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4.1 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仁爱版八年级上册4.1 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1 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2.了解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发展对策及发展方向,理解走科技强农路线的重要性。
3.运用资料简单分析各地饮食文化与农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说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2.了解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发展对策及发展方向,理解走科技强农路线的重要性。
难点:1.说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2.了解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发展对策及发展方向,理解走科技强农路线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视频和例子,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什么是因地制宜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什么是因地制宜?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合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就是因地制宜。
2.展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示意图。
(二)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 农业生产的布局,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对农业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小组讨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
2. 农业生产的布局,受哪些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交通、劳动力、市场、科技、政策……
3.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正例。
桑基鱼塘
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反例。
过度放牧
6.学以致用:他们应该怎么做?说出你的理由。
小组讨论并回答。
【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与科技创新】
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
1.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技术不高、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2.针对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请你和小组讨论:谈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问题或者缓解矛盾?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3.提出问题:谁来养活中国?怎么养活中国?
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人,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用先进的科技发展农业,来实现中国人民吃饱饭,实现农业梦。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以及怎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谈了中国如何养活中国,我们要走科技强农之路,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中,重难点不多,但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