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登岳阳楼导入: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杜甫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登岳阳楼——唐 杜甫教学目标必备知识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核心素养 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重难点: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诗文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tì sì1、注意:字音和节奏杜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情感探究:为什么?凭轩涕泗流2、再读诗歌,请问本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一句?为什么?涕泗a、老病有孤舟b、亲朋无一字悲己c、戎马关山北悲国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感作者简介姓名:字:号:称号:作品称号:朝代:诗派:诗风:杜甫子美少陵野老诗圣诗史唐朝现实主诗人沉郁顿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杜甫57岁时,距离他生命的终点仅有2年时间,当时诗人的处境十分艰难。他身体衰弱不堪,靠饮药维持生命,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从公安(今湖北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登上岳阳楼,创作了这首诗歌。景物探究岳阳楼自古都是名胜之地,同样是登楼,范仲淹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那么,杜甫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色呢?与其他诗人有什么不同呢?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慕名已久向往之久夙愿得偿幸事一件“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最传神的两个字是什么 写出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及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景色特点:手法——夸张、想象、虚实结合忧国忧民济世胸襟触景伤怀景广阔无垠烟波浩淼情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感伤之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比较阅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作业挑战背诵结合今日的学习,请同学们将杜甫的诗歌进行二次创作。模仿杜甫的心情与口吻,写一篇400字的游记。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