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word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word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普阅读题
1.(2022·安徽安徽·二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为解决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用水问题,天和核心舱安装了国际领先的环控生保尿处理子系统和水处理净化器。尿处理子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将预处理后的尿液进行旋转蒸馏,将收集到的冷凝液输出给水处理子系统进行深度净化处理。添加了预处理剂的尿液,具有强酸性、强腐蚀性的特点,对于系统的机电运动部件长期运行是极大的挑战。研发团队经过对材料、工艺的不断研究,实现了产品的长寿命、高可靠性指标要求。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
(2)对预处理后的尿液进行旋转蒸馏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尿处理子系统的机电运动部件的材料,具有的优异性能是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4)空间站电解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2022·北京·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中国白酒主要是以高粱、小麦等谷物为原料的蒸馏酒。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酒中酒精(乙醇 CH3CH2OH)所占的体积百分比。“53 度 ”就表示在 100 毫升的酒中,有 53 毫升酒精。
白酒有一个重要指标,叫做“口感醇厚”,一般用“粘度”来进行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粘度”取决于液体中分子的种类及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酒精度数与酒粘度呈现出曲线关系,如图 1。
饮入体内的酒精 90% 到达肝脏进行代谢,肝脏就像一个大化工厂,其中有多种渠道帮助酒精变身。酒精变身后产生的乙醛有毒性,能够破坏身体内某些蛋白质,对人体的肝脏和胰脏影响很大。酒精进入身体后,10 分钟就能到达大脑,长久作用对大脑有很大毒害。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生产过程与白酒相似,但酒精度数高,除乙醇外,还含有醚、醛等成分,所以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杀菌消毒。某科研小组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测量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杀灭某病菌所需要时间,实验结果如上图 2 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高粱富含______营养素。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乙醇(CH3CH2OH)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3)乙醇、乙酸都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
B.48 度白酒,是指该白酒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48%
C.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
D.小酌怡情,饮多伤身,切勿酒驾
(5)生活中一般选用 75% 的酒精进行消毒。依据图 2,解释原因______。
3.(2022·贵州遵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新能源页岩气,正在冲击传统能源体系。据报道,我国页岩气储量排名世界第一,合理开采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2016年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实施的安页1井“页岩气”勘探工作获得了重大突破。页岩气是藏身于地下3000多米的页岩层裂缝中的天然气,在此高压环境中,还有部分溶解在少量石油里。目前,开采页岩气时从地表钻井到页岩层,向地下压入大量水和沙,使页岩气所在的地层产生缝隙,因压强降低,页岩气将从其藏匿处逸出。然后这些水和沙被抽回地面,形成返排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在石油中的页岩气逸出的原因是______。
(2)天然气远程输送有LNG船运和管道输送两种方式,LNG船采用﹣163℃低温运输以增大运量,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理是______。
(3)下表为1g页岩气和1g煤炭完全燃烧时的相关数据:
产生CO2的质量 放出的热量
页岩气 2.61g 36kJ
煤炭 3.30g 32kJ
由表可知,与煤炭相比,使用页岩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4)近年页岩气开发技术已较成熟,但其中常混有H2S气体,H2S气体燃烧时生成一种形成酸雨的气体和一种液体。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
(5)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补充,试列举一种生活中主要含有机合成材料的用品______。
4.(2022·甘肃·临洮县教育局二模)目前市场上鸡蛋的价格悬殊,那么鸡蛋到底是不是越贵越好呢?价格偏高的柴鸡蛋和普通鸡蛋,到底哪个营养成分更高呢?
