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也能创造单元 勤于动脑 单元 课时 第4课主题 《我也能创造》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背景分析 人的创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创造氛围,可以促使创造人才成群出现,为此,学校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正确认识并正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是必须改变历来偏重于传授知识的培养目标,把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上来。五年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和能动性在不断提高,如果给予恰当指导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本节课将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创造力培养的意义,从身边事物的小创造做起,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动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能力。 4、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切合实际的“金点子计划表”。评价设计 1、指导学生通过制定“金点子计划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金点子”小制作的展示和分享进行互评,激发学生乐于动手的兴趣。学与教活动设计 一、智力大比拼 1、我们首先来一次智力大比拼,做两节“健脑操”吧,看谁最爱动脑筋。 一个盒子里有六个梨,要把它分给六位同学,使每人得到一个梨,但纸盒里还必须留下一个梨。你看如何分? 2、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3、小结:是啊,打破常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那在你眼中,创造是什么? 4、瞧,其实我们也能创造!(板书:我也能创造) 二、创造的意义 1、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播放课件,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 3、活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创造”知识抢答赛。 4、教师小结。 三、创造在身边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发明创造图片,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发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结:其实,创造并不只是那些绝顶聪明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不管是小学生,还是普通工人、家庭妇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 四、我也能创造 1、创造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课件出示)。 2、讲讲自己同龄人或自己身边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3、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发明源于生活,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创造。大发明是创造,小发明也是创造。注意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坚持不懈,我们也能创造。 5、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我也能创造!”(师生一齐) 五、指导实践,拓展活动 试着从家务劳动中发现创造的机会,并将“我的新点子”记下来。 我的新点子 名称 用途 例如:挂盆器 方便、安全地挂各式各样的盆 给油瓶戴“围巾” 油瓶用完后,油再不会沿瓶子外壁流下来 六、实践活动 最后给大家布置个实践活动,下课后讲你的新点子制作出来。 (备注或反思) 教后反思: 1、“智力大比拼”环节,通过脑力思考活动,引导学生开动脑际,激发学习兴趣,并认识到只要打破思维定势,勤于思考,我们也能创造。 2、知识抢答环节,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了解到发明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3、“创造就在我身边”环节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创造是可以从身边的发现和探索开始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4、实践拓展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细心留意生活、勤于动手、乐于思考的习惯。备注页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