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对学生开展防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同时组织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排除可能存在的水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为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学生溺水安全管理制度。一、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思想,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学校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进行预防溺水事故警示教育,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好学生防满水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技能教育,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建立学生防水安全管理机构校长一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三、切实开展学生防漏水专题教育各班要落实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教育、班级黑板报设立专栏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组织开展专题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运用集会广播、橱窗展览、发放告家长书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及幼儿家长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及家长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四、明确规定与要求1、学生要去游泳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并且要有会游泳、负责任的大人陪同,选择水浅河底硬而平整的、熟悉的水域游泳。2、学生不得擅自下水游泳,不得私自结伴去游泳,不得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山塘、水库、深潭等水深的地方游泳,不到水流湍急的河流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较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下熟悉的水域游泳。如果看到同伴掉到水里,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而是呼喊旁边的成人帮忙。五、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教育小学生防溺水措施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小学生防溺水措施八避免: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5、避免去不熟悉水域游泳;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在雷雨季节提倡家长送学生到校,接学生返家。注意:1、不要到池塘,河边、水池等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2、到游泳池,游泳馆游泳必须经家长同意。3、遇溺水发生,要大声呼救。4.在游泳池内游泳要注意。(1)入水前按规定清洗身体是很重要的。(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3)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4)选样辅助器材,如救生图和潜水等。(5)不要冒险跳水。(6)遵守游泳池规则。(7)饭后4560分钟内不要游泳。5、在天然水域游泳要注意。(1)要充分了解水域的水底情况。(2)在海中游泳时,必须了解潮汐情况。(3)总是与海岸线平行游。(4)注意同一海域的其他船只。(5)了解水温,最理想的是27摄氏度。六、做好子对学生家长的防水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通过印发《告家长书》、《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及时提量和教育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水的安全票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求家长特别注意”节假日期间孩子的游泳安全,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通过印发《告家长书》、《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及时提配和教育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求家长特别注意”节假日”期间孩子的游泳安全。进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要从学生漏水死亡事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好学生死亡事故上报制度,以及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八、防溺水具体预防措施1、认真落实上课期间每一天的学生考勤制度,对迟到缺席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和去向。我们规定,任何班级不得随意停课和提前放学。2、在学校周边的鱼塘、水库,设立“水域危脸”的警告标牌。而且要求各条线路方向来往的教师时刻关注沿途水域情况。3.节假日提前告之家长,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校外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学生水事故的发生,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4.建立“学生安全小组,学生与学生相互提和监督。5.严格信息通报制度,遇有私自下水游泳的情况和溺水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把隐患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6.利用墙报、课量,以及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营造珍惜生命氛围墙强预防水意识。7.围统“杜绝溺水事故”这一主题,开展一次全校性教育动员大会。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要从学生水死亡事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好学生死亡事故上报制度,以及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小学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对学生开展防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同时组织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排除可能存在的水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为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学生溺水安全管理制度。一、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思想,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观念。学校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进行预防溺水事故警示教育,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好学生防满水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技能教育,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建立学生防水安全管理机构校长一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三、切实开展学生防漏水专题教育各班要落实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教育、班级黑板报设立专栏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组织开展专题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运用集会广播、橱窗展览、发放告家长书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及幼儿家长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及家长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四、明确规定与要求1、学生要去游泳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并且要有会游泳、负责任的大人陪同,选择水浅河底硬而平整的、熟悉的水域游泳。2、学生不得擅自下水游泳,不得私自结伴去游泳,不得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山塘、水库、深潭等水深的地方游泳,不到水流湍急的河流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较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下熟悉的水域游泳。如果看到同伴掉到水里,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而是呼喊旁边的成人帮忙。五、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教育小学生防溺水措施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小学生防溺水措施八避免: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5、避免去不熟悉水域游泳;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在雷雨季节提倡家长送学生到校,接学生返家。