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会自律单元 我能管住自己 单元 课时 第 课主题 《学会自律》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背景分析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系统化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儿童出现协调的外部和内部动机的标志。自觉纪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纪律要求,是在儿童对于纪律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而不是依靠外界的强制要求。小学儿童违反和缺乏自觉纪律的现象是存在的,这既存在年龄差异,也存在个性差异,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纪律习惯的养成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在逐步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因此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引,学会自我约束。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要认真对待和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2、让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和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律好习惯。评价设计 让学生通过运用“我能改”评价卡学会用想一想、写一写、做一做来反思、调节、矫治自身的问题行为,最终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学与教活动设计 第一步:激趣导入。 1、教师:叙述《琢木鸟医生》的故事。 2、思考回答:(1)琢木鸟医生做得怎样? (2)树爷爷的病最后怎样? 3、小 结:(1)紧扣学生认识:认真诊断 恢复健康 (2)导入课题 第二步:学会诊断。 1、创设情境一:王明同学在校内乱扔废纸。 2、暗示法: 现在你是琢木鸟医生,请按“我能改”星卡给王明同学诊治。 3、正确引导、明辨是非。 A、师生对卡中:自我诊断、治疗方法、你的榜样、请谁帮助,进行交流理解。 B、自我认识:假如…就会… 明理 C、行为矫正:自觉做好事。 4、小结:我们学会了认识自我 ,懂得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性,明白了一个道理。平时里应向榜样同学学习,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彻底改掉坏习惯。 第三步、自我诊断 。 1、暗示:自己就是琢木鸟医生,根据“我能改”星卡给自己某一错误进行诊治。 2、学生表述,他人评价、赞赏。 第四步:课外延伸。 请用“我能改”星卡主动帮助一位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改正坏毛病,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备注或反思) 教后反思: 1、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激趣导入”环节要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通过老师轻松地讲述,让学生放松身心,拉近了情感,利于交谈。 2、在“学会诊断”环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设计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学生易接受。 3、设计 “我能改”星卡,有针对性地让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带着自信,用想一想、写一写、做一做来反思、控制、调节、矫治自身的问题行为,让学生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勇敢地面对自已,最终达到自律。比起只是批评的教育方法要好得多。备注页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