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1-5)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1-5)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黄麓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认识鸟类与蚕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两课:第1课《与鸟交朋友》,第2课《识蚕养蚕》。
第1课 与鸟交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鸟的样子、叫声、生活习性以及鸟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鸟的意识。
2、通过网络、图书、咨询等途径了解鸟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与鸟交朋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护鸟实践探究,增强学生护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及爱鸟的习惯和能力。
课前准备:去动物园调查和了解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鸟儿
1、 出示群鸟图:灰喜鹊、画眉、麻雀、鹦鹉、老鹰等等
2、 这些鸟儿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谁来向同学们做一做介绍。
3、 学生自主选择介绍。
4、 教师质疑:你们还知道哪些鸟?
5、 学生补充介绍。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很好。鸟儿很可爱,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是,还有很多关于鸟的知识我们是不了解的。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探究探究。
活动二、了解鸟儿
1、 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很多有关鸟的知识,为了使大家的知识更加丰富,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 班级交流。
4、 游戏:猜一猜
(1) 几位学生表演鸟的叫声,其他同学听,猜一猜分别是什么鸟。
(2) 几位同学表演鸟的飞行,其他的同学看,猜一猜是什么鸟。
(3) 同学即兴表演鸟的其他特征,同学猜一猜是什么鸟。
教师小结:刚才的活动,让我们对鸟儿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惊奇的发现:不同的鸟儿的叫声、飞行姿势、栖息场所、生活环境、吃的食物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
活动三、认识鸟与人类的关系
1、 出示啄木鸟为树木除害虫、游人观赏孔雀开屏等画面。
2、 鸟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3、 小组交流
4、 班级交流
5、 出示鸟与人类的几种关系
(1) 农林益鸟:啄木鸟保护树木、猫头鹰捕田鼠
(2) 人类帮手:鸽子送信、鸵鸟放牧
(3) 观赏作用:孔雀的美丽、会说话的鹦鹉
(4) 仿生学作用:小鸟与飞机的设计、啄木鸟与防震头盔的设计
6、 观看资料,说感受:
一只山雀每天可以啄食松毛虫1824条,一只灰喜鹊一天能吃掉松毛虫30到60条,一只猫头鹰一年可以灭田鼠1000只,一对燕子整个夏天可捕食150到200多万只苍蝇、蚊子和蚜虫。
活动四、探究鸟儿生存受到的危害
1、 播放资料:一群人正在森林里捕鸟。
2、 说说你知道的一些关于鸟受到威胁或鸟类生活环境受到破坏的事例。
3、 情境表演:几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鸟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集市上出售、孩子们捉鸟、栖息地受到破坏、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等等。
4、 看了刚才的表演,你想说什么?
5、 生自由发表看法。
第五课时、护鸟在行动
1、 鸟是人类朋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呢?课前各小组同学都做了认真的准备,下面就请你们把自己的“护鸟金点子”展示出来吧。
2、 各小组汇报展示。选出优胜小组。
3、 总结
鸟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消灭害虫,保护农作物,维持生态平衡。它们以优美的形态、鲜艳的色彩、千回百转的鸣声、天真活泼的神态点缀着大自然。保护鸟儿就是保护大自然,保护鸟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携手,为鸟儿,也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美好的环境。
4、 拓展活动
1 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鸟对人类的好处,号召大家都来保护鸟。
2 在班级出一期板报,进行爱鸟知识宣传。
3 收集与鸟儿有关的成语、诗歌、故事、歌曲等,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 识蚕养蚕
活动目标:
  1、了解蚕一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了解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
  2、能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蚕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3、 能很好的饲养小动物,珍爱生命,体会对小动物的关爱;了解各种动物的一生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
一盒蚕、桑叶、相机、电脑、蚕茧、其他资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课件展示丝绸制品图片,问:同学们,这些丝绸制品漂亮吗?(漂亮。)同学们知道这些丝绸是怎么来的吗?(是蚕吐的丝。)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有一些蚕茧,这些蚕茧有的雪白、有的金黄,非常漂亮,这是上学年的同学养的蚕结的茧。同学们也想养蚕吗?(想!)好!这一段时间,咱们科学课程主要的探究活动就是养蚕。同学们要精心照顾好蚕宝宝,并认真的观察它们的一生变化哦!
