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7、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以及农业生产者的辛勤劳动。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认识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其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难点:了解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样样离不开农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探究白白的大米或当地某种农作物哪里来 ——了解水稻或当地某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 ——体会农民的辛苦 ,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首先,教师可以从一碗大米饭或者由当地某种农作物做成的食物切入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碗米饭或某种食物是由什么做成的 ,大米或某种农作物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通过问题,引入教学主题 。接着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水稻或某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 ,从中穿插农民辛苦劳作的内容等 。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环节的学习 ,并结合《朱子家训》中的古训或者唐诗《悯农》等 ,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懂得应该尊重农民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第二课时:美好生活的保证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认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与人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共庆农业大丰收——畅想农业的发展前景 。课前可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超市或集市认真观察和记录商品。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上一课时学习的农作物种植和生产的内容,首先引出种植业,再引出畜牧业、林业、渔业。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将课前记录的商品进行分类,并交流分类的理由,引导学生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思考,如果没有农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然后,教师可以介绍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等。展示我国各地举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场景,体现我国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传统。最后,教师可以介绍国内外接近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三农”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农业现代化、绿色农业等角度畅想农业的美好前景。教学反思: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校本作业主备人: 四年级 班 姓名:_______7、我们的衣食之源一、填空。1、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2、我们国家是一个( )大国。3、我国的渔业分为( )渔业和( )渔业两类。4、( )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样样离不开( )。5、( )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6、我国将每年( )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二、判断1、大米是凭空生成的,所以我们能够随意浪费。( )2、为了让水稻能茁壮成长,种田人需要在田间地头施肥、灌溉等。( )3、农业生产种类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等。( )4、工业的生产也离不开农业。( )5、我们吃的牛肉、喝的牛奶都来自于林业。( )三、选择。1、( )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A、农业 B、工业 C、商业2、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都属于( )。A、工业产品 B、农业产品 C、高科技产品3、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A、种庄稼 B、植树造林 C、建楼房 D、养鱼4、我国将每年的( )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A、秋分 B、春风 C、冬至5、下列哪一种物品不是农业提供给我们的?( )A、白糖 B、衣服 C、汽车四、连线题。种植业 养殖鱼虾畜牧业 放牧牛羊林业 种植果树渔业 植树造林请简述我国林业的使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