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学案: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道德与法治中考二轮复习热点专题学案: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考第二轮热点复习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读读热点材料
●●热点材料1----“两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自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称“两法”)正式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了未成年人分级预防、教育矫治机制等。
●●热点材料2---- 聚焦儿童发展
(1)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心理健康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措施。
(2)2021 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 2030年)》,围绕健康、安全等领域,为孩子的成长绘就蓝图、保驾护航。
(3)2021年11月发布的《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 -2025年)》提出,到2025年,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4)2021年 12月发布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儿童发展和儿童事业取得历史性新成就。
(5)2021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十年间,纲要主要目标如期实现,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成长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保护儿童的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热点材料3----“清朗”行动整治网上乱象
2021年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整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乱象,特别是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禁止诱导未成年人打赏行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乐等现象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全面清理在线课程中的不良内容;严禁推送网络游戏、娱乐直播等与学习无关的不良广告信息。
●●热点材料4----“史上最严游戏禁令”出台
2021年8月底,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该通知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游戏禁令”。
●●)热点材料5----开学第一课
2021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节目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叉一个真学动人的故事。行写了一幅可歌可注的百年画卷:从坚持真理、坚中理想的李大制、毛泽东、陈望道到不怕牺出,买用千争的平命烈士方志敏、正蒂格。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热点材料6----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有促进法》。该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新规在过去的保护体系基础上,准确定位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指引了家庭教育方向,进一步完善了制度、细化了各方的责任,从而为未成年人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这意味着“中国父母进人依法带娃时代”。
●●热点材料7----汇聚积极力量,建设网络文明
2021年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旨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生态、滋养网络空间,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热点材料8----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2022年3月2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大会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深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反拐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迅速组织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链接理论知识
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全社会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
(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3)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4)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3、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4、如何对待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我们要坚定维护和改进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5、.如何预防犯罪(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1)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2)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6.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地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7、 法治与自由有何联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中考零距离
一、 单项选择题
<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广泛开展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化秀志愿者等典型案例和事述网上宣传活动。此举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旨在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给予社会成员自我完善的力量③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文化强国④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深化公众账号、直播带货、知识问答等领域不文明问题治理( )
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必然要求②是对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的贯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引导 公民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净化网络环境④是解决社会 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扫黄打非”部门合力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加强部署安排,推进“饭圈”乱象整治,大力清查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坚决打击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和信息。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D.学校保护
答案提示
材料题一:
“双减”工作全面启动2021 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意见明确,教育部等19个部门组成“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双减”政策出台、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中强调,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1)请你从责任角度分析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原因。
(2)请你就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拟写- -份倡议书。(只写要点)
答案
选择题 1.D 2.A 3.B
材料题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的问题。
(3)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
)我 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5)国家给予青少年特殊保护,为青少年的教育发展营造健康良好的氛围
材料题二:
(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情,来自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网络平台等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风尚,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2)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自觉履行责任,弘扬良好道德风尚,净化网络环境,争做网络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维护者;提高文明素养,规范网络行为,争做新时代好网民、好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增强防范意识,抵制不良倾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