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法治必背心理道德教育1、 情绪:四种基本类型、影响(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四种调控情绪的方法;2、 认识自我:途径和方法;3、 生命:1)论证:生命可以永恒吗?(观点:个人生命有时尽,人类生命有接续;论证:1)生命的特点;2)生命有接续的内涵及意义;综述,我们要敬畏、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2)敬畏生命的启示;守护生命的启示;增强生命韧性的启示(变式:战胜挫折的启示);活出生命意义和精彩的启示;(启示=结论/重要性+做法)4、集体:集体对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5、尊重他人和讲诚信的合理性;6、网络:如何正确看待;如何合理利用。7、责任:负责任的启示;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社会的启示;法治教育1、 法与违法:1)3特征/特殊行为规范、2作用、4保护;2)法律作用角度谈意义;3)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自身角度谈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4)违法行为分类(性质、违反法律);犯罪三特征;预防违法犯罪的启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启示;2、权利与义务: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基本方针/最佳方式、政治基础、文化角度有利条件、青少年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制度、原则、关系、重要性、青少年措施);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国家安全重要性)2)权利和义务角度: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要求。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关系和做法。3、宪法:地位;原则;宪法与国家机构、人民/公民的关系;与普通法的关系;国家/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的途径。4.自由和法治:关系角度评析;5.公平和正义:重要性及做法;国情教育1.制度自信:1) 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及优势;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政策;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政策、作用。2)民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及优势;人民政协的性质、三大职能和两大主题、中共的地位、宗旨;3)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内容;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中央国家机构示意图,区分全国人大和国家主席的职权;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2.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全面深化改革:成就、主要矛盾、经济新常态、现实挑战、重要性;2)走向共同富裕:社会文明、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成果的意义;3)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科、创重要性、科技国情、意义)、国家/企业的措施;4)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特点、真谛及两种民主形式;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及三种形式;民主决策的意义和四种方式;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5)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的要求;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16字)、道路;法治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作用、宗旨角度);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及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厉行法治的要求;法治和德治的关系;6)中国梦与自信:实现中国梦的四个必须;自信的根本所在及做法(3表现,1心态,1行动,4自信)3、文化自信:1)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重要性角度谈意义和做法;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和凝聚价值追求的做法。4.理论自信:1)新时代的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共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