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在篮球运动中,双
手胸前传接球是基本的技术之一,掌握并在实践中合理运用传接球技
术是摆脱对方防守的基本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营造活跃的课堂
气氛,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交流、协作和克服障碍的感受,从而达成
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接触
过篮球,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在本课中设计了球性练习和传球小游戏,有利于提高学生
学习胸前传球兴趣,促进学生对传接球技术的掌握。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篮球运动锻炼价值,掌握传接球技术的正确方法,并
认识到传球和接球在篮球运动中的地位。
2.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让80%学生掌握传接球技术动作,提高学生传球运动
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战胜自我,树立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传球的翻腕拨指动作。
教学难点:
传球时上下肢协调用力。
五、教学程序
1、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安排见习生,课上注意安全。
2、准备部分: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部
分得到充分活动,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心理准
备和身体准备。
3、基本部分:
首先让学生观察示意图,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讲解示范传球,
学生认真观察。在练习中教师巡视,语言提示,纠正错误,达到提高
技术水平目的。学生展示,教师示范徒手练习,学生学习。通过两人
或四人传接球练习,增加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活跃度也是检验学
生对掌握传接球技术能力。
4、结束部分: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相互按摩,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得到放
松和消除疲劳,尽快恢复体力,在教师口令下做深呼吸调整心肺功能,
在愉悦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5、课堂小结:
评讲本次课的教学优缺点,学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篮球水平,利
于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六、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
运动密度约为40%,运动负荷为中等。
七、场地器材准备的布置及回收:
器材布置:
摆好4个网袋的距离,课前准备40个篮球。
器材回收:
最后组织学生收拾器材归还体育室。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