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中考地震火山专题微课配套练习一、选择题1.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全面爆发,二氧化硫气体和火山灰等直冲云霄,炽热的熔岩流将冰川熔化,形成洪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冰川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喷出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增多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 而近年来全球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次数明显增多,下列有关地震和火山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和地震的活动周期是11年 B.火山的喷发使酸雨发生的可能性增加C.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引发火山和地震主要原因是板块的碰撞和张裂3.右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A.板块是运动的B.地球是一个球体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4.主要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灾害现象是( )A. “莫拉克”台风在台湾登陆 B.内蒙古遭遇沙尘暴袭击C.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地发生7.0级大地震D.持续干旱肆虐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区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和核泄漏,给日本人民带来重大灾难。下列关于地震的形成和抗震救灾知识,错误的是( )A.震前动物有预兆是因为有些动物能感知地震产生的次声波或超声波。B.地震发生时躲到小开间的房屋里和有桌子等支撑物旁边是一种有效措施C.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汶川地震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D.地震救援最佳时间72小时,72小时以后很难存活,是因为心理崩溃6.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至少造成11万以上的人死亡。在地震发生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跑到窗口大声呼喊 B.在高楼上的尽快乘电梯到地面C.马上从窗口往下跳 D.躲到卫生间厨房间等狭小的空间内等待救援7.2008年至2013年,地球活动比较剧烈,连续发生汶川、海地、智利、玉树、雅安等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下列关于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A.海地、智利等大地震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震级就越大C.烈度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等D.地震是天灾,是上天对犯错的人的一种惩罚,不可预防8.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一场8.8级特大地震突袭智利,地震强度之大震惊世界。有专家称,智利地震的破坏性堪比100个海地地震。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震中愈近破坏力越小,震源是指地震发生的源地B.地震的传播纵波快于横波,先引起地表上下颠簸C.发生地震时,室外空地上相对安全一些D.地震后的次生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9.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10.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一大胆假设一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 二、简答题11.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中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炽热的熔岩流喷出后将逐渐冷却,形成岩石,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12.今年3月和5月,冰岛的艾雅法拉火山和危地马拉的帕卡亚 火山接连爆发,火山喷发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火山是 (选填“地表形态”或“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地球板块交界处最易发生。13.我国海军第四批护航编队于2009年l0月30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该护航编队从舟山至马六甲海峡的航行方向是西南。从全球板块分布上看,护航编队经过马六甲海峡后就由太平洋板块进入 板块。三、实验探究题14.阅读材料:居住在海滨某城市的几位中学生利用周末到附近的山上游玩,他们发现岩石中常常夹着一些奇怪的贝壳化石。甲同学认为:这些贝壳肯定是附近海里的贝类动物爬到山上后遗留下的。乙同学经过仔细观察,觉得这些贝壳和当地的贝壳不一样,他认为大概是远方的游客带来的。假如你也参加了他们的讨论,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15.请你和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仔细阅读下列内容后进行讨论。⑴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⑵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⑶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 ⑷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 ⑸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⑹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 ⑺地磁学研究表明: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 你认为可以作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反对“大陆漂移学说”理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地震物理母题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波及范围之大,30多年来罕见。重灾地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灾区内公路扭曲、塌陷,山体崩裂、滑坡,地面建筑被夷为平地,灾难之深重令国人震惊。震后在党中央的号召带领下,国民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举力抗震救灾。在地震发生及抗震救援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如力、能量转化、声现象、电与磁、运动和力等都可成为设置中考试题的“情景”材料。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波及范围之大,30多年来罕见。地震是一种常见自然灾害,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造成山体滑坡,滚石飞落,建筑物大面积坍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害。文中打点部分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2.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以 的形式向地面传播,从而造成地动山摇,地面开裂,建筑物坍塌等,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3.地球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力量。当这股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一旦岩层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引起强烈振动,使地面开裂、塌陷,山体滑坡,地面建筑坍塌、断裂等。上述现象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写出一条即可) 。4.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错动,引起强烈振动——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强烈地震波造成了地面开裂,山体滑坡,公路扭曲、塌陷,桥梁断裂,地面建筑物大面积坍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灾难性的损失。文中打点处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写出一条即可) 。5.地震发生前很多动物会惊慌不安、突然改变生活习惯。如老鼠乱窜、狗狂奔乱叫,鸡、鸭不进圈等。这是由于震源产生的 被这些动物感知到了,而人却感觉不到。? 6.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波及范围之大,30多年来罕见。我郑州市有震感的时间为14时33分。震后,九年级6班的小伟同学从地图上查找汶川县位置,在一张1:5000 000的中图地图上测出我市到汶川县的直线距离约为21cm。据此小伟同学算出了我市到汶川县的距离约为 km,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大约为 m/s。 7.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造成进入汶川的所有公路扭曲、塌陷,桥梁断裂,山体滑坡、巨大滚石堵塞路面。汶川与外界的信息、交通中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进入。为了抢救生命,将灾难降至最低,党中央派飞机空投,及时将救灾人员和物资送到震中汶川县。若飞机在一定高度匀速飞行,空投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跳伞官兵在落地前是匀速下降的,在匀速下降过程中他们的能量变化情况是 。由于 ,向灾区目标空投人员和物质时必需提前投放,才能准确到达目标。 8.大灾之后防大疫,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后,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员肩扛消毒药液箱匀速行走喷洒药液,在喷洒药液过程中,卫生防疫队员和药箱的机械能将 。