表1不同鸡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平均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维生素A/ug 维生素B2/mg 钙/mg 铁/mg
柴鸡蛋 14.4 6.4 199 0.12 76 1.7
普通鸡蛋 13.3 8.8 234 0.11 56 2.4
蛋壳上的气孔是鸡蛋呼吸和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通道,蛋内水分和CO2通过气孔向外逸出,鸡蛋质量减轻,图1为普通鸡蛋不同存储条件下的失重情况。水煮蛋由于其加工温度相对较低,不仅营养成分保持较好,而且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也很高。在煮鸡蛋加工过程中煮制时间与食用品质的关系如图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
(1)依据图1可知,影响鸡蛋失重率的因素有______。
(2)由图2可知:口感评分与煮制时间的关系是______。
(3)由图2可知:25min内,______(填序号,下同)。A.煮制20min比25min腥味、弹性、色泽均无明显变化
B.煮制15min,口嚼香味、弹性最佳
C.随着煮制时间的增加,细腻度分值降低
(4)结合表1说明:没有必要追求高价鸡蛋原因______。
5.(2022·安徽·南陵县黄塘中学一模)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ClO2的名称是_______。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填字母序号)。
A.84消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
C.氯气
D.过氧乙酸(C2H4O3)
(3)ClO2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4)下列有关ClO2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0℃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常温下,100g水中大约能溶解0.29g ClO2
C.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D.ClO2溶液浓度越小杀菌效果越差
(5)ClO2遇热水生成次氯酸(HClO)和两种气态单质。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ClO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2·湖北·黄石市铁山区第一中学二模)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一般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而相对原子质量大于55的金属。如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大于55,故铁是重金属。重金属约有45种,一般都是属于过渡元素。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从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是指:汞、镉、铅、铬(六价)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5种:铅、汞、铬(六价)、镉、砷。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
(1)人体中一定不能含有重金属元素的观点是否正确? (A正确B不正确);
(2)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含蛋白质的豆浆来解毒。你认为下列物质中可以达到同样目的是(填序号) _____。
A.牛奶 B.果汁
(3)铁粉能除去某些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写出铁粉与含硫酸铜的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重金属铜可以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成分,(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象信息可知,用一氧化碳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最佳反应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以上,不选其他温度的理由是__________。
7.(2022·四川南充·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统称,市场上常见的“瘦肉精”主要是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等三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白色或类似白色的结晶体粉末,无臭、味苦,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或氯仿,不溶于乙醚,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方法不能将其破坏。
瘦肉精”对人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为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手指震颤,足有沉感甚至不能站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脸部潮红,皮肤过敏性红色丘疹。有研究表明,如果长期食用,还会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一般肉色较深、肉质鲜艳,后臀部饱满突出,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条比较软,不能立于案,脂肪层非常薄。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瘦肉精”的常用检测方法如下:
名称 检测费用 检测步骤 检出限 检出时间
液质联用/气质联用 很高 复杂 高,尿液、肉类大约0.5ppb(μg/kg),饲料10ppb 长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 复杂 高,尿液、肉类大约0.5 ppb(μg/kg) 长
酶联免疫试剂盒 便宜 较复杂 高,尿液大约0.lppb(μg/kg) 肉类0.3-0.5ppb,饲料5ppb 较长
胶体金快检卡 便宜 简单 尿液约3ppb,肉类大约lppb(μg/kg)饲料5-10ppb 短
我国2002年农业部公布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明文规定盐酸克仑特罗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克伦特罗具有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
A 白色粉末 B 溶于水和乙醇 C 加热到172℃才能分解
(2)“瘦肉精”的常用检测方法中,适用于农贸市场的是___________。
(3)通过肉眼观察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猪肉中含有“瘦肉精”。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___________。A.烹调可以除去猪肉中所含的“瘦肉精”
B.畜牧养殖业可以少量添加盐酸克仑特罗
C.长期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D.加强食品安全检测
8.(2022·安徽合肥·二模)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泡菜是一种传统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富含乳酸菌活菌和乳酸,对人们的健康有益,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泡菜时不用塑料桶盛放,一般放在陶土泡菜坛中密封腌制,腌制泡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钠(NaNO2),亚硝酸钠外观与氯化钠相似,氯化钠熔培点为801℃,亚硝酸钠熔点为271℃,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亚硝酸钠有毒、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因此研究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钠的产生规律,对于泡菜的食品安全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以下是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钠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有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泡菜时一般放在陶土泡菜坛中密封腌制,可阻止水分子向坛外运动。
B.泡菜时,盐加的越多越好
C.氯化钠以Na+和Cl-形式存在于水中。
D.坛口处偶尔可见白色晶体,是因为水分蒸发,氯化钠结晶。
(3)鉴别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物理方法是:______,化学方法是:______。
(4)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钠的变化规律是______,从图中可知,泡菜腌制至少______天再食用相对更安全些。
