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和构思: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了解篮球运动基础文化知识和锻炼价值,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初步掌握篮球运动基本技术和战术,促进学生形成运动专长。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初等体能,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判断准确性和应变能力。以玩球为切入点,注重学生的运动体验,以解决篮球运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引导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二、学情分析: 篮球运动发明以后,因其本身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很快传向世界各地。篮球运动于1895年传入我国天津。之后,篮球运动在中国广为普及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作为中小学推广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高中阶段的学生表现欲极强,学习兴趣很高。但做好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项技术动作要求控制球的能力高,较难掌握,而技术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让技能学习与乐趣学习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是重点突破的方向。 三、教材分析: 本次课为本单元第二次课,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比赛中应用较多的运球变向技术,简单,实用。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还可以提高手控制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同时,由该动作技术衍生出的组合技术练习与配合,又可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和协作意识。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能说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技能目标:学生在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之后,要特别注重运用技术与实战能力的提高,可以与各种运球技术动作技术动作斜街进行组合技术的练习,提高运球变向过人的实战能力。情感目标:积极地参与练习,在实践中体验运用所学技术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和自信心。五、重点、难点: 重点:用身体和异侧手臂掩护球,拍球部位与落地点 难点:观察场上情况,人与球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学习法:给了学生以自由、自主的活动和想象空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展现,发展了学生个性。学生技术学习过程中自由结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讲解示范法:通过同学和老师正确的讲解示范,加深学生的印象,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3、游戏法: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进而达到提高技术动作和运用能力的目的。 七.场地与器材场地:篮球场器材:篮球33个;标志杆24个;《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第二课时) 2、游戏:行进间运球过障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学生在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之后,要特别注重运用技术与实战能力的提高,可以与各种运球技术动作技术动作斜街进行组合技术的练习,提高运球变向过人的实战能力。 情感目标:积极地参与练习,在实践中体验运用所学技术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和自信心。重、难点 重点:用身体和异侧手臂掩护球,拍球部位与落地点 难点:观察场上情况,人与球的协调配合课序 教学内容 时间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队、报告 人数. 2.师生问好; 3.引用名人导入课题;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1.检查服装; 2.向学生问好; 3.引用中国篮球明星“姚明”导入篮球课题,从而导入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4.安排见习生; 要求:精神饱满 , 声音宏亮。 1.成四列横队集合; 2.向老师问好; 3.听、答教师问题; 4.按教师安排见习; 要求:注意力集中,集合快、静、齐。 组织队形(图一): ♂ ♂ ♂ ♂ ♂ ♂ ♂ ♂ ♂ ♂ ♀ ♀ ♀ ♀ ♀ ♀ ♀ ♀ ♀ ♀ △活跃身心 1.热身活动: 1)绕场慢跑2圈; 2)运球折返跑3次往返;(图2) 2.熟悉球性: 1)肩、膝、腰关节拉伸练习(4*8拍); 2)持球弓步压腿(4*8拍) 3)连续深蹲起跳(2*8拍) 4)胯下“8”字绕环(2*8拍) 5)原地前推后拉 6)原地左右拨球 8’ 1.讲解路线、方法 2.用哨声指挥练习 3.带领学生熟悉球性 1、集中精神听从老师指挥,保质保量完成热身跑; 2. 随教师口令熟悉球性,听哨声变换练习方法 要求:控制好球,体会使球改变方向的方法 热身队形: 、 ♀ ♀ ♀♂ ♂♂ (图2) 2、球性练习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三)实践与提高 技能 1、复习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2、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图三) 1)辅助学习: ①.原地蹬跨步、转体探肩,侧身护球动作; 练习方法:动作分两拍,准备姿势两手持球于体前,两脚左右开立。第一拍向右侧做假突动作,第二拍右脚向左前方跨出,身体左转侧肩,左手按拍球三次后回位。 ②.原地运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练习方法:动作分3拍:第1拍运球右脚向右前跨步,第2拍向左变向换左手运球,第3拍右脚向左前跨步。 2).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动作要领(右手为例): 变向运球重心低 蹬跨转体探肩快 换手护球不能忘 过人要快速有力 ③学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图三) 练习方法:分组进行,行进间运球3-4步到小组队员前一步距离降低重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 ④牛刀小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 ⑤初露锋芒——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练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图6 ⑥邀请与自愿相结合个人展示,大家评价优缺点(图6) ⑦挑战自我——学生根据同伴的建议进行一对一攻守对抗挑战 ⑧教师小结及点评, 组织同图三 25’ 1、提问:运球时重心与球控制能力的关系? 2.讲解示范原地蹬跨、转体探肩、侧身护球动作,用信号指挥学生练习 3.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方法(运动队员从左侧突破时,先用右手运球,吸引对手向右移动,然后突然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向左侧变向运球,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肩 腿护球,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加速运球超越对手)用信号指挥学生练习 4.请同学说一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 5.综合学生回答补充讲解示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强调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练习 6.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与集体纠错相结合。 7.组织学生过多个障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7.邀请学习好的同学展示 8.将标志物换成队友,组织练习。 9.根据前面练习情况简单点评 1、动作规范,积极交流回答问题; 2.练习蹬跨、转体探肩,侧身护球的动作。 练习方法:先集中练习再一对一练习。 要求:降低重心,蹬跨转身及时,侧身压肩护球。 3.练习原地拍球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要求:注意力要集中,倾听、观察、思考,理解动作要领并实践练习; 4.积极回答; 5、根据辅助学习,自我感知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6.按要求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突破 7.按要求练习 8.展示自我风采 9.挑战自我, 10.认真听并思考自己是否掌握该技术 技术图解: 图四 4. 组织队形: 组织(分组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图5) 组织同图三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6)实 践 与 提 高 技能 3. 游戏:运球过障碍 方法: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绕过3个障碍后,转身回同样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交给下一位队友,全组完成后,用时少者为胜。 规则: 1)教师发令后才开始, 2)必须运球交给下一位队友,不允许长传球; 3)最后一名队员先到达起点线者为胜。 25’ 9.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组织学生游戏,当裁判,做好安全措施,保证游戏场地范围足够 5.积极主动参加比赛,相互鼓励,发扬团队精神。 5. 组织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恢 复 与 小 结 1.放松练习:听音乐做放松练习。 2.小结 7’ 1.组织学生做放松练习2.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3.提出课后要求 4.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5.向学生道别 1.积极参与; 2.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老师小结 3.归还器材 4.向老师道别 组织队形: 围成两个圆圈,老师在中间组织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33个;标志物24个 预测平均心率: 135-140次/分 预计练习密度:37-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