注意:1、不要到池塘,河边、水池等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2、到游泳池,游泳馆游泳必须经家长同意。3、遇溺水发生,要大声呼救。4.在游泳池内游泳要注意。(1)入水前按规定清洗身体是很重要的。(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3)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4)选样辅助器材,如救生图和潜水等。(5)不要冒险跳水。(6)遵守游泳池规则。(7)饭后4560分钟内不要游泳。5、在天然水域游泳要注意。(1)要充分了解水域的水底情况。(2)在海中游泳时,必须了解潮汐情况。(3)总是与海岸线平行游。(4)注意同一海域的其他船只。(5)了解水温,最理想的是27摄氏度。六、做好子对学生家长的防水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通过印发《告家长书》、《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及时提量和教育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水的安全票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求家长特别注意”节假日期间孩子的游泳安全,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通过印发《告家长书》、《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及时提配和教育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求家长特别注意”节假日”期间孩子的游泳安全。进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要从学生漏水死亡事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好学生死亡事故上报制度,以及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八、防溺水具体预防措施1、认真落实上课期间每一天的学生考勤制度,对迟到缺席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和去向。我们规定,任何班级不得随意停课和提前放学。2、在学校周边的鱼塘、水库,设立“水域危脸”的警告标牌。而且要求各条线路方向来往的教师时刻关注沿途水域情况。3.节假日提前告之家长,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校外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学生水事故的发生,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4.建立“学生安全小组,学生与学生相互提和监督。5.严格信息通报制度,遇有私自下水游泳的情况和溺水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把隐患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6.利用墙报、课量,以及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营造珍惜生命氛围墙强预防水意识。7.围统“杜绝溺水事故”这一主题,开展一次全校性教育动员大会。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要从学生水死亡事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好学生死亡事故上报制度,以及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2022年春季学期**小学学生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师生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师生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根据教育局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在5月12日上午大课间期间举行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一、演练的目的意义通过开展地震应急避震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正确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学会紧急避震和疏散撤离的技巧,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地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服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演练安排1.模拟地震背景:以我校所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为背景,学生正在学校上课,地震时,震感强裂,灯具晃动掉落,玻璃震碎,教学楼出现裂缝、墙皮脱落。2.演练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3.对象:全体师生(抽一个年级)。4.时间:2022年5月12日上午大课间时间三、演练前的准备工作1.演练前先集中,向学生进行演练动员,详细讲解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明确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要到达的安全区域,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阐述地震应急避震疏散演练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四、演练要求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4.楼上的班级按靠近楼梯的先后每班两排有次序进行疏散。5.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随本班学生一起疏散。五、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组 员:各科组长、各班主任(2)演练指挥组总 指 挥:副总指挥:指挥员:各科组长、各班主任信号员:宣传组:(5)教室室内指导:班主任教室室内指导组职责:①“地震警报”发生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以书或书包摭头护眼,迅速躲在课桌下,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内指定区域。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6)各级负责人一年级负责人:二年级负责人:三年级负责人:四年级负责人:五年级负责人:六年级负责人:安全地带1(大运动场):安全地带2(1#教学楼前):(7)教室、楼层及梯间转台安全护导员安排:教学楼由南往北数分别为1﹟楼和2﹟楼1﹟楼楼层安全护导人员安排:四楼楼层安全护导:三楼楼层安全护导:二楼楼层安全护导:一楼楼层安全护导:1﹟楼东楼梯转台安全护导人员安排:楼梯口:、一层转台:二层转台:三层转台:1﹟楼西楼梯转台安全护导人员安排:楼梯口:一层转台:二层转台:2﹟楼楼层安全护导人员安排:四楼楼层安全护导:楼楼层安全护导:二楼楼层安全护导:一楼楼层安全护导:2﹟楼东楼梯转台安全护导人员安排:疏散线路沿线(含楼层、梯间转台)安全护导工作组职责:.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8)拍照:1﹟楼: 2﹟楼:音响(鸣哨):救护:计时:六、演练程序(一)启动程序:学校广播: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地震应急避震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各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演练正式开始,发布地震预警信号;(敲钟发出警报声)全体教职工、全体学生就地避震,教室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以书或书包摭头护眼,迅速躲在课桌下。场景1:学校正在上课,突然听到警报响起,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示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根据掌握的地震知识,指挥学生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讲台等其它支撑物下,要求其以书或书包摭头护眼,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三)紧急疏散演练震后紧急疏散。短暂地震后,学校广播:“我校发生一次强有感地震,请老师和同学不要惊慌,现在由任课老师指挥学生迅速、有序撤离教室,到学校安全地带中去。”(以钟声为准)场景2:钟声发出后,地震暂时停止,全体师生经过短暂躲避后,各个班级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按预案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至指定学校运动场。学生在疏散中,仍然用护着头部,以防室外建筑物伤害。到达运动场后,学生要继续迅速蹲下,以双手摭头,降低身体重心,以防止再有余震时失去重心摔倒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被飞来的硬物击伤。学校广播:“各班班主任立即集合学生,清点人数,并向级负责人报告人数,由级负责人汇总后向总指挥(归达宜校长)报告。”场景3:各班主任开始清点人数,年级负责人统计完清点结果后向总指挥(归达宜校长)汇报。学校广播:解除“地震警报”信号。演练结束,学生恢复常态站队,按顺序排队回到教室。七、演练总结附:**小学防震演练紧急疏散线路图*小学二〇二二年五月**小学防震演练紧急疏散线路图(箭头代表学生疏散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1).docx 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docx 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