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地理差异显著导入新知金色中国银色中国黄色中国绿色中国有一位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对中国有深刻的感受:“我看到了金色中国、白色中国、黄色中国、绿色中国”。你知道四种颜色代表了中国的哪些地理信息?导入新知你知道这些景观分别位于我国哪些地区吗?我国的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怎样的吗?讲授新课我国的地域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你会怎样划分我国的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讲授新课1.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自然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农业区工业区……地形区温带区……行政区域讲授新课经济区域:农业区工业区讲授新课自然区域:地形区气候区讲授新课自然区域:温度带干湿地区讲授新课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请在图中找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请分析划分它们的界线和依据是什么?南 方 地 区西北区地青藏地区方区 地北合作探究1.自主完成:结合三组地图,找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2.结合地图思考各地理界线的确定依据是什么?3.集思广益:小组内交流,评价、修正自主学习的成果。合作探究名称 位置和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分析确定其分界线的主导因素。讲授新课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400mm年等降水量线降水A讲授新课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相比较:(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0°C800mm接近气候(气温、降水)讲授新课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1)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2)确定界线C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地势讲授新课地区地区地区地区山脉河流等降水量线山脉山脉山脉西北北方南方青藏400mm秦岭淮河昆仑祁连横断气候地形讲授新课名称 位置和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位于横断山,喜马拉雅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和苏、皖北部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 西南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讲授新课观察发现: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体现哪些方面呢?气候、温度、降水、河流水文特征等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人口稠密,差异非常明显。民居、交通工具、农作物讲授新课观察比较:植被类型和农作物的区别讲授新课结冰的黄河一瞥四季通航的长江繁忙的景象观察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景观差异讲授新课对比分析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气候 降水 气温 干湿地区 温度带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民居 交通工具 农作物 熟制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400mm—800mm1月气温<0℃半湿润地区暖温带、中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屋顶坡度小,墙厚马车小麦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1月气温>0℃湿润地区亚热带、热带亚热常绿带阔叶林水田屋顶坡度大,墙薄船水稻一年两熟、或三熟总结: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讲授新课对比分析: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它们突出的特征你能说出来吗?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草场广布,主要发展畜牧业。青藏地区,雪山连绵,也是主要发展畜牧业随堂练习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2.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CBA随堂练习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①______地区 ③______地区(2)区域②与区域③的分界线大致沿A______(山脉)—B______(河流)线分布,该线大致是暖温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3)下列说法符合区域②环境特征的有( )a.冬季河流结冰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年降水量大于800 mm d.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A.ab B.bc C.bd D.cd(4)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区域,牧区主要在______区域。青藏北方秦岭淮河亚热D②③①④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通过分析探讨,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不同的标准进行区域的划分,例如: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等。2.根据多种因素的综合,我们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3.通过分析气候图、地势图我们知道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确定因素是气候,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因为季风确定,青藏地区是单独的区域单元。4.通过对比我们知道了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农业、河流的差异。板书设计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差异:气温、降水、 地势等地理差异显著人文差异:农业、工业、人口、交通等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半湿润区分界线作业布置绘制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河流、植被、农业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饮食、服饰等人文环境的差异)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差异》第2课时教案教材分析 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上来划分地理区域的,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也是在区域层面上划分最大的区域。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结合已有知识,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3.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4.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在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过程与方法: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主导因素,比较它们的突出自然地理差异,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理,能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自然人文方面差异。教学难点: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表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互动交流:有一位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对中国有深刻的感受:“我看到了金色中国、白色中国、黄色中国、绿色中国”。提问:你知道四种颜色代表了中国的哪些地理信息?追问:你知道这些景观分别位于我国哪些地区吗?我国的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怎样的吗? 互动交流——畅所欲言说一说,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的中国。 通过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交流,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探究活动一:认识如何划分地理区域 1.我国的地域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提出问题:(1)你会怎样划分我国的地理区域?(2)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1)展示行政区域图:(2)经济区域:农业区、工业区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展示四大地理区域图:追问:请分析划分它们的界线和依据是什么? 1.合作探究2.展示交流:(1)说出自然区域:地形区、气候区温度带、干湿地区3.读图分析与思考交流:请在图中找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开展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启发思维,应用规律多角度展示我国区域的划分标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综合划分做好伏笔强调学生指图、认图活动二:分析四大理区域的划分界线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1)自主完成:结合三组地图,找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界线。(2)结合地图思考各地理界线的确定依据是什么?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展示四大地理区域与中国地势、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一)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探究(1) 界线A大致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二)界线B的主导因素探究:(1)界限B大致与图中哪一条等温线一致?(2)界线B大致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3)界限B与哪一座山和哪一条河大致重合?(4)确定界线B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三)界线C的主导因素探究(1)界线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2)确定界线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利用简图归纳总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界线以及界线的确定依据。5.引导学生进一步利用表格归纳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省区和分界线。 1.集思广益:小组内交流,评价、修正自主学习的成果。找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位置和范围,分析确定其分界线的主导因素。2. 展示交流与评价修正(一)读图知道A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分析得出这条界线确定是因为气候(二)通过读图可知B线与1月0℃等温线一致,8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线重合。从而推测这一条界线确定是因为气候(三)读图得信息: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从而得出确定因素是地形。4.说一说,画一画5.说一说,写一写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问题引导读图,提高学生读图的效率引导学生善于归纳,善于总结活动三:对比分析说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1.引导: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人口稠密,差异非常明显。2.出示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图,引导学生分析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体现哪些方面呢?点拨:联系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秦岭——淮河两侧的地理差异,分析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3.展示图片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两侧地理事物的差异。4.鼓励学生进行汇总南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5.课件展示总结: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6.展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部分资料,提出问题:对比分析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它们突出的特征你能说出来吗? 1.建立南北方地理差异明显的概念2.观察发现:南北方地区地理差异主要体现在民居、交通工具、农作物还有气候、温度、降水、河流水文特征等3.观察南北方地区植被差异、河流是否结冰、农作物的不同等4.小组合作,分工记录5.对比修正自己的探究结果6.观察分析,交流记录。西北地区,降水稀少,草场广布,主要发展畜牧业。青藏地区,雪山连绵,也是主要发展畜牧业。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去探索、发掘地理差异,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进一步提升,在交流中获得科学的知识课堂总结:课堂达标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2.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3.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①______地区 ③______地区 (2)区域②与区域③的分界线大致沿A______(山脉)—B______(河流)线分布,该线大致是暖温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 (3)下列说法符合区域②环境特征的有( ) a.冬季河流结冰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年降水量大于800 mm d.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 A.ab B.bc C.bd D.cd (4)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区域,牧区主要在______区域 学以致用,达标练习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地理差异显著 教案.doc 5.2地理差异显著.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