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导学案5合理消费教学目标 :1.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2.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过度消费的坏处,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2、辨明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和玩具,挑一挑,选一选,看看你都看上了哪些零食和玩具。 2.思考:我们看上了这些零食和玩具,我们是不是都要把它们买回家呢?3.对了,我们要学会选择,选择自己最喜欢又最需要的买回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二、新知探究。(一)设计心愿卡。 P361.设计:你特别想让父母给你买的东西有哪些 2.请猜想一下,心愿卡上的哪些东西,父母是不会同意购买的,为什么 (1)自己猜测。(2)请同学帮忙猜测。(3)老师帮你猜测,并帮你分析原因。3.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商品对我们具有吸引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总是希望父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但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原因,以及父母害怕我们养成了浪费的习惯,所以很多我们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有选择地给我们买。(二)想一想,猜一猜。 1.读一读:案例 p37。 2.想一想:你觉得他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 为什么 (三)演一演,改一改:1.演一演 p37 的情景剧。 2.想一想:剧中学生的要求合理吗 为什么 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样答复他 3.师过渡:是啊,小茜的要求不合理,因为她已经有一个新书包了,却还要买这个书包,这不是必须买的,所以不能答应小茜的要求。其次是小茜买这个书包除了因为自己喜欢以外,还有虚荣心在作祟,想用这个名牌书包到学校去炫耀,所以用心不良,家长肯定不会同意。4.(1)分小组交流这些同学P37下面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该怎么回复?(2)全班交流。5.改一改:让学生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的心愿卡,你觉得你的理由充足吗 有没有想改动的地方 (1)自己独自修改自己的心愿卡。(2)请同学帮忙看看,修改后的心愿卡是否合理。(3)全班交流修改后的心愿卡,并看看修改理由是否合理。(四)想一想,学一学,帮一帮。1.想一想:让我们把各种理由归归类。想一想,哪些要求是合理的 哪些不合理的 为什么 (1)学生自由表述。(2)全班交流。(3)师小结:P38想一想的表格2.学习 p39“小贴士”。 3. 帮一帮。(1)问题: 我也知道有些东西不应该要,但是心里特别想要。怎么才能让我忍住,不那么想呢 (2)我来出主意: P39内容(3)师小结:很多时候,我们想买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激趣引入。1.思考:你有过商品选好后但却发现钱不够的尴尬吗?把过程给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2.如果是一个家,买的东西太多了,多到没有钱支付了,又会怎么样呢?3.揭示课题:学会合理消费二、新知探究。(一)比一比,写一写,讲一讲。1.比一比: P40量入为出 入不敷出(1)说一说,计划的消费有哪些表现?过度的消费又有哪些表现?(2)全班交流汇报。(3)师小结: 计划的消费按实际需要采购日用商品、随时做到光盘行动、不与同学攀比吃得好、穿得好、玩具在精不在多、学会废物利用、有节余的钱可以用来理财……过度的消费表现在买东西不节制,想买就买,超过预算、暴饮暴食,不知节约,铺张浪费、家具的废旧物累积如山、无节余,还可以负债累累……2.写一写: 请你想象,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看P41(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空。(2)先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3.讲故事:你听过关于合理消费或过度消费的小故事吗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1)同桌交流。(2)选择有代表性的在全班交流。(二)阅读体会。1.生阅读 p41“阅读角”。 2.谈体会:3.师小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示司马光《训俭示康》,大致的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这就告诉我们的孩子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三)合理安排。1.列计划: 看 P42并思考后面的问题。2.师小结: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省钱。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四)阅读感悟。 1.生阅读教材 p43“阅读角”。2.谈体会:对于陈培和方明的不同观点,你更赞成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三、课堂总结。当今社会,谁的钱都来得不容易,可能你家里的经济宽裕些,但这些钱毕竟是你父母辛苦挣得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浪费,我们也没有浪费的资格,因为这些钱不是我们劳动所得。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