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海陆分布【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通过播放视频“天和摄像机拍到的地球”,让学生直观观察在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形态。 观看视频,思考。新课讲授 海陆分布 通过观看视频,能直观看到地球表面主要是海洋和陆地,那海陆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从南北半球看海陆分布: 结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海陆分布: 结论: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从水陆半球看海陆分布: 结论: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地球上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思考:既然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我们为什么叫它“地球”,而不叫“水球”呢 通过南北半球看海陆分布、东西半球看海陆分布、水陆半球看海陆分布这三组海洋与陆地的数据对比图,直观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面积占比: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思考:既然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我们为什么叫它“地球”,而不叫“水球”呢 七大洲 展示世界地图,可观察到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 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 岛屿:散布在海洋之中,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大洲: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针对几组概念进行指图训练 七大洲: 展示各大洲的轮廓和面积图,引导学生按照面积大小排序。 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分布:展示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练习七大洲的位置填图。 大洲之间的界限成为“洲界”,观察世界地图,找出世界各大洲的洲界。 亚欧两大洲的界限: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和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观察世界地图,可以直观看到地表的海陆分布状况。 结合地图,直观理解相关概念, 并练习填图。 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和面积图,将大洲按照面积大小进行排序。 并练习填图。 观察世界地图,找出世界各大洲的洲界兵识记练习。四大洋 展示各大洋的轮廓和面积图,引导学生按照面积大小排序。 大西洋:“S”型 北冰洋:周围陆地环绕 展示世界地图,练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填图和相对方位。 阅读各大洋的轮廓和面积图,将其按照面积大小排序。 注意识记具有特征的大洋形状。 练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填图和相对方位。课堂练习 练习题见习题文档部分题目。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应习题。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知识网络。作业布置 完成地理同步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教学中应侧重在七大洲四大洋的识记和位置填图练习。【课堂练习】习题训练见随堂练习。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