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正确认识自己课件 -who am i(共8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正确认识自己课件 -who am i(共8张PPT+教案+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共8张PPT)
下面的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图1
图2
图3
Who Am I
授课教师:周 帅
——发现多维的我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1、分享“镜子”中的我
2、你对“镜子”中的你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青春自画像
铅笔或黑碳素笔进行绘画
(场景、外貌、性格特点、当时的状态等)
公开区
盲目区
隐秘区
未知区
乔哈里窗
例如你的家庭情况、姓名、部分经历和爱好等。
例如性格上的弱点或者坏的习惯,别人对你的一些感受,等等。
例如你的某些经历、希望、心愿、秘密,以及好恶等。
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
请给我留言
①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时间8分钟。
②将自画像交到右手边的同学那里,请他用2句话来对你进行描述。(个性特点、优势、不足等)
③然后再交到下一个组员那里,同样进行描述。直到再次回到你的手里。
重要原则:真诚、友善、尊重
分享心得
1
①你收到了哪些评价?
1
2
3
②什么评价让你感到新颖、好笑而又确实符合自己?为什么?
③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评价?为什么?
树立正确观念
适当听取建议
建立成功标准
正确看待他人评价
完善自画像
彩笔完善你的自画像
结合本节课,你对自己有哪些新的认识?青春自画像
姓名: 班级:
请 给 我 留 言 例如:他/她是一名豁达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他/她总能乐观积极的面对。《Who Am I?》 教学设计
高一学年心理健康教育 周帅
教学目标
心理目标:在多角度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缓解因青春期自我认知不完善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3)知识目标:了解乔哈里窗,发现多维的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我审视、他人反馈等方式,多角度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将课堂所学所感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完善自我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法、分享体验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A4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抓乌龟活动
活动规则:左手掌心朝下,右手拇指朝上,以小组为单位,彼此相互连接,接下来你会听到一段故事,当你听到“乌龟”时,左手试图抓住对方的拇指,同时右手拇指逃脱,以防被对方的抓住。
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个巫婆,她养了一只乌鸦和一只乌龟。一天午饭后,天空一片乌黑,乌鸦说:“看起来像是乌云。”乌龟说:“咦 天上飞的那一群,不正是乌鸦你的朋友吗?”他们向天上打了声招呼,那群乌鸦朋友也回应了他们。原来这年头,乌鸦和乌龟成为好朋友!
(二)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三幅两可图形)
小结:当我们注意的角度不同,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上节课在进行“我的团长我的团”活动时,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彼此介绍自己的优势有哪些,有的同学出现了不知道自己优势是什么的情况,那么“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将成为怎样的人?”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关于“我”这个话题——“Who Am I”(PPT播放)
讲授新课
活动一:青春自画像
课前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分享自我的自画像,及时进行分享感悟:说一说你对“镜子”中的你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2、乔哈里窗
简单介绍“乔哈里窗”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提出了一个“乔哈里窗”理论,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窗”是指一个人的心就像一扇窗户,普通的窗户分为四个部分,心理学家也把每个人的自我划分为四个区域。
(1)公开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区域,是已经公开的自我。这样的人容易赢得我们的信任,容易和他进行合作性的沟通。
(2)隐秘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区域,有着自己内心的秘密。这样的人我们对他的信任度是很低的。如果与这样的人沟通,那么合作的态度就会少一些。因为他很神秘、很封闭,往往会引起我们的防范心理。
(3)盲目区:只有别人看得清,而自己不清楚的区域。他有很多不足之处,别人看的见,他却看不见。造成盲区太大的原因就是他说的太多,问的太少,他不去询问别人对他的反馈。所以在沟通中,你不仅要多说而且要多问,避免盲区过大的情况发生。
(4)未知区: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区域,属于无意识的部分。这样的人,他不问别人对自己的了解,也不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封闭使他失去很多机会,能够胜任的工作可能就从身边悄悄溜走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认识上的盲区,就像看不到我们的后背一样,需要借助他人来发现。
3、活动二:请给我留言
(1)活动要求: ①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时间8分钟。
②将自画像交到右手边的同学那里,请他用2句话来对你进行描述。
③然后再交到下一个组员那里,同样进行描述。直到再次回到你的手里。
重要原则:真诚、友善、尊重。
(2)分享心得
①你收到了哪些评价?
②什么评价让你感到新颖、好笑而又确实符合自己?为什么?
③看完小组成员给你的评价,你有何感受?
④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评价?为什么?
4、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1)树立正确观念
这个观念就是你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是一种完美状态,但是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所以说有人不赞同你的想法或者做法这是很正常的,不必纠结。
(2)适当听取建议
虽然我们达不到让所有人满意,但是我们可以不断的改善自我,所以我们也要听从他人建议,正如我们在课程最开始看到的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我们会得到不同的图案。不过听取哪些建议很有讲究。多听别人说怎么做,少听别人说要不要做,决定了要做就不要犹豫。但其实听取怎样的建议,取决于自己的实力和当下的具体情况,没有绝对的标准。
建立成功标准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不要被他人的标准搞糊涂了。对自我而言只需要到达自己的成功就好。
5、活动三:完善自画像
活动要求:(1)彩笔完善我的自画像
(2)结合本节课,你对自己有哪些新的认识?
