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复习八 八下 宪法至上、权利与义务【复习目标】拥护党的领导, 宪法至上、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重点难点】坚持党领导的原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权利和义务关系【温故·习新】核心知识点1.关于宪法的核心句宪法与公民:宪法规定公民的 权利义务;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与 党:宪法是一切组织个人的 ;宪法是 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宪法与 国: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根本法。宪法与 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依法治国是我国 ;依法治国首先要 ,依法执政首先要 。宪法核心观点:第一课:坚持党的领导、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保障人权、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权力运行第二课: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根本法、加强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3.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启示: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既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又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4. 公民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案例给我们什么警示)①行使权利有界限。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能超越法律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3. 5、怎样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4.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违反法定义务,须担责。8.选择题记牢: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自由。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命健康权。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研讨·拓展】易错填空(判断):( )1..网络上发表言论不能随心所欲,体现公民法无授权不可为( )2.宪法的规定具有具体性的特点( )3.保安搜身侵犯了小丽的人身自由权( )4.小丽发表文章行使了文化权利( )5.小丽捐款行使了对财产的使用权( )6.小丽发现疑似间谍,向12339举报,行使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7.将小丽反锁在家侵犯小丽人身自由这一基本政治权利( )8.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宪法宣传活动,体现了小明主动认同宪法( )9.《摆拍式干部》警示领导干部应法无授权不可为,改进工作作风( )10.党史云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维护党的最高法律地位( )11.宪法监督具有决定性意义。( )12.地方人大及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 )13. 家庭贫困的小明得到爱心人士捐资助学,他享有物质帮助权热点链接:案例:2021年7月30日16时许,违法嫌疑人何某某在南华大学附一医院陪其奶奶住院时,为图好玩,遂将自己的核酸阴性检测报告PS成阳性,发至其高中宿舍群内,后图片被群内一同学转发至班级群,由此扩散,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鉴于何某某为未成年人,目前公安机关依法给予何某某行政拘留7天(不执行)的处罚。有了这次经历,何某某要吸取哪些教训?【反馈·提炼】中考真题1. (南通2019)在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因为A.宪法的权威在于宪法宣誓 B. 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D.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 (南通2020)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新颁布的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强化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这A.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根本法律保障 B.是因为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C.表明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D.要求做到私人生活安宁高于社会安定3. (南通2021) 张某与涂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并将涂某打伤,经鉴定,涂某为轻微伤。公安机关拟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张某不服,欲为自己申辩。办案人员应( )A. 听取张某申辩,因为张某的行为还没有构成犯罪B. 听取张某申辩,因为国家权力要按法定程序行使C. 拒绝听取张某申辩,因为涂某的权益受法律保护D. 拒绝听取张某申辩,因为张某的违法事实很清楚4. (浙江温州)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这一规定体现宪法( )A.尊重保障人权 B.制定程序严格C.规范权力运行 D.规定国家性质新题预测5.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该法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信息的是(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C.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D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6.图示法是一种比较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下列选项中两者关系能用右侧图形反映( )A.①国家机关 ②全国人大B.①知识产权 ②民事权利C.①基本政治权利 ②公民言论自由权利D.①基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有一封陶迅烈士写于1949年4月的绝笔家书,信中写到:“我党是有史以来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政党,是最公正无私的。他的革命目的是世界上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事做·····”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③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党的领导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8. 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民法典对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紧急自卫权、继承权、人身权利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详细和深度的规定,可见( )①民法典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是根本法,规定和制约了民法典内容③民法典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民法典是基本法,细化并延伸宪法的内容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2021年7月12日国家医保局统计,已累计结算患者费用32亿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超过15 万元,一些危重患者治疗费甚至达到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这些做法①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是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③以实现同步富裕为根本目标 ④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0. “个别干部”见利忘义应该做出的反思是①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必须要担当 ②国家权力必须法律限定范围内行使③滥用职权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 ④规范权力运行,法无授权不可为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11.魏某看到交警正在执勤,遂用手机进行录制,同时配上侮辱性语言对执勤交警进行辱骂,并发布到微信朋友圈。当地公安局对魏某依法做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决定。这一处罚A.充分体现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B.提醒我们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求助C.警示我们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总是对等的 D.依法维护了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12.2021年2月8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政府作出《关于刘XX拒服兵役行政处罚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称,该男子拒服兵役,经多次耐心劝导,仍不愿继续服兵役。对此,该男子被采取户籍永久标注“拒服兵役”,罚款7.2万元,2年内不得入学升学、不得出国,多项资格认证限制等9项惩戒措施。这启示我们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B.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C.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D.依法服兵役是法定义务,每个公民必须履行13.广场舞,先是舞时代”,紧接着便进入“争时段”,并迅速上升到“式时代”…随着广场舞扰民事件的不断发生,广场舞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扰民舞”。这告诉我们A.公民应该先履行义务,然后才能享受权利 B.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时候是根本对立的C.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D. 公民行使权利时,应充分尊重他人权利1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宪法上述规定告诉我们①宪法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通过明确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代表与人民的关系④宪法在我国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对以下“微行为”进行“微点评”,正确的是选项 微行为 微点评① 小雨经常提醒爸爸不要酒后驾驶汽车 正确行使政治权利与自由② 小虎看到部队威武的训练,拍照发到朋友圈 没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③ 小凯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领会宪法精神 能增强宪法意识与法治意识④ 小北爸爸因爱岗敬业,被公司评选为“劳动之星” 履行劳动义务就享有名誉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反馈拓展6.吴某因怀疑邻居季某举报其违建而心生怨恨,为了泄愤打电话辱骂季某,经公安机关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再次打电话以污秽语言辱骂季某,季某一纸诉状将吴某告上法庭。如东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滋扰、破坏他人私人生活安宁的纠纷,判决被告吴某赔偿原告季某精神抚慰金1000元上述判决对公民依法行使权利有哪些引导作用?专题复习八 参考答案判断:全错热点链接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遵守道德与法律;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做到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要认识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未成年人违法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反馈·提炼】1D 2C 3B 4C 5B 6B 7D 8D 9A 10B 11D 11C 11D 14B 15C文字题:6.(1)有助于引导公民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按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1分)遇到人身关系或者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1分)引导公民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尊重他人人格尊严;(1分)引导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