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1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1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2.1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图文资料,归纳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地图,说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地势对交通、气候、水能资源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难点:地势对交通、气候、水能资源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我国的长江、黄河,播放歌曲——好汉歌,请同学们在歌词中感受大江大河奔涌东区的气概,激发学生探究大河东流背后的原因,请同学们说一说河流流向与哪些要素相关,引出本节课题。
新课讲授: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 地势主要特征
活动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找出我国地势最高的区域和地势最低的区域,由颜色的变化判断地势的倾斜,总结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活动2:比一比
对比A、B两图哪幅更符合我国的地势特点 图A中,地势西部高缓缓向东部倾斜;图B中,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可知,三级阶梯分布更符合我国的地势特征,故图B正确。
活动3:读我国北纬36°剖面图,展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三级阶梯分布的海拔变化趋势,总结我国地势的特征:呈阶梯状分布。
请同学们结合我国的山脉分布图,找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在课本上标出这些重要的山脉,并加强记忆。
合作探究1:三级阶梯主要地形
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关注图例,找出三级阶梯分布的平均海拔与地形;并完成表格内容。
活动:找一找
请同学们阅读中国的地形图,找出位于不同地势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合作探究2:地势对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国的地势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进行总结:
1.气候——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2.交通——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3.资源——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式,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想一想: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又会产生有哪些影响呢?
最后教师给出开放性问题,希望同学们可以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的迁移,真正掌握分析、学习的方法。
课堂练习:
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和活动了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国的地势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2.1 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材料和图表的运用,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读图和分析的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为建立地理思维方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