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概念的概述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概念的概述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概念的概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承接第一单元,对抽象思维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及科学思维的第二个基本条件(形式正确)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学习,要知道如何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及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明确什么样的思维才是合乎逻辑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概念究竟是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准备把握概念 第四课围绕“概念”主题,探究概念具有怎样的逻辑特征,如何才能从内涵和外延方向明确概念。
【教学目标】
1.明确概念的含义;
2.理解概念的特征。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正确运用概念,搜集经典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
【教学重点】了解事物的属性及分类,概念的含义、性质,概念的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概念是如何表达出来,概念与语词有什么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漫画导入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知道概念具有怎样的逻辑特征,如何才能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掌握明确概念的具体方法。
新课讲授:
出示课题:概念的概述
总议题:如何准确把握概念
第一幕:概念的含义
议题一:从“方便”二字多重意思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老外的尴尬》
探究问题:分析老外遇到这个尴尬问题的原因。
文字材料: 不好意思,我要方便一下,
你方便的时候我清你吃个饭。
中国有个东西居然叫方便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整理探究分析结果
老外因为概念认识错误导致的尴尬,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概念的含义
1、概念与属性
(1)属性:
①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2)概念: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例如:“葡萄是甜的的”。其中“甜的”是“葡萄“的性质。
“5大于4”,这里“大于”表示的是“5”与“4”的关系。
【相关链接】:依据“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这一本质属性,我们可以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才能产生“人”的概念。
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2、概念的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这个词既可以指“老师”,也可以指“尊者”等; 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示例评析】:
白头翁会飞,
王爷爷是白头翁
所以,王爷爷会飞。
“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乎逻辑的。
【易混易错】:概念与语词
(1)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例如,对于苹果,我们可以用手摸到它的外形,用眼看到它的色泽,用舌品尝它的滋味。可是,对于头脑中的概念却看不见也摸不着,概念作为一种思想,必须用一种物质载体把它表达出来,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而被人们理解和掌握。因此,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
(2)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 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孤立的助词和叹词则通常不表达概念。
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比较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
第二幕:概念的基本特征
议题二:从“人事”与“人世”曲解中掌握概念的特征
探究活动二:观看视频《“人事”与“人世”》
探究问题:这种判断正确吗?这是用什么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该男子因为把“人事”理解成“人世”把“十八层”理解为“地狱”等,混淆了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
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
(1)内涵: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②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外延: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
②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
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①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③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2)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①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②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小试牛刀:判断以下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团员”和“非团员”
“团员”和“党员”
“大学生”和“学生”
“中国人”和“台湾人”
“商品”和“劳动产品”
知识整合:
1、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2、比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概念的概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2·江苏南通·高二期中)甲组同学用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组合中符合下图示意的是( )
A.S: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基本政治制度
B.S:国体P:政体
C.S:侵权责任P:违约责任
D.S:担保物权P:质权
2.(2022·江苏南通·高二期中)“白马非马”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是中国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逻辑问题。
“白马非马,可乎?”
曰:“可。”
曰:“何战?”
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孙龙否认了白马与马的属种关系
②公孙龙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③公孙龙认为“马”与“白马”的内涵相同、外延不同
④若把“非”解读为“不等同于”,则白马非马的观点是正确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2·山东·新泰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与“动物”和“植物”,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
①都是不相容关系即全异关系②分别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③分别是反对关系、矛盾关系④都是不相容关系即反对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人们常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下列对概念认识正确的有( )。
①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②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③概念是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思维方式④概念具有具体性、形象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小王同学元旦时给好朋友小李发了一个红包。小李:你这是什么意思。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小李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王:小意思。小李:你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实也没别的意思。小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他们的对话体现的道理有( )。
①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③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④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输”和“赢”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用图示可表示为(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各项与“负数”构成互相矛盾的概念是( )
A.非负数
B.整数
C.正数
D.有理数
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桌子既包括木桌、石桌,也包括圆桌、方桌或书桌、饭桌等。而桌子这个概念是所有的桌子的共同本质,即“有桌面,有支柱,能够在上面放置东西或进行操作”,而不管它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是方的还是圆的,是书桌还是饭桌。这表明概念具有( )
①整体性②概括性③抽象性④系统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谈会的代表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两个只负责客运业务,三个只从事货物运输。如果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该次座谈会的所有代表,则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代表(  )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1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亚运会期间,某楼住着中国队的8名运动员。其中,1个是吉林人,2个是北方人,1个是福建人,2个是田径运动员,3个是主力运动员。上述情况统计涉及了该楼的这8名运动员。以下与题干所述信息相矛盾的是(  )
A.田径运动员都不是主力运动员 B.吉林运动员不是主力运动员
C.主力运动员都是南方人 D.福建人是主力运动员
11.(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它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是(  )
①借助概念,人们可以把不同对象区分开来
②概念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③概念比感性认识更能深刻地反映客观现实
④借助概念,人们可以把语词抽象地表达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  )
A.单身汉是未婚、成年的男性
B.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
D.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
1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不忘初心、好嗨哟、断舍离、996、硬核……成为2019年的网络热词,其中“硬核”的概念为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形式
B.同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
C.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
D.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14.(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正确表达a学生、b教师、c共青团员、d中学生四个概念之间外延关系的图是( )
