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中考时政热点押题:加大稳岗促就业 增进民生福祉材料一: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支持力度 2022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稳就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更有力举措稳就业。一要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达产。二要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三要拓展就业岗位。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启动一批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等工程,推广以工代赈,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四要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五要压实各地稳就业责任,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创造性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材料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法治基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包含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内容。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共享发展1.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职业1.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2.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引起传统职业的变革和新兴职业的兴起。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这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3.人们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除传统就业方式之外,国家还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努力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职业的变化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1.党和政府不断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多措并举保持就业稳定,这说明了什么?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③党和政府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④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2.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就业面临巨大压力。谈谈我国采取更有力举措稳就业的原因有哪些。①就业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②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稳就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④稳就业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3.结合材料二分析,修订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哪些重要意义?①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均衡发展。②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了法治基础。③职业教育法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有利于丰富职业选择,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②培养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开发创造潜力,提升自身竞争力。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④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增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⑤关注国家和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变化,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1.近年来,我国政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逐年上调养老金,将居民医保补贴标准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22年的610元,全面建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人民群众筑起了坚实的“保障网”。这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 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积极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 ④能够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部需求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提出了重要举措,努力让“民生清单”变成百姓生活中的“幸福账单”。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现阶段的中心任务③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法治建设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2022年4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有利于( )A.解决社会矛盾,消除城乡差异B.贯彻开放理念,扩大对外开放C.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D.促进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4.一批为老年群体打造的适老版APP陆续上线,页面简洁、字体清晰,没有恼人的弹窗和广告,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跳转和推送,用起来省心省力。此举( )①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无奈之举 ②是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有益尝试③能够帮助老年人获得更多公民权利 ④充分体现了对老年人的人性化关怀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5.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政府将经济政策的最大着力点放在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上,阶段性减免税费,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下列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有利于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B.党和政府致力于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C.科学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D.有助于守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6.伴随着“互联网+”深入推进,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新职业,如汽车救援员、农业经理人、汉服造型师、失意倾听师、碳排放管理员等,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这些职业中作出合理的选择需要我们( )①规划职业生涯,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 ②更新就业观念,摒弃传统的就业方式③结合个人特点,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④坚持个人意愿,不听取他人任何建议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材料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自觉主动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材料三:2022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求真务实、提振信心:①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 ②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③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句话蕴含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哪些知识。(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党和国家为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采取的具体措施。(4分)(3)请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制定上述政策的意义。(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