灾区到处都能闻到药液味,这是由于 造成的。9.在四川省汶川县震后的抗震救援过程中,许多废墟会再次发生坍塌。其中,一部分是由于余震引发的,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 作用造成的。这给救援和被困人员带来威胁,影响了救援的顺利进行。 10.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倾泻而下,形成洪峰。倾泻而下的湖水具有 ,其破坏力不亚于地震灾害。 11.在四川省汶川县震后的抗震救援中,为了尽快、及时发现被埋生命,救援人员使用了生命探测仪,利用科学技术挽救了大量被埋生命。生命探测仪有若干种,有一种蛇形可视探测仪,它利用光纤传感技术,速度快、精度高。只要将探头伸入废墟中,就能通过显示屏的影视图像查看废墟下的生命信息。该探测仪探头相当于一个 ,所成的像是 的实像。 12.在四川省汶川县震后的抗震救援中,为了尽快、及时发现被埋生命,救援人员使用了生命探测仪,利用科学技术挽救了大量被埋生命。生命探测仪有若干种,有一种红外热夜视探测仪,它能帮助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快速找到微弱生命,只要人体温度与周边温度存在哪怕一摄氏度的温差,探测仪就能直接显现幸存者的影像。它不受光线影响,能在无光情况下正常工作。你认为该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是: 。13.在四川省汶川县震后的抗震救援中,为了尽快、及时发现被埋生命,救援人员使用了生命探测仪,利用科学技术挽救了大量被埋生命。生命探测仪有若干种,有一种声波探测仪,它利用 的原理,探测100m长、10m宽的空间内是否有生命迹象。它就像医生的听筒,但是精度比听筒高许多倍,方圆百米之内,就算被困人员的心跳、呼吸、脉搏都相当微弱,也能测出有无幸存者。 14.在四川省汶川县震后的抗震救援中,为了尽快、及时发现被埋生命,救援人员使用了生命探测仪,利用科学技术挽救了大量被埋生命。生命探测仪有若干种,有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它根据生物学原理:人只要活着,身体周边都有 存在。它就是利用 来准确探测幸存人员方位的仪器。 15.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后,各路救灾大军紧急奔赴灾区,但由于公路被破坏,震中汶川县与外界的信息、交通中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进入。为了抢救生命,将灾难降至最低,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大量直升飞机参与救援,关于直升飞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升飞机能停在空中,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B.直升飞机能升空是因为螺旋桨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其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而获得了升力,且升力大于重力C.直升飞机升空的原理是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D.直升飞机的发动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E.直升飞机的发动机工作时,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F.直升飞机的机头做成流线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机内空间G.直升飞机在空投救灾物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来源:学§科§网Z§X§X§地震化学母题一、选择题1.玉树地震导致灾区部分水源严重污染,为保障当地群众饮水安全,需要消毒杀菌。有关卫生防疫部门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优氯净(C3O3N3Cl2Na)、二氧化氯(C1O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消毒杀菌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C3O3N3Cl2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5C.C3O3N3Cl2Na中C、N、O元素的质量比为6:7:8D.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比NaClO和C3O3N3Cl2Na的都大2.海底地震引发海啸,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 ②消毒 ③净水 ④自然沉降. 较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3.在玉树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为了确保大灾后无大疫,玉树大地震后,医务人员在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液,其中有一种消毒液叫次氯酸鈉(次氯酸鈉的化学式为NaClO)。关于次氯酸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B.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 NaClO是一种盐D. NaClO中含有NaCl,故可代替食盐来使用5.玉树发生了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氧化物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6.玉树发生大地震,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吸附7.玉树大地震,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但震不垮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1万多卫生防疫人员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大量使用的一种消毒杀菌剂为0.5﹪过氧乙酸(CH3COOOH)溶液。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是有机物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4:3D、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8.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二、非选择题1.今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灾后的防疫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ClO2)作消毒剂。ClO2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可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ClO3 + 4HCl = 2 ClO2↑+Cl2↑+ 2X+ 2NaCl。(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的化学性质 ;(2)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 ,你推断的依据是 。2.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玉树发生了地震后,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含氯元素 )、漂白粉对饮用水 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带点元素的化合价是 。3.玉树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为灾区紧急提供包括方便面在内的各种救灾物品。据下表回答:方便面营养成分表(每100 g中含量)糖类/g脂肪/g蛋白质/g水分/g钠/mg钾/mg磷/mg钙/mg维生素C/mg其他61.621.19.53.6114413480250……方便面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 、油脂、无机盐和水;(3)我市派遣专业人员赶赴灾区,协助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自来水厂主要通过①吸附沉淀(用明矾)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③静置沉淀④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可用 试纸检测水的酸碱度是否达到标准;(4)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用外层是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心板做墙体。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 2.A 3.A 4.C 5.D 6.D 7.D 8.A 9.D 10.B二、简答题11.地幔 凝固 12.地壳运动 13.印度洋三、实验探究题14.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最有可能是这里曾经是海洋,海洋贝类动物死后贝壳被保存在岩石中,由于地壳变动,后来这个地区上升为山地。15.(1)(2)(5)(7) (3)(4)(6)地震物理母题答案1.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地震波(或波 机械波) 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能量的转化(或力是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力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等) 5.次声波 6.1050 3500 7.减小 动能不变,重力势(机械)能减小 惯性 8.减小 扩散(分子热运动 或分子无规则运动)9.重力 10.重力势能和动能(机械能) 11.凸透镜 倒立、缩小 12.红外线的热作用及其成像技术 13.声音可传递信息 14.电磁波 电磁波 15.D地震化学母题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D 4.D 5.C 6.A 7.D 8.A二.非选择题1.⑴见光易分解 ⑵H2O 质量守恒定律 2.Cl;H2O ;+1或 3.⑴BC ⑵糖类 ⑶ ③①④② pH ⑷A ⑸吸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科学中考传地震火山专题配套练习.doc 初中科学中考微课专题之地震火山.mp4 初中科学中考微课专题之地震火山.ppt 初中科学中考微课专题之地震火山_controller.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