  二、新课教学:
  (一)养蚕指导:
  为了让同学们顺利的照顾好蚕宝宝,请同学们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养蚕。
  (一边展示课件,一边讲述。)
  1.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蚕吃了生水会拉肚子而死的。
  2.要注意盖好蚕盒,放在安全的地方,使其不爬出并避免老鼠、蚂蚁等动物伤害,但要在盒子上开出气孔。
  3.每日清洁养蚕的盒子;(连桑叶将蚕从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清洁盒子。)
  4.没到五龄颜色就变黄,且拉水的蚕是病蚕,一定要隔离。
  5.蚕长大了,盒子住不下了,请给它们换大的盒子。
  6.五龄蚕的身体会变橙黄色,半透明,会排出体内的水分,并不再进食。这时请将它放进蚕架中,让其吐丝结茧。可以自己制作3厘米见方的小纸盒当做蚕架。
  7.蚕蛾破茧而出后,请把它们放进一个较大的盒子中,让它们交尾、产卵。
  (二)蚕架的制作:
  (老师展示幻灯片:蚕架的制作)
  1.老师讲述蚕架的制作方法: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卡纸。按照幻灯片上的图片画一个图形。也可以自己设计图形。目的是这个图形能折成一个立方体。然后把这个图形剪下来。用双面胶固定。一个蚕架就制作成功了。
  (老师拿出一张卡纸,指导学生制作。)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蚕架。
  (三)观看视频:
  学生观看《蚕宝宝的一生》视频,提前了解蚕的一些知识,以便在养蚕的时候能有目的的观察。
  同学们,蚕宝宝就交给你们了。同学们要好好照顾蚕宝宝,同时一定要及时的观察记录哦!我们来看一下,有哪些要观察记录的问题。
  1.蚕幼虫体长变化
  2.观察蚕的幼虫:比较蚁蚕和五龄蚕的相同与不同。
  3.蚕茧里有什么?
  4.观察蚕蛾的外形;
  5.观察蚕卵;
  6.蚕卵是怎样孵化的;
教师总结:蚕的`一生有4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每个阶段显著的特点是:蚕卵呈椭圆形,外面包有壳;幼虫是一条一条的,有8对足;蚕蛹被包裹在椭圆形的蚕茧里;蚕蛾有两对翅、三对足、一对触角。
教师介绍蚕的价值:蚕丝可做蚕丝被,蚕丝被具有防蟥、抗菌、抗过敏及亲肤的特性;蚕沙可做蚕沙枕,蚕沙有性温、味甘辛,燥湿祛风、健脑益智、安神降压、调理睡眠 ,蚕沙也可入药,祛风湿;蚕蜕的皮可入药;蚕蛹可食用,蛋白质含量极高。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蚕幼虫生长的规律和蚕一生的生长阶段。知道了幼虫要脱四次皮才能吐丝结茧。蚕一生包括4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和感想吧? 各种动物的一生都各有不同,各种不同的动物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而且都有存在的价值。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劳动与感恩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两课:第3课《劳动创造幸福》,第4课《感恩父母》。
第3课 劳动创造幸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
教学准备:
观察家长或其他劳动者一天的劳动情况。
教学方法:
小组内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又是艰苦的,辛劳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谈谈劳动。
二、策划
1、恳谈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邀请的时间、地点、请谁的家长做典型介绍、确定准备展示哪些生活中的劳动图片、照片等等。
三、行动
1、向家长发邀请函。
2、回家后观察父母忙碌的一天,做记录
3、统计一年来家庭的劳动成果,从中感受劳动的报偿。
四、恳谈会
1、与家长沟通,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看法。
2、听取家长的建议。
五、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
六、展示我们有关“劳动”的图片,
欣赏这些劳动场面的图片,大家说一说,议一议。
七、总结本课
同学们,因为劳动,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因为劳动,我们变得更加热情和健康。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美好的世界。相信你的劳动生活无论过程是多么苦涩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八、拓展练习
1、继续关于劳动方面的调查。
2、完成一份关于劳动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第4课 感恩父母
教学目标:
1、重温父母厚爱,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培养责任感。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深入生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在创造的能力。
3、通过课堂展示,培养合作意识,在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成就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感恩父母的故事、名言、诗歌、短剧等,并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在加工。