9.(2022·辽宁铁岭·一模)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工业上制取氢气依据原料、设备和成本以及对氢气纯度的要求,可分别采取以下多种方法制取。
电解法:将直流电通入水中,在电极上可以得到氢气,纯度高达99.5%-99.8%。
水煤气转化法:将水蒸气通过高温炽热的焦炭层制得水煤气(水煤气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的混合气),然后将水煤气跟水蒸气高温混合,以氧化铁为催化剂,使水煤气中的CO转化为CO2,同时生成氢气,二氧化碳溶于水,通过加压水洗即得到较纯净的氢气。
甲烷转化法:用甲烷与水蒸气作用制氢气,然后用分子筛吸附法或水煤气转化法除去CO,可得到纯净的氢气。
目前,氢气作为能源来用比较少。氢气主要是用在合成氨、汽油加氢等方面。
依据文章内容,回到下列问题:
(1)将直流电通入水中,在电源的_____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可获得氢气。氢气作为能源,主要因为氢气具有___________性。
(2)水煤气转化法中,水蒸气通过高温炽热的焦炭层制得水煤气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通过加压水洗得到较纯净的氢气,这一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甲烷转化法中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10.(2022·江苏无锡·二模)2020 年 9 月,中国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______,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______(任写一条)。
(2)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被认为是当前最为现实的减排对策之一。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是将二氧化碳压缩注入到地下深部适宜地层中,使其与大气隔离。下列填埋方式中,二氧化碳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A.液体填埋:二氧化碳以气体或超临界流体的形态存储在岩石盖层下
B.溶解填埋:二氧化碳直接溶解在地下水中
C.矿物填埋:二氧化碳直接或间接与地层中的矿物作用生成碳酸矿物
(3)含碳燃料的广泛使用,对全球造成的环境问题有______(例举一项即可)。发展无碳的氢能是人类摆脱困境的重要途经,氢能的优点是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11.(2022·安徽·合肥38中三模)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通过工艺的处理可以持续的发热成为“要温度不要厚度”的可穿戴材料,并且能在30-50℃之间自由的调控温度,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用石墨烯制作的智能发热服,可在-20℃的条件下持续发热4h。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见上图)。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石墨烯可被氧化性酸氧化,如它可以和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温室气体和一种最常见的氧化物,通过该方法可以将石墨烯裁成小碎片。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备、使用石墨烯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1)石墨烯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石墨烯就是石墨
B.石墨烯制成的发热服发热属于化学变化
C.石墨烯是未来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
D.石墨烯必须加工才能制得
(4)石墨烯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2.(2022·安徽·三模)阅读下面两段短文,回答问题。
(一)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须将碳纤维原丝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二)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人们在普通玻璃中掺入某种金属氧化物,可以生产出有特定色彩的玻璃。例如,加入氧化钴使玻璃呈现蓝色,加入氧化亚铜使玻璃呈现红色等。将普通玻璃加热到700℃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就能得到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强度大、不容易破碎,即使破碎也会以无锐角的颗粒形式碎裂,对人体伤害大大降低。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細的金属丝,当击碎玻璃时,与金属丝相连的电子警报系统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1)碳纤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上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
(3)实验室中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通常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是因为玻璃中有SiO2.它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反应原理与CO2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相似。请写出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4)下列有关“碳纤维”与“玻璃”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碳纤维性质稳定,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B 玻璃的熔点为700℃
C 有色玻璃因为含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而呈现不同色彩
D 钢化玻璃强度大,属于合金
13.(2022·山西山西·一模)“碳达峰”和“碳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2022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呢?“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地面,而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的作用形成了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氟氯代烷等30多种。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气候将明显变暖,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巨分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减少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使他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是指______。
A碳元素 B碳单质 C碳原子 D二氧化碳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除二氧化碳外,再写出一种能够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填化学式)。
(4)解释“碳达峰”______。
(5)海洋帮助减缓温室效应后,海水的 pH 会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2022·山西太原·三模)阅读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科技之光点亮三星堆考古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被誉为“一场高科技助力的多学科综合考古”。
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这是我国开创的田野考古新模式——“考古方舱”。文保人员进入舱内时需穿防护服,尽量减少带入污染物。发掘舱可调节温度和湿度,文保人员还可密切跟踪仓内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含量。考古实验室里配备了充氮保湿箱和各种检测仪器,可实现文物发掘、保护的“零时差”衔接。
考古人员通过高光谱成像,分析坑内的灰烬等物质,发现了一些丝绸制品的残余,这为“古蜀是中国古代丝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金面具、青铜器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青铜器上布满锈斑【主要成分Cu2(OH)2CO3】,本身比较脆弱。用3D技术打印的硅胶壳覆盖在文物表面,再用石膏固定后就像给文物穿上了“护身服”,便于文物的安全提取。三星堆遗址的考古仍在继续,多学科融合的科技之光必将让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绵延流传。
