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中考历史信息预测卷湖南长沙专版一、选择题。1.考古学家在甘肃天水北道区放马滩发现了一些古墓,出土了一张西汉时期的纸质地图(见下图),这证明( )A.造纸术发源于中国的西北地区 B.造纸术最早因军事作战而产生C.蔡伦改进造纸术便于典籍流传 D.西汉人民已经懂得了造纸方法2.19世纪60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下列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有( )①创办近代海军②裁撤冗官冗员③创办近代民用企业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宋朝时设立市舟白司管理海外贸易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这是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4.中国经济史专家全汉昇先生称:“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以后……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其强调的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A.造就了唐宋的空前繁荣 B.为唐朝的统一奠定基础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加快了隋朝的统一进程5.表格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你根据表格信息,为其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主题时间 事件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1951年5月 西藏和平解放1950-1952年底 土地改革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A.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6.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刊登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A.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三大改造的完成C.党的工作中心的变化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7.据文献记载,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决定放逐曾打败波斯的著名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20世纪,考古学家在雅典的阿格拉广场附近发现了刻有他名字的放逐陶片(如图)。以上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雅典民众的政治生活 B.希腊文字的演变历程C.雅典公民大会的组成 D.希腊手工业发展情况8.《萨比天文历表》由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所著,对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吸取了他在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合理部分,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写成。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 )A.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B.缺乏自己的创造C.融汇了东西方文化 D.善于吸收其他文化9.下表可以说明,当时美国( )1790—1815年美国棉花消费情况(单位:千包)年代 1790年 1800年 1805年 1810年 1815年全国总消费量 11.0 36.0 44.0 64.0 90.0其中工厂用棉 — 0.5 1.0 10.0 90.0A.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B.棉纺织生产实现机械化C.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D.工业化建设的迅速推进10.据下表推知,导致其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90—1994年欧美国家主要工业部门就业人员变动情况表工业部门 金属加工 机械 汽车 化工 半导体 电子就业人员增减比例(%) -33 -18 -35 -8 +34 +42A.工人素质的提高 B.宏观调控的加强 C.新技术革命推动 D.城市化进程加快11.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古时的永州因交通不便而成为朝廷贬谪和流放不同政见贵族和大臣的地方,许多文人政客集聚湖南,客观上推动了湖湘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贬谪和流放永州的唐朝大臣( )A.屈原 B.柳宗元 C.贾谊 D.周敦颐12.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江永女书 B.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C.李达故居 D.九嶷山舜帝陵的遗址二、综合题。13.6月12日是我国文化遗产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释道和谐共生……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文学上有大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儒家,中国的思想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争鸣,各擅胜场。秦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宋应星在其著作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部编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体现孔子“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秦汉时代各思想流派“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指的什么?(2)材料二中这本著作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他这么编排体现了什么思想?列举同朝代的文学、戏剧方面出现浪漫精神风气的代表作品任意一例。1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某校八年级五班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19世纪中期】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呑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的效果。【19世纪90年代】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蒋廷黻《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刺激光绪帝救国的“时局”指的是什么事件?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20世纪初】材料三 庚子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的图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四 (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节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武力推倒清朝政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事件?(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过时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进行的“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是什么?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15.上海,一直是打开中国的一片钥匙,今年3月,上海疫情突然严重,让国人倍加牵挂。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携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材料二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兵工厂,也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用企业。材料三 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材料四 “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材料五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问题:(1)材料一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条款?(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上海曾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基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表明五四运动的中心后来转移到了上海,随着五四运动中心的转移,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材料四中的“这里”是指上海,为什么说“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里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产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曾经有一种什么理论在这里传播得很热烈?(5)材料五表明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沿海城市之一,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什么重要作用?(6)上海,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疫情骤起,形势极为严竣。面对疫情,上海人民同舟共济,分级分区,层层把控。时至今日,上海抗疫斗争已取得初步胜利。历史又一次雄辨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6.世界现代史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调整,如今年的北约东扩,俄乌战争,影响着世界局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怀着处理战后事宜的计划登上了欧洲大陆,他希望能够主宰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然而,英法等战胜国拒绝了威尔逊的基本设想,美国试图构件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大国崛起 危局新政》材料二 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美国总统布什(1991年)材料四 2009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纽约总部召开。大会发布的《千年宣言》指出:“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任”是21世纪必不可少的国际关系中的基本价值。——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的和平会议后,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新的国际组织?(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的最大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采取了哪些外交行动?20世纪90年代,哪一组织的建立实现了戴高乐的愿望?(3)材料三中,1991年哪一历事件的发生让美国认为“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布什的话反映美国的意图是什么?当今世界怎样的政治格局打破了美国的意图?(4)哪次会议提出建立联合国?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什么?(5)当今世界,有俄乌战争,有疫情蔓延,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形势?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一张西汉时期的纸质地图,说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造纸方法,D项正确;题干图片不能造纸术发源地,排除A项;题干图片体现造纸术运用到军事作战,而不是造纸术最早因军事作战而产生,排除B项;蔡伦改进造纸术便于典籍流传属于造纸术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从19是即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近代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了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立,综上所述①③④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D项正确;裁撤冗官冗员,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这是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这是对闭关锁国政策消极影响评述,是评价,D项正确;ABC三项是对史实的陈述,排除。故选D项。