A. B. C.D.
15.(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的是(  )
A.a黑色   b白色 B.a共产党员   b非共产党员
C.a对称关系  b非对称关系 D.a社会主义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
16.(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图能够准确地表示出马克思主义(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是(  )
A. B.
C. D.
1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材料一 小明在超市中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水果、蔬菜、面粉、服装、家电……到底什么是“商品”呢?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经济学中给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材料二 广西平南县公安局民警胡平涉嫌故意杀人,自此案开庭以来,网上一片“喊杀”之声。这种情绪也波及了胡平的辩师。在网站的留言板上,最受追捧的前五条留言,有三条直接指向其律师“胡平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为其,随之附送的都是“讼棍”“没人性”“禽兽不如”等字眼。
(1)结合材料一中的示例,谈谈你对概念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2)运用逻辑的相关知识,评析“胡平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D 【详解】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概念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根据图显示,S与P为属种关系,即一个概念(S)的外延包含着另一概念(P)的全部外延。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基本政治制度是种属关系,A不符合题意。B:国体与政体共同构成国家制度,属于全异关系中的矛盾关系,B不符合题意。C:民事法律责任分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两者属于外延关系中交叉关系,D不符合题意。D: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和质权,担保物权与质权是属种关系,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D 【详解】 ②④:从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公孙龙割裂了“马”和“白马”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同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将“非”理解为“不等同于”,这是“白马非马”论又是正确的,②④应选。①:①应是否认了白马与马的种属关系,故①不选。③:说法错误,公孙龙任务“马”和“白马”的内涵不同,外延不同,③不选。故本题选D。
3.A 【详解】
①②:“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与“动物”和“植物”,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都是不相容关系即全异关系,分别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故①②入选。③:分别是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故③不选。④:都是不相容关系即全异关系,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
4.A 【详解】①②: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故①②入选。③: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故③不选。④: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
5.A 【详解】①③:语段中的“意思"都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这表明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故①③入选。②④:语段中的“意思"是同一个词语,但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并不是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故②④不选。故本题选D。
6.A 【详解】①②:全异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输”和“赢”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属于全异关系,因此,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①②入选。③③④:选项③④属于交叉关系,故③④不选。故本题选A。
7.A 【详解】A:实数分为负数与非负数,负数与非负数的外延之和与实数的外延相等,因此,负数与非负数构成矛盾关系,A符合题意。B:负数与整数是交叉关系,B排除。C:负数与正数的外延之和小于实数的外延,二者具有反对关系,C排除。D:负数与有理数是交叉关系,D排除。
故本题选A。
8.D 【详解】②③:概念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舍去桌子的不同材质、形态、功能等个性特征,只抓住桌子这类事物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有桌面,有支柱,能够在上面放置东西或进行操作”,体现了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据此②③正确。①④:概念不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①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9.B 【详解】B:2个北方人包含1个黑龙江人,与1个广东人是全异关系;只负责客运业务的2人,与只从事货物运输的3人构成全异关系。因此最少的人数就是让2个北方人(包含1个黑龙江人)和1个广东人都真包含于从事客运业务或货物运输业务的5人之中,即最少人数为5人;最多的是只有2个北方人中包含1个黑龙江人,其他的均不相互包含,因此最多为8人,故B入选。ACD:选项ACD均错误,故ACD不选。故本题选B。
10.D【详解】ABC:由题意可知,吉林人属于北方人,因此2个北方人(含一个吉林人)+1个福建人+2个田径运动员+3个主力运动员=8名运动员,这里除吉林人与北方人有重合外,其他均无交叉,可见福建人和吉林运动员不可能是主力运动员,主力运动员只能是南方人。因此,选项ABC与题干所述信息不矛盾,ABC排除。D:由题意可知,吉林人属于北方人,因此2个北方人(含一个吉林人)+1个福建人+2个田径运动员+3个主力运动员=8名运动员,这里除吉林人与北方人有重合外,其他均无交叉,可见福建人不可能是主力运动员,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1.B【详解】①: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因此它可以把不同对象区分开来,①说法正确。②:②说的是概念的特征,而材料强调的是概念在思维中起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③:概念属于理性思维形式,比感性认识更深刻,③说法正确。④:借助语词,人们可以把概念抽象地表达出来,④颠倒了概念和语词的关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2.D 【详解】ABC: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A、B、C三项均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ABC均不符合题意。D:D项只是反映了社会关系所包含的内容,说的是“社会关系”这一概念的外延,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3.D 【详解】D: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故D入选。
A:概念、判断、推理都是抽象思维的形式,故A错误。
B: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故B错误。
C: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概念也不例外,故C排除。
故本题选D。
14.C 【详解】C:全同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交叉关系是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学生与教师构成全异关系,学生、教师、中学生均与共青团员构成交叉关系,学生与中学生构成属种关系,全面正确反映上述关系的只有C。ABD:通过以上分析发现,A、B、D均应排除。故本题选C。
15.B 【详解】
ACD:图示反映的是概念间的矛盾关系。A项“黑色”和“白色”(相对于“颜色”)、C项“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相对于“关系”)、D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国体”),它们之间都是反对关系,与图示反映的关系不符,故ACD不选。B:“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相对于“政治面貌”)之间是矛盾关系,与图示反映的关系相符,故B入选。故本题选B。
16.B 【详解】
ABCD: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7.答案.(1)①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要知道商品这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③要知道商品这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琳琅满目的商品”。
(2)①题中观点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并非一个词语在任何场合都表达同一个概念。②由这个观点的语境可以看出,律师为被告辩护是表示法律规定被告可以行使的一种权利;犯了罪还有理辩护是一种开脱罪行的诡辩。本题说明,不能把一个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混为一谈。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中的示例,谈谈你对概念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解答本题,应首先指出概念的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有效信息②: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经济学中给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可联系要知道商品这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有效信息③:小明在超市中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水果、蔬菜、面粉、服装、家电→可联系要知道商品这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琳琅满目的商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得分点②:要知道商品这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经济学中给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得分点③:要知道商品这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小明在超市中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水果、蔬菜、面粉、服装、家电。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运用逻辑的相关知识,评析“胡平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这一观点。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注意,一般这类试题既不完全正确,也不完全错误,考生生就其正确的观点进行阐述,就其错误的观点给与指正。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胡平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可联系题中观点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并非一个词语在任何场合都表达同一个概念。