教师准备:上网搜集图片、音乐等资料制作课件,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旋律,你的心灵深处是否有某种触动,生活中需要我们感谢的人很多很多,我们首先要感激的是我们的父母,今天我们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进父母,学会感恩。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读学习目标。
二、欣赏图片,重温厚爱
师:(播放多媒体图片)母爱如水,细腻悠长,父爱如山,厚重深沉,观看图片,用母爱是什么,给了我什么;父爱是什么,给了我什么的句式谈感受。
学生观看图片,在校组内交流感受,然后在班内展示交流结果。
师:总结,是啊,母爱就是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温柔的抚摸,却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父爱就是一个默默的眼神,一个淡淡的微笑,却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
三、展示学习成果,体验父母恩情
师:羊有跪乳之意,鸦有反哺之恩。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下面我们就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
多媒体出示展示要求(温馨提示)和评价标准。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评价,然后再从大组内推选出最优秀作品在班内展示。
师巡回指导。
学生准备在班内展示的作品。
师“父母把我们养育长大,无怨无悔,但是我们却从未有恰当的机会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灵的窗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激。
第一组:四个女生朗诵诗歌《感恩父母》。
先由第一大组的一名学生作自我评价,指出本组展示作品的优点的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由班长和课代表作出评价。
第二组:两个男生表演相声。(评价略)
第三组:三个学生表演故事剧《感恩的心》。(评价略)
第四组:三个女生配乐朗诵诗歌《漂浮的云》。(评价略)
第五组:三个学生表演相声《望子成龙》。(评价略)
第六组:演唱歌曲《爸爸妈妈》。(评价略)
学生表演都很投入,班长课代表评价恰到好处,其他学生也参与了评价,课堂气氛活跃。
师:看了大家的精彩展示,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我替你们的父母有你们这样优秀的儿女感到欣慰,感到自豪,替他们对大家表示感谢。
四、谈收获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制定计划,指导行动
师:面对父母无私的爱,再华美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的,作为儿女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父母,具体说说你打算怎样回报父母呢?
多媒体出示故事:《小女孩为何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学生读故事,从故事中体会到,感恩要从平凡的事情做起。
学生谈感恩打算,出示图片,启发学生从小事做起,随时感恩,并制定感恩计划,用计划督促行动,是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师:播放歌曲《我的父亲和母亲》最后祝愿天下父母永远安康长寿,愿天下儿女永远知恩图报。
第三单元 编织与结艺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两课:第5课《趣味小编织》,第6课《结艺小作坊》。
第5课 趣味小编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各种手工艺品,引发学生动手兴趣。
2、进一步训练学生练习编织的技能。
3、欣赏学生自己的手工艺品,让学生感受艺术美,增强自信。
教学准备:
各色纸带、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编织是人类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有竹编、藤编、草编等,生活中常见的席子、靠垫、篮子等都是编织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编织,从中体会无穷的乐趣
二、活动教学
活动一:纸带穿编
最简单的纸带编织是平纹编织和斜纹编织,横条与竖条按一定规律互相连续挑上、压下,构成了美丽的花纹。
1、在底版上刻出一些平行的线条;
2、将彩纸均匀地裁成一些纸条;
3、将纸条穿插到底板中。
活动二:编织纸盒
准备好小纸条,试着按照图示编织一个小纸盒。
方法提示
1.将白纸裁成宽度适中的小纸条。
2将四边的纸条向上折起,以穿插的方式编出盒子的四面。
3.多余的纸条折向盒内,并黏合。
活动三:编织筐子
用编织带试着编一小筐子
1 将编织带纵向横向交错编织,编织出筐子的底。
2 竖起侧面的编织带,再另加一根编织带向上交错编织直至沿口。
3 将多余的编织带向内折入。
三、展示小天地:
举办一次展示会,展示同学们编织的小物品。
板书设计
             
第1课 与鸟交朋友
1、认识了解鸟儿
2、认识鸟与人类的关系
3、保护鸟
第2课 识蚕养蚕
1、认识蚕宝宝的一生
2、给蚕安个家
3、蚕的价值
第3课 劳动创造幸福
1、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劳动者创造幸福生活
3、积极主动参与劳动
第5课 趣味小编织
1、纸带穿编
2、编织纸盒
3、编织筐子
第 1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