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政治热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高考政治热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资源简介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
1、从历史发展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艰辛探索和不断创新中形成和发展。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一贫如洗、百废待兴。针对这样的国情,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把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历史任务。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这标志着我们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进展的基础上,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②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1987年8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③党的十五大对第三步目标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确立了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是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可持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时的奋斗目标。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赋予全面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成的是惠续的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从性质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
西方的现代化从内涵上讲,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现代化,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以及主要依靠殖民掠夺和资本的全球化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不仅难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且由于缺乏生态文明的内容,也难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西方的现代化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其核心目的是追求资本的利益,这使得其现代化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但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使得他们所领导的现代化发展只能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发展结局。
3、从构成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在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发展道路上都具有中国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显著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⑴在物质文明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①在所有制层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②在分配方式层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既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又使各种社会资源和要素能够更充分地进入到社会生产生活中,社会发展呈现蓬勃活力。③在运行机制层面,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这既发挥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又弥补了市场的失灵、盲目和无序的天然缺陷。④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⑵在政治文明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根本上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在发展中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⑶在精神文明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⑷在社会文明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人民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文明建设;以社会和谐为目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民生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⑸在生态文明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⑹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胸怀天下,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审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要求“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发展。
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在处理本国现代化与他国的关系进程中,将其视为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走上了一条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霸权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遵循的是求同存异的交往价值观,坚持不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旨在推动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自身的更好发展,是一条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的现代化新道路。
4、从模式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一个“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中国要后来居上,经历的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够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人民至上,以造福全体人民为根本目标。①在现代化的内容上坚持人民“美好生活”向度,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秉承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不断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③在现代化的归宿上以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阶梯,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是单纯追求物质财富,而是始终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
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持包容性发展,既造福中国,又惠及世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的原因
1、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把握现代化规律,正确把握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科学规划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坚持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妥善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为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独立自主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3、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广交国际社会朋友,倡导国际公平正义,不断为现代化注入活力。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一是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不仅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前提,而且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的世界现代化格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西方文明形态长期注解为“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传承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和平、和睦、和谐的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健康中国、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等理念,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容。打破了文明形态的“西方中心论”,超越了“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和“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
三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提振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富民强的信心,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 现代文明的进程由资本主义开启,但其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两极分化、生产与生态冲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割裂等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突破口,吸收和借鉴了一切有益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既存现代文明的批判、突破、改造与革新,是现代文明的更高阶段。
材料二 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既要实现物质富裕。更要实现精神富有。近年来,浙江多措并举,担负新时代文化发展使命,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打响“浙江有礼”品牌,着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精神力量高地、文明和谐高地、文艺精品高地、文化创新高地。深入挖掘浙江红色资源,守好“红色根脉”,激励全省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奋力前行。大力推进文化研究工程,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等具有代表性的浙江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推进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可持续、高质量。推进江南特色的文化创新高地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在文化融合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擦亮浙江文化金名片。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中国能够成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12分)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正否定的实质是“扬弃”。(2分)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不断创新。(2分)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吸收和借鉴了一切有益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2分)克服了既存现代文明的局限性,(2分)立足中国国情,创新发展思路,创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的新文明形态。(4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浙江担负新时代文化发展使命,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给我们的启示。(10分)
①壮大共同富裕主流思想舆论,坚定奋进新时代信念信心。(3分)②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丰厚遗存,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发展。(3分)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分)④扩大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分)⑤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需求。(2分)(评分意见:其他切合题意的表述,可酌情给分)
(3)我们应坚持“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请你就青年人应如何“实现精神富有”提出两点看法。(4分)
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 身的精神世界。(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每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