(1)建造考古方舱使用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材料,舱内密切跟踪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考古实验室中的保湿箱中填充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3)丝绸与棉纤维在焚烧时的不同现象是____________。
(4)用黄金打造金面具,是利用了金良好的______________性。青铜器表面锈斑的产生原因是Cu与空气中的O2、__________等发生了反应。
(5)硅胶与石膏相比,硬度的区别是__________。
15.(2022·江苏镇江·二模)请认真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燃料电池电动车用氢气、甲醇、天然气、汽油等作为反应物,与空气中的氧在电池中作用,产生电能为汽车提供动力源。
燃料电池技术虽已取得快速发展,但要使其装载使用达到规模,仍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例如氢的制取、储存及携带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等。当前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重点是降低成本和开发大规模制造工艺。随着燃料电池的体积功率和质量功率的逐步提高,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制造材料和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燃料电池作动力的汽车将会得到广泛使用。
(1)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为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2)氢燃料电池车能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
(3)氢燃料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所使用的“氢”燃料可来自于水的电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石油分馏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油,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各种燃油的______不同而进行分离。
(5)根据上述资料,请写出一条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______。
16.(2022·北京平谷·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等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
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
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CO、NO2、SO3都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
(2)甲醛的污染源是_______。(填出一种即可)
(3)“光触媒技术”可将甲醛等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_______。
(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甲醛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硅藻泥通过化学变化净化了空气
C 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17.(2022·北京海淀·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近年,市场上出现一种将超浓缩洗衣液包裹于水溶性膜(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醇)中的新产品——洗衣凝珠(如图1)。使用时,将其直接放入洗衣机中,水溶性膜遇水即溶,释放出洗衣液,可轻松、便捷洗衣。洗衣凝珠中的超浓缩洗衣液各主要成分的含量与传统洗衣液有较大差异(如表1)。
表1洗衣液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表面活性剂含量/% 活性添加剂含量/% 有机溶剂和稳定剂含量/% 水含量/%
传统洗衣液 15~50 1~3 3~8 45~80
超浓缩洗衣液 35~50 3~8 15~25 < 10
超浓缩洗衣液的活性添加剂中的生物酶提高了其去污性能。研发人员研究了洗衣液中生物酶的浓度对其去污性能的影响。分别在相同质量的洗涤剂中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生物酶,利用相同的方式对不同种类的污渍进行洗涤,测试洗后的白度值。白度值越高,表明去污效果越好,实验结果如图2。
洗衣凝珠有单腔、双腔和多腔等不同类型。双腔或多腔洗衣凝珠的各独立腔室可分别放洗衣液、除菌剂、柔顺剂等,使单颗凝珠兼有多重功效。洗衣凝珠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单价较高、易发生儿童误食等,科技工作者还需要不断进行产品迭代与创新。
(原文作者:高楠、常宽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衣凝珠中的超浓缩洗衣液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聚乙烯醇的化学式为(C2H4O)n,其组成元素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3)由表1可知,超浓缩洗衣液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4)补全由图2得到的关于“生物酶与洗涤剂的质量比与对蛋白污渍的去污效果关系” 的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生物酶与洗涤剂质量比为2:1000~20:1000范围内,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聚乙烯醇难溶于水
b.多腔洗衣凝珠可兼具洗衣、除菌等多重功效
c.超浓缩洗衣液的含水量低于传统洗衣液
d.应将洗衣凝珠放到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水分子
(2)物理
(3)耐酸性(或耐腐蚀)(合理即可)
(4)
2.(1)B
(2)3:8
(3)有机物
(4)AD
(5)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
3.(1)压强降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2)分子之间有空隙,温度降低空隙减小
(3)可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单位质量放出的热量大
(4)S、O
(5)塑料水杯(合理即可)
4.(1)储藏时间、温度
(2)在煮制时间研究范围内,随着煮制时间的增加,口感评分先增大后减小
(3)ABC
(4)两种鸡蛋主要营养物质的平均含量差别很小;普通鸡蛋维生素A与铁含量高于柴鸡蛋
5.(1)二氧化氯
(2)BD
(3)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或很强的腐蚀性)
(4)BC
(5) 4HClO 2Cl2 7O2
6.(1)B
(2)A
(3)Fe+ CuSO4=Cu +FeSO4
(4) 500 500℃以下物质中含有氧化铜或氧化亚铜,得到的铜不纯净
7.(1)C
(2)胶体金快检卡
(3)能
(4)12
(5)CD
8.(1)塑料桶
(2)ACD
(3) 取两种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分别加热至271℃以上,熔化的为亚硝酸钠 取样后,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后,溶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答案合理均可)
(4) 亚硝酸钠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或1-6天逐渐升高,6-10天逐渐降低 10
9. 负极 可燃 置换 CH4
10. 0.03% 化石燃料的燃烧(答案合理即可) A 温室效应 无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11. 单质 强度高、导热性强等 CD
12. 混合物 在215~2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碳纤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C
13. D 化石燃料的燃烧 CH4或O3 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减小
14. 金属 NO2 防止文物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丝绸焚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焚烧时有烧纸气味 延展 H2O和CO2 硅胶硬度小,石膏硬度大
15. 天然气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 化学能 沸点 增加加氢站的建设
16. 氧化物 建筑材料、家具 TiO2,光照 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AC
17. 混合物 abc 表面活性剂 生物酶与洗涤剂的质量比越高,对蛋白污渍的去污效果越好 bc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