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蜜蜂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蜜蜂 课件(共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蜜 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
新课导入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 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
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巨著《昆虫记》
走近作者
昆虫记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等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等等内容。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知识锦囊
1. 轻声朗读课文,把要求认读的字词圈画出
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思考: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

gài
( 大概 )
( 概括 )


( 阻止 )
( 阻碍 )


( 测试 )
( 猜测 )

kuò
( 包括 )
( 概括 )


( 错误 )
( 失误 )


( 叛逆 )
( 逆风 )
生字认读


( 路途 )
( 旅途 )


( 陌生 )
( 陌路 )

chāo
( 超过 )
( 超越 )
生字认读
尽管
尽力
尽( )管完成这项工作非常困难,但是我们也要尽( )力而为。
jǐn
jìn

jǐn( )
jìn( )
书写指导

上下结构
14画
蜜蜂
甜言蜜语
书写指导:“宀”起笔要高;中间的“必”不要少写点,“虫”宜扁。

左右结构
13画
蜂蜜
蜂拥而至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虫”末横变提;“丰”三横间距均匀。

左中右结构
16画
辨认
明辨是非
书写指导:左部的“辛”竖改为撇;右部的“辛”竖为悬针竖。

左右结构
7画
阻止
畅通无阻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横画间距均匀。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13画
跨越
移山跨海
书写指导:整体左窄右宽,右部“夸”最后一笔向右微倾,稳住重心。

左右结构
9画
括号
包括
书写指导:整体左窄右宽。右部“舌”上横宜长,起笔在横中线上。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11画
检查
检阅
书写指导:整体左窄右宽,右上部撇、捺伸展盖下,底横拉长托上。

上下结构
9画
调查
查漏补缺
书写指导:上下大小接近。“木”的撇、捺舒展,“日”略扁。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12画
确实
准确无误
书写指导:左边的“石”略窄,右部的“角”上小下大,“用”不要写得太宽。

左右结构
9画
错误
误入歧途
书写指导:整体左窄右宽。“口”不宜过大,“天”托住“口”。
书写指导

半包围结构
10画
旅途
半途而废
书写指导:“余”不宜过大,结构要紧凑。“辶”的捺平展,托住上面的“余”。

左右结构
8画
陌生
形同陌路
书写指导:左部窄且长;右部稍宽,“百”的横略长。
词语解释
【辨认】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
【迷失】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阻力】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本能】指本身固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
【超常】意思是超过寻常;超出一般。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来猜想和判断不知道的。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就做了个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发现蜜蜂辨认方向靠的是一种本能。
整体感知
课文叙述的顺序: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听说……我想做个实验。)
(捉蜜蜂—做记号—走四公里—放蜜蜂……)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②~⑦

课文解读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一词说明了这个说法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法布尔做实验的目的,又体现了他求实的科学态度。
合作探究
法布尔要做的实验是什么?
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实验。
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
法布尔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说法,要亲自去验证。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法布尔身上怎样的精神品质?
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作风。
合作探究
自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想一想:这项实验是分哪几步完成的?试着有条理地把实验过程讲给同桌听。
课文解读
①捉蜜蜂——做记号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读了这一部分文段后你有什么疑问呢?
把蜜蜂放在纸袋里是为了——
让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是为了——
带着蜜蜂走四公里路是为了——
在蜜蜂身上做记号是为了——
让蜜蜂不明方向。
准确记录实验结果
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与其他蜜蜂进行区分。
合作探究
②放蜜蜂——测能力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法布尔在放飞了蜜蜂之后,他观察到了什么?又是怎么想的?
课文解读
观察 思考 你的感受
向四面飞散
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法布尔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刮起了狂风
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飞得很低
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③检查蜂窝,记录结果
课文解读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初步证实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放飞二十只左右,飞回十五只
进一步证实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两点四十分
观察时间长
搜集数据充分
傍晚时
第二天
飞回两只蜜蜂
飞回三只蜜蜂
一共飞回十五只蜜蜂
有耐心
讲实证
④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课文解读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法布尔的假设得到验证,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他已完全信服这个观点。
合作探究
捉蜜蜂、放纸袋、走四公里外、做记号、放蜜蜂。
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根据所学内容,将下列示意图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语言特点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可以去掉吗?
不能去掉,“大概”是“大约”的意思,表示这是作者的猜测,如果去掉,意思就发生改变,变成肯定意思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自主探究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用词准确的词,请你圈出来。 并说一说这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将近、大约”等表示不确定的词,使表达更精准,也体现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至少、准确无误”反映法布尔在实验目的达到后的信服、释怀的心理。
实验目的:蜜蜂能否辨认方向
实验过程
捉蜜蜂,做记号
放蜜蜂,测能力
实验结论: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善于思考
严谨求实
蜜蜂
看蜂窝,解疑问
仔细
观察
结构导图
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