6、结束语
认识自我是一件漫长的探索的过程,因为我们在变化,我们在成长。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自己灿烂的生命中发现多维的自己。
板书设计《Who am I 》说课
高一学年心理健康教育 周帅
说教材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课程,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想要更好的适应社会就要先学会认识自我,明确自我的优缺点,学会积极的看待他人的评价。本课以“自画像”的活动方式展现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通过“他人留言”的活动方式使自我更加全面的了解自我,学会正确的对待他人的评价。以此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形成乐观积极的态度。
说学情
相对于初中学段,高中时期的学生在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上都有质的飞跃。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较初中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内容也更为丰富和深刻,他们关注自我形象的塑造,渴望了解自己。但是,一方面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还不够全面,常常在某些时刻只能看到自己的某一面;另一方面,心智上的不成熟也会令他们在很多事情上感到迷惑和矛盾,特别是对自我的认识上。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心理目标:在多角度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缓解因青春期自我认知不完善所带来的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
(2)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3)知识目标:了解乔哈里窗,发现多维的我。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我审视、他人反馈等方式,多角度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难点: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将课堂所学所感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完善自我意识。
五、说教学理念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我将采用以活动为主、讲授为辅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自我感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自我分析,将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拥有正确合理的信念与合适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六、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抓乌龟活动
活动规则:左手掌心朝下,右手拇指朝上,以小组为单位,彼此相互连接,接下来你会听到一段故事,当你听到“乌龟”时,左手试图抓住对方的拇指,同时右手拇指逃脱,以防被对方的抓住。
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个巫婆,她养了一只乌鸦和一只乌龟。一天午饭后,天空一片乌黑,乌鸦说:“看起来像是乌云。”乌龟说:“咦 天上飞的那一群,不正是乌鸦你的朋友吗?”他们像天上打了声招呼,那群乌鸦朋友也回应了他们。原来这年头,乌鸦和乌龟成为好朋友!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以欢快的气氛进入课堂,为正式授课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三幅两可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形,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回顾自身,发现多维的自己,顺利引出本课主题《Who am I 》——发现多维的自己。
讲授新课
活动一:青春自画像
根据指导语,引导学生利用“心镜”正视自我,伴随音乐,通过绘画的方式画出镜中的自我请2-3人分享自我的自画像,及时进行分享感悟:说一说你对“镜子”中的你的总体评价是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绘画的方式可以改变学生对传统自我评价的芥蒂,使学生更能敞开自我,表达自我;及时的分享及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明确自我。
乔哈里窗
简单介绍“乔哈里窗”理论。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乔哈里窗”理论。“窗”是指一个人的心就像一扇窗户,普通的窗户分为四个部分,心理学家也把每个人的自我划分为四个区域。
(1)公开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区域,是已经公开的自我。
(2)隐秘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区域,有着自己内心的秘密。
(3)盲目区:只有别人看得清,而自己不清楚的区域。
(4)未知区: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区域,属于无意识的部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认识上的盲区,就像看不到我们的后背一样,需要借助别人的眼睛来发现。
设计意图:介绍乔哈里视窗,使学生更加的了解自我,明确自我的心理意识的成分,对自我有更好的认识。
活动二:请给我留言
活动要求:
①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时间8分钟。
②将自画像交到右手边的同学那里,请他用2句话来对你进行描述。
③然后再交到下一个组员那里,同样进行描述。直到再次回到你的手里。
重要原则:真诚、友善、尊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活动的方式积极参与课堂,在真诚、友善等原则下使学生在给他人留言的过程中做到相互尊重。
(2)分享心得
①你收到了哪些评价?
②什么评价让你感到新颖、好笑而又确实符合自己?为什么?
③看完小组成员给你的评价,你有何感受?
④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评价?
设计意图:进一步的分享,使学生能够正视他人的评价,在他人的评价中,客观而全面的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多面性,提高自我认识。其中“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评价”为“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做铺垫。
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自控力》实践篇中提供三个建议。
(1)树立正确观念
这个观念就是你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所有人都满意这是完美状态,总有人不认同这是生活的状态,对每个人来说皆是如此。反过来说就是有人不赞同你的想法和做法正很正常,不必纠结。
(2)适当听取建议
我们当然要听从他人建议,不过听取哪些建议很有讲究。多听别人说怎么做,少听别人说要不要做,决定了要做就不要犹豫。但其实听取怎样的建议,取决于自己的实力和当下的具体情况,没有绝对的标准。
(3)建立成功标准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不要被他人的标准搞糊涂了。对自我而言只需要到达自己的成功就好。
设计意图:学生在分享中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改变“全或无”的不合理信念,做到树立正确观念,适当听取他人建议,建立自我的成功标准,不随波逐流。
活动三:完善自画像
活动要求:(1)彩笔完善我的自画像
(2)结合本节课,你对自己有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回扣主题——发现多维的自我,回顾本节课的收获,提高自我认识。
结束语
认识自我是一件漫长的探索的过程,因为我们在变化,我们在成长。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自己灿烂的生命中发现多维的自己。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