节习惯的培养:一段时间做到了认真执行,一段时间又懒散松懈,对上述的第二点的要求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相信你的用心和坚持一定会被看到。
4.注重考试答题规范
(1)认真落实解题步骤,把握各学科题型特点,遵从“材料第一,答题有理有据”的原则,主观题做到“慢思快答”。
(2)审题规范:一审问题(问什么、有几问);二审限制条件(圈出关键词);三审行为动词(明确答题要求);四审分值。
(3)解题过程规范:准确审题;明确考查知识点;构建答题思路;仔细阅读材料信息,充分挖掘有用信息;整理要点、规范作答。分析问题应紧扣材料、有理有据,不凭空想象作答。
(5)答题规范:分点答题;表达要有要点(关键词)、有条理、有主次;注意多用专业术语答题,不用生活话、大白话答题。表达应注意逻辑正确,避免前后矛盾、避免重复啰嗦、避免错别字。(平常多学习积累课本语言、参考答案表述)
(6)卷面规范:答案格式清晰、书写字体工整、尽量美观,卷面干净整洁,不涂改、不答错位置。
(7)眼明心细避免粗心大意,合理分配时间,把握好考试心态,积累应试经验和技巧,容易题不丢分、难题尽力争分,避免非智力性因素失分。平常练习要限定时间、严格要求自己,考场才能训练有素。
5.学会考后总结(分门别类,重点突破)
(1)知识性错误:审图不清(读不懂材料的意思;所学知识不扎实,不能正确调动知识进行判断)
(2)审题不清:(不明确题干设问的知识要求范围;没有审清题意;不明确试题的设问角度;不能兼顾题干和选项,正确选项就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时,最终误选)
(3)知识迁移能力欠缺:(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粗心大意(不细心,答题卡填涂出错等)
(5)心理素质(做题时,缺乏耐心继续审题)
(6)答题规范(书写)
【以周测为例】
字迹潦草
【以周测为例】
不分点!
不要在答卷中吐槽和开玩笑,因为你的玩笑,老师会开心的给你0分。
【以周测为例】
没按照题目给的物理符号书写公式,不注意细节和规范。
——————————
没写小题序号,书写凌乱,不重视细节。
书写的规范性
6.重视自习和晚修
自习和晚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周六晚和周日上午的自习课。这段时间最考验一个人自制力、专注度、计划性和落实效率,也是决定你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
1、时间规划:
例如:平时晚修+自习:作业时间段+自主学习时间段
周末自习:7:40-8:20;8:30-10:00;10:20-12:00,个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细分时间段,尽量确保按计划严格执行。
2、内容安排:
(1)梳理本周所复知识,整理笔记,构建知识网络
(2)整理周测错题,解决疑难问题。
(3)补薄弱科目,强化增分点
(4)限时训练,适量刷题
(5)练字
3、氛围和状态:
自主学习,不讨论,专注自我,心无旁骛,入境入化。
7.学习计划要细
“三明主义”:
明确的时间,
明确的任务,
明确的记录。
细节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用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我们深信,从细节做起,向规范要答卷,向精准要成绩,向努力奋斗要未来,将是我们班扭转战局、走向辉煌的关键!
最后30天,
我们一起!
细节超越,
赢在严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