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众多的人口【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2.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原因及人口地理分界线。【教学重难点】重点:1.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2.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原因及人口地理分界线。难点:1.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原因。【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各个地方、不同场景人从众的图片,看到这几张图片,让学生们思考自己的感受。由此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基数大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中国的人口有多少?排在世界第几位?中国2010年人口数据为13.4亿人,排在世界第一位。2.计算中国人口分别是世界国土面积排名前四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其他国家人口的多少倍?中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4倍,是加拿大的39.4倍,是美国的4.4倍。3.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为14.1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二)人口增长快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利用我国人口数量变化表,绘制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并说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2.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为何如此快?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原因。3.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口增速怎么变化?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口增速逐渐变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过快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分布】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思考:我国人口是否分布均匀?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2.人口分布哪里疏?哪里密?展示人口分布图,据图分析。说到人口分布疏密的不同,就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在胡焕庸线以东,面积占43%,人口占94%;胡焕庸线以东,面积占57%,人口占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口东多稀少,东密西疏。3.我国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 某地区人口数/该地区面积,我国平均人口密度139人/平方千米(2010年),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倍多。4.展示中国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小组讨论:据图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试从自然原因(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源等),人为原因(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考虑】。【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结合教材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下面探究活动。1.探究:中国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组讨论回答。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资源人均占有量少……2.归纳人口增长快、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为经济发展提高充足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劣势: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表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压力、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3. 为了使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国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1971年);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目的: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4.目前,我国人口发展又遇到了新的问题。(1)中国男女比例失衡。(2)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5.新的解决措施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20年5月31日,为积极应对老龄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认识了中国人口的数量、特点以及分布,还有面对不同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探讨了人口过多和过少可能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看图总结的能力。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中,重难点不多,但知识点较多较零碎,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教师能够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