有效信息②: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可联系律师为被告辩护是表示法律规定被告可以行使的一种权利。
有效信息③: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可联系犯了罪还有理辩护是一种开脱罪行的诡辩。
最后可总结:不能把一个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混为一谈。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题中观点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并非一个词语在任何场合都表达同一个概念+胡平是坏人,还要有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
得分点②:律师为被告辩护是表示法律规定被告可以行使的一种权利+辩护律师为其辩护。
得分点③:犯了罪还有理辩护是一种开脱罪行的诡辩+好像坏人犯错还有理一样。
得分点④:不能把一个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混为一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导入新课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知道概念具有怎样的逻辑特征,如何才能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掌握明确概念的具体方法。
我是概念——逻辑思维的细胞!要想让思维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就得准确地把握好我哟!
概念的概述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一框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逻辑思维规则
辩证思维方法
思维
意识
理性认识
广义
狭义
逻辑学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广义
狭义
方法
运用
狭义逻辑学
本册主线
《逻辑与思维》
本册主线树立科学思维、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科学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单元知识体系
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
判断
推理
准确把握概念(第四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五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六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七课)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内容: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如何准确把握概念
1
从“人事”与“人世”曲解中掌握概念的特征
2
从“方便”二字多重意思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议题
01
概念的含义
1
从“方便”二字多重意思中理解概念的含义
议题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分析老外遇到这个尴尬问题的原因。
探究与分享
老外因为概念认识错误导致的尴尬,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1、概念与属性
(1)属性:
①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2)概念: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一、概念的含义
例如:“葡萄是甜的的”。其中“甜的”是“葡萄“的性质。
“5大于4”,这里“大于”表示的是“5”与“4”的关系。
1、概念与属性
【相关链接】:
依据“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这一本质属性,我们可以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才能产生“人”的概念。
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一、概念的含义
2、概念的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这个词既可以指“老师”,也可以指“尊者”等; 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一、概念的含义
【示例评析】:
白头翁会飞,
王爷爷是白头翁
所以,王爷爷会飞。
“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乎逻辑的。
【易混易错】:概念与语词
(1)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例如,对于苹果,我们可以用手摸到它的外形,用眼看到它的色泽,用舌品尝它的滋味。可是,对于头脑中的概念却看不见也摸不着,概念作为一种思想,必须用一种物质载体把它表达出来,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而被人们理解和掌握。因此,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
(2)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3) 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孤立的助词和叹词则通常不表达概念。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
语词
事物的本质属性
思维形式
(对事物作出的反映)
思维的内容(反映的对象)
物质载体
(标识这一反映的符号)
体现为
表达
比较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
一、概念的含义
项目 概念与属性 概念与语词
关系 ①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②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③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①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②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③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结论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其本质属性 对概念和语词进行区分,避免概念的混淆
02
概念的基本特征
2
从“人事”与“人世”曲解中掌握概念的特征
议题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这种判断正确吗?这是用什么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探究与分享
该男子因为把“人事”理解成“人世”把“十八层”理解为“地狱”等,混淆了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
1、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
(1)内涵: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②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外延: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是在指“谁”,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什么。
②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
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①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③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A
A
A
A
B
B
B
B
包含关系
包含于关系
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2)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①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②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全异关系
A
B
表示为:A+B=C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A
B
A
B
C
C
表示为:A+B < C
判断以下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
“团员”和“非团员”
“团员”和“党员”
“大学生”和“学生”
“中国人”和“台湾人”
“商品”和“劳动产品”
小试牛刀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种属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知识整合
项目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含义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 类别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阐释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 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被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比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知识整合
项目 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
含义 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
作用 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一个概念究竟在指“谁”。反映事物“量”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关系 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就越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
本框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