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学案: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学案: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七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热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材料: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
摘录1: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摘录2:青年是科技发展的希望所在。要用心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人才,坚决摒弃重资历轻能力、重显绩轻潜力等不合理做法,倡导良好学风、崇尚真才实学,促进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摘录3: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珍惜荣誉、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说明类)我国举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说明了什么?
(1)我国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我国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3)我国尊重科技工作者,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2.(原因类)请谈谈我国为什么要“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3.(原因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提到“青年是科技发展的希望所在”的原因是什么?
(1)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努力奋斗。
4.(做法类)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更大进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该怎么做?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2)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3)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4)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热点新题对接】
1.据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 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 908.15亿元,比上年的40 046.55亿元增长7.15%,占GDP比例为4.22%。这说明 ( )
A.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我国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中心工作
C.教育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D.我国已经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大国
1.A
2.《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专利活动最活跃的国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以受理150万件专利申请居全球首位,比位居第二的美国受理申请量多2.5倍,紧随其后的是日本、韩国及欧盟。这得益于我国 ( )
①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 ②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③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D
3.2021年10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因为 ( )
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②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③目前,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④科技创新是解决社会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A
4.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点火升空,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这说明 ( )
A.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实干精神
C.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D.我国的国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4.C
5.材料一: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
材料二: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节粮减损,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加强各环节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同时,加大投入,持续创新,提高农机机械性能和质量,提升粮食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水平。通过强化创新驱动,促进节粮减损工作从“软要求”向“硬支撑”转变。
(1)请你从创新与生活的关系角度谈谈,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节粮减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5.(1)①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②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③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拒绝食品浪费,人人有责。为此,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2)①在家中,按照日常生活实际需要采购、储存和制作食品,杜绝挑食和浪费;②外岀就餐时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用餐需求适量点餐、合理用餐;③在学校,要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④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自觉节约粮食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