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放飞想象的翅膀单元 展开想象的翅膀 单元课时 第 课主题 《放飞想象的翅膀》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背景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已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能够运用概念、推理、判断进行思考,而且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丰富积累及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富有更多的创造成分,想象力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目的性和现实性。因此,本节课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训练,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性认识活动中认识想象,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提高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想象的魅力。 2、让学生认识想象在创造活动中的重要性。 3、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想象的技巧进行创造性想象,培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评价设计 通过课后“想想画画”作业布置,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课堂中学习到的想象力方法,并通过交流分享,进行互评,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力创造的兴趣和动力学与教活动设计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是谁发明的吗?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为什么能发明飞机呢?请听下面的故事。 2、故事讲述: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一对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一次,两人在大树底下玩,抬头一看,只见一轮明月挂在树梢。于是,两人就产生了爬到树上摘月亮的“奇想”。结果,不但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刮破了。他们的爸爸见此情景,耐心地诱导说:“月亮那么高,怎么可能在树上摘到它呢?”两个人看见空中的大鸟,又产生了神奇的想象,要骑上大鸟到天空中去摘月亮。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俩将这种虚幻的想象逐渐地转变为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从此,两个孩子废寝忘食,矢志以攻。1903年,他们根据风筝和鸟的飞行原理,成功地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用内燃机做动力的飞机。12月17日,这架命名为“飞行者号”的飞机虽然在空中飞行了12秒钟,距离只有37米,可是,它却是第一次将人载入了天空,使人终于给自己插上了“翅膀”。 经过几年的改进,在巴黎举行的一次飞机表演中,莱特兄弟的飞机竟飞行了2小时20分30秒,从而赢得世界各国的赞扬,为人类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学生讨论:莱特兄弟为什么能发明飞机? 4、教师小结: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充满神奇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能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能从真正的自然界里创造出另一个抽象的自然界。 5、过渡:既然想象力对我们的创造活动是如此之重要,我们应如何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呢? 二、策略指导: 发展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能力,需要借助类比、粘合、联想、夸张等方法。 1、类比法。 ①故事讲述:传说木匠祖师爷鲁班一次上山,不小心被锋利的茅草划伤。他仔细一看,原来茅草边缘有许多细的小齿,他由此通过类比,发明了锯子。 ②教师提供一些日常所见事物,让学生通过它伙类比想象。 鱼—— 鸟—— 晴蜒—— 青蛙—— 2、粘合法。 ①讲述: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事物的属性或部分粘俣在一起,从而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如童话作品中的美人鱼,坦克+船=水陆两用坦克等等。 ②学生开展“粘合想象”对抗赛。 3、夸张法。 ①查找使用夸张手法的诗词、文句。 ②模仿夸张手法对常见事物进行夸张描述,看谁的夸张手法大胆新疑。 4、教师小结 三、反思体验: 1、想象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课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对你有效吗?我们不妨来做个“想想画画”的拼图练习。 2、总结:每个人大脑的想象力都有相当大的潜力值得挖掘,我们应当学会多观察、勤学习、多动脑,尽可能发掘自己的想象力,为智力的腾飞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备注或反思) 教后反思: 1、情境导入环节通过莱特兄弟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了想象力的意义和作用,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力创造的热情。 2、虽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思维的目的性和现实性也在加强,但是想象思维的方法和策略比较欠缺,调节和控制思维的能力还不够,所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策略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方法指导方面应该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扩展思维的广度和宽度。备注页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