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多种多样(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在地形图上能找出不同走向的山脉。2.运用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3.分析不同地形类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4.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点,并分析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5.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1.多种多样的地形及主要地形区的记忆。2.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点和山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难点:1.分析我国多样的地形特点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2.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点和山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结合地图回顾一下这个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依次是什么?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依次是什么?想一想,我国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们接着了解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由此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多种多样的地形】地形特征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同学们回想一下什么是地形,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的总称,它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2.读图2-1-2“中国地形”,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学生回答完展示中国有的五种地形的图片)3.由此得出什么结论?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复杂多样。(二)地形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提问:提到地形,我们自然地就想到了山地和山脉。什么是山脉?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这样的山地就叫做山脉。2.读图2-1-4“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那么,山脉走向是怎么回事呢?我国又有哪些不同走向的山脉呢?3.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说一说我国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各有哪些?哪些山脉还是省区界线?(归类整理)将课本表2-1-1“中国的主要山脉”补充完整。山脉如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纵横交织在祖国大地上,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4.读图2-1-2“中国地形”,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我国四大高原依次为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北部的内蒙古高原、中部的黄土高原和南部的云贵高原;四大盆地依次为新疆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北侧的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和横断山脉以东的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依次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5.总结:请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在下表中。【面积广大的山区】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观察: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比例是多少?33%。2. 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的面积比例之和是多少?69%。3.由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由上图可知,山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如果按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是一个多山的国家。4. 小辩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们将全班分为两大组,分别问考察组和开发组,其中考察组:山区劣势多;开发组:山区优势大,两大组寻找相关的论证,并总结成下表:我国山区有利条件(优势) 不利条件(劣势)地形复杂多样,便于发展多种经营 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 中草药和动物资源丰富 高山草地可以放牧 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地面崎岖,交通不便 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植被受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坡度大,不宜耕种农作物 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5.提问: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同学们讨论一下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A组学生(开发保护山区的措施) B组学生(开发保护山区注意问题)①地形复杂,利于大力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②森林、矿产资源丰富,便于发展林业、采矿业 ③中草药丰富,可大力发展中草药加工业 ④动物资源丰富,可发展旅游业 ⑤利用高山草地,可以发展牲畜养殖业 ⑥可利用山区急流建设小型水电站发电 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山区资源外运,要努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②容易发生自然灾害,要预防和避免自然灾难发生 ③水土流失严重,要注意保护山区地面植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首先明白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搞清了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及其两侧的主要地形区。也明白了我国地形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懂得了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阻碍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做到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中,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需要学生能够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