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朝大运河开凿后沟通了南北方经济,根据“完成不久以后……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可知该专家强调的大运河起到了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C项正确;根据“大动脉”可知强调的是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唐宋时期的繁荣并不是大运河造就的,排除A项;大运河的开凿不是唐朝统一的基础,排除B项;大运河是在隋朝完成统一后开凿的,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土地改革的开展都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因此材料中的内容都涉及政权的建立和巩固,A项正确;B项是三大改造,排除B项;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还没有探索,排除C项;D项是1956年后,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C解析:根据“(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刊登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可得出变化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改革开放,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项正确;土地所有制仍然是公有,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1956年完成,排除B项;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2008年左右,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经常会采用公民大会投票的方式(陶片放逐法)驱逐影响雅典城邦稳定的人,所以材料中记载的史实和出土文物都可以用来研究雅典民众的政治生活情况,A项正确;陶片上只有一种希腊文字,无法得出希腊文字的演变历程,排除B项;陶片上只有地米斯托克利的名字,无法得知雅典公民大会的组成,排除C项;一片陶片无法推测出当时雅典手工业的发展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萨比天文历表》是由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借鉴希腊天文学理论,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编著而成的,反映出阿拉伯文化善于吸收其他文化,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项。9.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工厂用棉的急剧上升,体现出美国工业化发展很快,这使美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D项正确;黑人奴隶的生活质量没有提高,没有涉及棉纺织机械化,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在1865年以后,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0.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1990—1994年欧美国家主要工业部门就业人员变动情况表,可知20世纪90年代时欧美国家的金属加工、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就业人员比例下降,而半导体、电子等新兴部门的就业人员比例明显上升,由此可见这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或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就业人员比例的变动不代表工人素质的提高,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排除B项;主要工业部门就业人员变动不能说明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因此也不能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排除D项。故选C项。1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顺宗时期,王叔文、柳宗元等官员主张改革政治,但触犯了宦官和藩国利益,柳宗元被贬谪、流放到永州,在永州创作了大量的诗文,B项正确;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文学家,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人物,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风俗,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A项正确;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 、李达故居、 九嶷山舜帝陵的遗址均是物质文化遗产,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3.答案:(1)“仁者,爱人也”。“整合”指: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各家思想。(2)“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重农思想。代表作品:文学:《西游记》(或戏剧:《牡丹亭》)。解析:(1)关于举例: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儒家”可知,体现孔子“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是“仁者,爱人也”。关于整合:根据材料一“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可知“整合”指: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各家思想。(2)根据材料二“宋应星在其著作的序言中说”可知是《天工开物》,它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根据材料二“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可知,他这么编排体现了重农思想。代表作品:集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朝代的文学、戏剧方面出现浪漫精神风气的代表作品是《西游记》、《牡丹亭》。14.答案:(1)“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遭到西方列强侵略(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效果:观点一:对外来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抗击日军侵略。观点二:不能抵御外来侵略,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任选一种观点)(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光绪帝努力:实行戊戌变法(3)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武力推翻清政府”:辛亥革命(4)“过时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新发展”:后期宣扬马克思主义。解析:(1)依据材料一“……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反映了各国通商传教者来中国是怀着侵略的野心。一国侵略生事,其他国家支持,也侵略。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得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遭到西方列强侵略(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对于筹划海防,建立海军的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观点一:对外来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抗击日军侵略,给日舰重创;观点二:中国海防力量不够强大,不能抵御外来侵略,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2)依据材料二“……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光绪救国的思想。结合课本所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实行戊戌变法,掀起了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3)依据课本所学,“庚子年”是1900年。“庚子拳匪”指的是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拳运动兴起,后发展为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1900年英、美、法、德等八国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4)依据材料四“(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结合课本所学,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即“过时的政治体制”;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儒学思想,人们依然是受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束缚。为了彻底改变人民的国民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十月革命后,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李大钊等人开始宣扬马克思。15.答案:(1)《南京条约》(2)洋务运动旨在学习西方技术,上海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外国人多,便于学习西方技术。(3)由资产阶级变成了无产阶级。(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中共“一大”召开于这里。马克思主义。(5)能够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6)考生围绕民族精神、党的领导、体制优越等作答即可。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携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可知,这是《南京条约》内容。(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兵工厂”可知,上海曾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基地,这是因为,洋务运动旨在学习西方技术,上海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外国人多,便于学习西方技术。(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可知,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由资产阶级变成了无产阶级。(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可知,这是因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中共“一大”召开于这里,这里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产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在这里传播得很热烈。(5)根据所学和材料五“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可知,它的作用在于,能够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6)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民族精神、党的领导、体制优越。16.答案:(1)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组织:国际联盟。(2)理想:实现欧洲联合。行动:缓和同苏联、德国的关系(缓和法苏关系、法德关系)。欧盟成立。(3)苏联解体意图:称霸世界。“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或者:多极化趋势)。(4)雅尔塔会议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国际合作。(5)加强国际合作;制定防范各种风险(包括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等)的有效对策,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继续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等(任写1点)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英法等战胜国拒绝了威尔逊的基本设想,美国试图构件战后国际秩序的努力无果而终”可知,建立政治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组织,成立的新国际组织是国际联盟。(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十分重视法德关系”可知,这体现的理想是实现欧洲联合;他的行动是,缓和同苏联、德国的关系;欧盟成立实现了戴高乐的愿望。(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让美国认为“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美国这是要称霸世界,“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打破了美国的意图。(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任”可知,雅尔塔会议提出建立联合国,这体现的它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国际合作。(5)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加强国际合作;制定防范各种风险(包括环境问题、恐怖主义等)的有效对策,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继续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