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八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热点1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同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劳动,一边询问孩子们学习生活情况,叮嘱他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忽视“劳”的作用,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成长为党和人民需要的有用之才。◆植树间隙,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场的干部群众强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始终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植绿护绿、关爱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弘扬塞罕坝精神,继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让锦绣河山造福人民。1.(体现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土绿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原因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为什么要叮嘱孩子们不能忽视“劳”的作用,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2)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3)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辉煌。(4)劳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和坚强意志。3.(意义类)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同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2)有利于让全民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3)有利于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4)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5)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6)有利于为青少年树立榜样,养成亲社会行为。(7)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植绿护绿、关爱自然的传统美德。4.(做法类)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作出哪些努力?(1)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关注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积极拥护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战略。(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积极做保护资源、环境的宣传者、实践者。(3)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5.(开放性)植绿护绿,人人有责,请你拟写两条标语。①每人植下一株苗,空气清新环境美;②绿色的草,绿色的家,永远的绿色靠大家;③植一棵树,洒一片生命之色等。热点新题对接1.我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推动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些举措的实施 ( )A.能够彻底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建设美丽中国B.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绿色发展C.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表现D.充分说明保护好生态环境就一定能促进经济发展1.B2.《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系统保护的基本原则,提高渔政执法监管能力、通过统筹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这 ( )①表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要求我们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的红线③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④说明国家用严格制度维护生态安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D3.《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更加美好。 这要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 ( )①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②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禁止开发利用资源④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B4.2022年3月11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全国完成造林360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06.67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44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2万平方公里。这表明 ( )①人类可以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②我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④我国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D热点2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材料: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2022年1月19日,在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中国自1992年加入公约以来,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不断增强湿地功能,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率达52.65%。强化湿地保护法治化建设,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先后出台湿地保护法规,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同时,深化履约合作,深度参与公约事务和规则制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列举类)请你列举两个我国的国际重要湿地。①四川长沙贡玛自然国家级保护区;②江西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③黑龙江扎龙国际重要湿地;④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⑤云南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⑥海南东寨港国际重要湿地等。2.(原因类)我国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不断增强湿地功能的原因有哪些?(1)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2)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4)能够保障国土安全、物种安全和气候安全等。3.(原因类)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谈谈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必要性。(1)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3)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4)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4.(做法类)为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我国采取了哪些举措?(1)建立湿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2)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提升湿地管理能力。(3)不断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依法保护、修复和治理湿地。(4)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5)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为全球湿地生态修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5.(开放性)为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珍爱湿地的良好氛围,请你撰写两条公益广告。①珍爱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与湿地握手,和生态拥抱;③保护绿色湿地,构筑生态文明;④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等。【热点新题对接】1.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我国将具有国际保护意义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使得许多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行为与此理念不一致的是 ( )A.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湿地 B.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工农业生产C.保护生物多样性,打击非法捕杀行为 D.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大面积开发湿地1.D2.国家林草局要求,验收通过的国家湿地公园要继续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 ( )①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②是因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③表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已经实现④要求我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2.D热点3 《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材料:《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聚焦重点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坚持保护优先、系统修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协调推进。1.(说明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说明了什么?(1)我国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措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3)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我国采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5)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等。2.(原因类)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1)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临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3.(意义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2)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3)有利于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做法类)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能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做些什么?(1)向周围的人宣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性。(2)积极行使监督权,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3)增强爱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4)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等。【热点新题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水平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11省市372个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下列做法符合节水型社会标准要求的是 ( )①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浇地 ②接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③洗少量衣物时用洗衣机洗 ④限制居民用水来节约用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A热点4 共建生态文明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峰会 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摘录1: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摘录2: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古人讲,“以实则治”。中方期待各方强化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材料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并就开展国际合作和加强政策保障作出相应部署。1.(体现类)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体现了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说明类)中方期待各方强化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说明了什么?(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3)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3.(原因类)结合材料,请你谈谈我国为什么要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3)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做法类)广大青少年应如何为“碳达峰十大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1)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 弃物的文明习惯。(2)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 大容量包装产品。(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4)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5)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等。【热点新题对接】1.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强调中方期待各方强化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习近平主席提出这一主张这是因为 (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②中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坚定领导者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C2.2021 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这 ( )①是因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②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③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要求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C3.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为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在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工作中我们应 ( )①实现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②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走自主创新道路④贯彻协调、绿色的新发展理念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D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5年来,中国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01处。湿地保护的面积不断扩大,湿地保护率达到了50%以上。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2021年10月19日,湿地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专门为湿地保护立法。材料二:2022年11月21—29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在湖北武汉举办,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此次会议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我国采取这一系列举措有什么意义?4.(1)①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有利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等。(2)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你对在湿地公园游玩的游客说一些注意事项。(2)①保护野生动物,爱护湿地植物;②遵守公园规则,注意自身安全;③讲究文明,不乱扔垃圾,保护湿地环境;④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要惊扰野生动物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