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课时2【教学目标】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并能举例说明经纬网的应用。【教学重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学难点】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 通过设问:茫茫海洋,你如何确定位置? 台风登陆前,如何准确预测台风移动路径,并提前做出预报?引发学生思考,引出经纬网的概念。 阅读问题并思考。新课讲授 纬线和纬度 复习回复:地球上的点和线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地球上的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以及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用地球仪、西瓜或者橘子来进行演示) 纬线: 展示图片,并解释相关概念: 赤道:在地球仪上,与 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 圆圈。 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 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有哪些特征?分小组讨论 形状:圆(除南、北极外)。 数量:无数条。 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两极缩成一点。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关系:所有的纬线相互平行。 纬度: 纬线有无数条,人们为了对其进行区分就把纬线标上度数,就有了纬度。 纬度的起始度数是0°(赤道的纬度) 由此向南、向北各分90°,分别称之为南纬和北纬,记为“S”、“N”。 书写方法:北纬30° 30°N 笔记: 高中低纬的划分: 0°——30° 低纬度 30°——60°中纬度 60°——90°高纬度 重要的几条纬线: 回归线 23.5° 极圈66.5°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赤道以北为北纬、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纬、南半球 补充知识:赤道纪念碑 读图复习上节课内容。 观察图片,理解赤道和纬线的定义。 同时观察图片思考纬线有哪些特征?并和组员讨论后形成答案。 学习纬度的划分,并记录笔记。 注意标准写法 补充笔记: 高中低纬的划分、 重要的几条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切西瓜的形式理解:中间切一刀可以将西瓜分为两半)经线和经度 经线:(用地球仪、西瓜或橘子进行辅助演示) 展示图片,并解释相关概念: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 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 纬线的线,叫经线,也 叫子午线。 经线有哪些特征?分小 组讨论 形状:半圆 数量:无数条。 长度: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关系: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 经度: 为了区别无数条经线,人们给每一条经线确定了度数,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把它称为180°经线(用撕开的纸进行演示)。 补充笔记: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设问:读图思考,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 相加等于180;东西经相反。 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将地球分为两半,那到底选取那一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 观察地图,选取经过海洋最多的(以免某个国家产生内部矛盾),即20°W 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观察图片,理解经线的定义。 观察图片思考经线有哪些特征?并和组员讨论后形成答案。 学习经度的划分,并记录笔记。 注意标准写法 注意通过相关演示理解。 自己可以通过切橘子感知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有何关系。 观察地图,理解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应用 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通过生活中去电影院找座位的经历(第几排、第几列)类比经纬网坐标定位。 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看成特定的经线和纬线的交点。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展示具体题目练习地理坐标的书写。 结合生活实际经验理解经纬网的定位作用。 做题练习。课堂练习 练习题见习题文档部分题目。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应习题。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节知识网络。作业布置 完成地理同步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学习内容较为抽象,讲解时尽可能通过一些模型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形成类比记忆。【课堂练习】习题训练见随堂练习。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