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说题
21.地理题
目
录
01
02
03
04
试题展示
命题意图
知识考点
解题思路
05
06
试题拓展
教学反思
一、试题展示
21.(10分)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印度的棉花种植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中国的疫情在得到控制后,棉花主产区新疆的棉花随着气温回暖,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
材料一:
材料二:【棉花的习性】棉花是喜光作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比较旺盛,光照越好所产出的棉花品质也就越好。棉花生长的过程中,对水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要求,在整个生长期,棉花的田间持水量都要保持在70%左右。对棉花生长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土壤,虽然棉花在各种土壤中都能够生长,但是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1)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其重要的棉花产区分布在E (地形区)。请根据图7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3分)
(2)新疆南部和北部棉花种植区明显的界限是 (地形区)。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根据材料二简述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3)近年来,我国棉花进口量大幅增加,有人建议新疆应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请阐述你的观点及理由。(4分)
图7
图8
二、命题意图
本题以新疆棉花这一热点为切入点,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紧扣时代脉搏。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考题特点
21.地理题
以地图和图表为载体, 考查学生从地图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地理空间想象与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表述的能力
某一个或两个区域
围绕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主题
核心素养:空间感知
(区域认知+人地观念)
……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
历史与社会课程核心素养:空间感知
1.( 2 )如何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描述区域的空间位置
2.(11)如何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3.(12)如何运用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4.(13)如何分析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5.(14)如何认识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6.(15)如何认识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7.(21)如何形成人口 资源环境意识, 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知识考点
题 号 考 点
第1题 主要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第2题 主要考查自然环境: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第3题 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新疆棉花是否要大量种植
课标链接
1-4-1 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3-5 列举实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思想和方法;描述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
四、解题思路
21.(10分)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印度的棉花种植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中国的疫情在得到控制后,棉花主产区新疆的棉花随着气温回暖,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
材料一:
材料二:【棉花的习性】棉花是喜光作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比较旺盛,光照越好所产出的棉花品质也就越好。棉花生长的过程中,对水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要求,在整个生长期,棉花的田间持水量都要保持在70%左右。对棉花生长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土壤,虽然棉花在各种土壤中都能够生长,但是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1)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其重要的棉花产区分布在E (地形区)。请根据图7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3分)
(1) 德干高原(1分)
地理位置:地处北半球,位于6°44′N-35°30′N,68°7′E-97°25′E之间,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位于亚洲南部。(2分)
往往以时下的社会热点切入
地理事物:主要地形区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四、解题思路
21.(10分)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印度的棉花种植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中国的疫情在得到控制后,棉花主产区新疆的棉花随着气温回暖,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
材料一:
材料二:【棉花的习性】棉花是喜光作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比较旺盛,光照越好所产出的棉花品质也就越好。棉花生长的过程中,对水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要求,在整个生长期,棉花的田间持水量都要保持在70%左右。对棉花生长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土壤,虽然棉花在各种土壤中都能够生长,但是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2)新疆南部和北部棉花种植区明显的界限是 (地形区)。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因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根据材料二简述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天山(1分)
有利的自然条件: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或病虫害少。(2分)
地理事物:主要地形区、分界线
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矿产、地质等)
四、解题思路
21.(10分)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印度的棉花种植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然而中国的疫情在得到控制后,棉花主产区新疆的棉花随着气温回暖,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
材料一:
材料二:【棉花的习性】棉花是喜光作物,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比较旺盛,光照越好所产出的棉花品质也就越好。棉花生长的过程中,对水分也存在相当程度的要求,在整个生长期,棉花的田间持水量都要保持在70%左右。对棉花生长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土壤,虽然棉花在各种土壤中都能够生长,但是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3)近年来,我国棉花进口量大幅增加,有人建议新疆应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请阐述你的观点及理由。(4分)
(3)支持:土地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光热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增加收入,增加
就业。(4分)
反对:灌溉水源有限,易导致土地沙漠化;距市场远,运输成本高,劳动力不足。
对立: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等
和谐: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中考地理综合题解题
一辨:图文结合辨区位
二审:先审设问后材料
图文资料必穷尽
关键词语要找到
再审分数效率高
三答:规范答题要记牢
一问一答不遗漏
紧扣材料不偏离
语言专业又精准
中心词语来领头
要点明确有序号
三步法
辨-审-答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作为“中国棉都”,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长期以来,其棉纺织工业的深加工环节主要在内地完成,棉产品再运回新疆销售或出口。2010年,浙江省援疆项目“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正式成立,吸引大批浙江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建设成为国家西部面向中亚的重要纺织品出口基地。
地理视角——初探新疆棉
(1)分析阿克苏地区成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4分)
(2)说出阿克苏地区吸引浙江棉纺织企业入驻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4分)
(3)分析阿克苏地区发展棉纺织产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从自然环境分析,新疆为什么盛产优质棉花?
五、试题拓展
历史视角——棉花与世界
东西方贸易规模扩大;
印度、中国棉纺织品大量进入欧洲
新航路开辟
1
殖民扩张(罪恶的“三角贸易”)
2
3
美国南方经济的发展
奴隶制
种植园经济
五、试题拓展
法治视角——理性爱国
1.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角度,谈谈在网络上看到有关新疆“强迫劳
动”的谣言,你会怎么做?
2.某些西方国家以谣言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抹黑中国形象。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五、试题拓展
3.因新疆棉花事件,各电商平台纷纷下架相关品牌,众多演艺明星取消代言,这说明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有着怎样的关系?这启示我们该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4.在新疆棉危机中,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该事件并作出回应?
5.新疆棉花事件,许多中国国民出来做出回应,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精神?
六、教学反思
六、教学反思
1.加强区域地图的阅读,善于从地图中提取信息,并应用在答题中。
2.引导学生考题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我们上复习课时,多选择正能量的例子,关注对时事热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注重指导学生构建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型,并能灵活运用。
3.全面、准确的解读考点,特别关注新增和变化的考点,细化目标,逐一落实。
4.复习时应立足基础,关注核心主干知识的落实,避免追求过繁、难、偏的知识。
5.经常开展变式训练,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去研究试题考点、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教学反思
变的是试题,不变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学生的进步指日可待。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