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阅读书本,自主梳理中共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①南昌起义 ②八七会议 ③秋收起义 ④创建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 中共成立 井冈山会师 革命根据地壮大 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成立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会宁会师 中共七大 新中国成立 开始 转折 胜利 1921 1927 1928 1930 1931 1936 1935 1934 1945 1949 12.?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首来时路,波澜壮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湖有幸载红船。举锤镰、立宣言、震撼九州,志破九重天……井冈山、大别山、万里长征、胜利到延……”——姚俊明 《江城子·忆昔》 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党员数量及成份构成变化 ? 总人数 工人 知识分子 农民 其他 1927年 1万多 53.8% 19.1% 18.7% 8.4% 1928年 12万左右 10.9% 7.2% 76.6% 5.3% 材料三: (1)指出诗歌中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2)你可以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信息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2.?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首来时路,波澜壮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湖有幸载红船。举锤镰、立宣言、震撼九州,志破九重天……井冈山、大别山、万里长征、胜利到延……”——姚俊明 《江城子·忆昔》 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党员数量及成份构成变化 ? 总人数 工人 知识分子 农民 其他 1927年 1万多 53.8% 19.1% 18.7% 8.4% 1928年 12万左右 10.9% 7.2% 76.6% 5.3% 材料三: (1)指出诗歌中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2)你可以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信息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2.【答案】 (1)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红军长征(三例即可) (2)从1927年到1928年,党员的数量大大增加;从1927年到1928年,党员主体成分由工人阶级变成农民阶级。 因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共产党,所以共产党员成分构成发生了变化,农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图1: 国统区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通货膨胀:图2: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图3: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战略方针得当。 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歌曲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歌曲三: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苦,胜利会聚甘孜城。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上并肩行。 请回答: (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歌曲二中,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4分) (3)歌曲三唱出哪一重大会师?(2分) (4)这一战略转移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4分) 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歌曲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歌曲三: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苦,胜利会聚甘孜城。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上并肩行。 请回答: (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歌曲二中,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4分) (3)歌曲三唱出哪一重大会师?(2分) (4)这一战略转移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4分)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分)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分) (3)会宁会师。(2分)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平型关大捷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诺曼底登陆 德国法西斯被打败,欧洲战事结束 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请你仔细观察填写完整的年代尺,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中国的抗战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 1931.9.18 1932.1.28 1935 1936.12.12 1937.7.7 1937.8.13 1937.12.13 1937.9 1937.9月下旬 1938年春 1940.8至1941.1 1942至1945 1945.8.9 1945.8.15 1939.9.1 1941.6.22 1941.12.7 1942.1.1 1944.6.6 1945.5.8 1945.9.2 新知讲解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民党爱国将士的英勇奋战 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少数民族武装 华侨捐款捐物 敌后坚持抗战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百团大战 淞沪会战 台儿庄保卫战 白求恩大夫 美国飞虎队 南京大屠杀 细菌战 战争余波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 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东南亚 战场 中国 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 战场 (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多万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一: 中国抗战简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中国消灭日军 中国消灭伪军 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中国死亡人数 美国死亡人数 英国死亡人数 150多万 118万 6000多亿美元 2000多万 40.5万 37.5万 材料二: 人们到处在跑,在吼,在欢呼,好像怒涛冲击着海岸一样,他们疯狂了….. “号外!”“号外!” “谁看你的号外,无条件就是无条件!” 号外像传单一样抛在空中,散开了……夜空中飘散着呜咽的声音“一百多年了,终于打赢了一场了”…..“50年了,我们一家人终于能团圆了啊!” ——改编《记狂欢之夜》钱江潮 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近代以来反抗外来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材料三: 日本经济完全崩溃,百姓流离失所 无家可归的儿童 寻找工作的年轻人 难民潮 收复台湾,进一步实现国土完整 二战年代尺 1939.9 德国突袭波兰 1941.6.22 1941.12.7 1942.1.1 1944.6.6 1945.5.8 1945.9.2 德国突袭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诺曼底登陆 柏林战役 德国法西斯被打败,欧洲战事结束 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0.7 德国进攻英国 不列颠之战 1942.6 中途岛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阿拉曼战役 1945.2 雅尔塔会议 1942.7 1942.10 1943.11 1943.11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1945.7 波茨坦会议 挫折 扩大 失败 太平洋 最大 转折 美中英 开辟第二战场 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0.口号与主张蕴含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11.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畴的有( ) ①马拉松战役 ②莫斯科保卫战 ③凡尔登战役 ④科索沃战争 ⑤突袭珍珠港 ⑥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12.右图资料取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份重要的文件,对此文件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份文件的名称是《联合国家宣言》 ②文件中的台湾被日本所窃源于甲午战争 ③该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④文件签署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经过14年抗战,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前一天,在重庆的蒋介石急电毛泽东:“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回电:“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毛泽东飞赴重庆进行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蒋介石和谈要求 B.共同接受日本投降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渡江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平津战役 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 13.? 2020年是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彰显正义,祈祷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北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 ——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1)请准确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的具体所指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 (3)列举两例史实批驳材料三中日本对这场战争所持的态度。日本的态度对我们建设持久和平世界有什么警示? 13.? 2020年是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彰显正义,祈祷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晚上,有人对正在北京郊外卢沟桥.上演习的日军进行炮击。……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所集中的上海,有二位日本士兵被人射杀,中日两国为此进入全面作战。 ——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1)请准确写出表格中①②③④的具体所指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 (3)列举两例史实批驳材料三中日本对这场战争所持的态度。日本的态度对我们建设持久和平世界有什么警示? 13.【答案】 (1)①九一八事变;②台儿庄战役;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波茨坦公告》 (2)从不支持到支持;时代背景: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宜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期同盟正式形成。 (3)如南京大屠杀、实施三光政策等;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等。 17.【内江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在当时,爱国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摘编自《胡锦涛在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它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居于什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国主义精神在五四运动中的具体表现。(5分) 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解放军于哪一年占领南京?该事件结束了哪一政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合1945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的谈判目的,说明该政党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原因。(5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公告是毛泽东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宣告的?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什么革命任务?从1919年到1949年,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5分) 1919年。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表现: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口号,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火烧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工人罢工。 1949年。国民党。原因:假和平、真内战,违背人民的意愿。 开国大典。 任务: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等)。 18.制作年代尺和探究主要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 材料二 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历史事件的一些关键词: “五四风雷” “南昌枪声” “卢沟烽火” “开国大典” (1)从材料二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胜利分别选出恰当的关键词。(4分) (2)“卢沟烽火”点燃了哪场战争?把我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时间标注在年代尺上。(2分) (3)为A这一历史事件撰写一个合适的关键词,并说说它与“五四风雷”“南昌枪声”“开国大典”之间的关系。(6分) 开始:“五四风雷”。胜利:“开国大典”。 抗日战争。(年代尺应标注在1945年处)。 “开天辟地”。 关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