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形图,找出北方与南方、青藏、西北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子让景观等自然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于和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的农作物; 4. 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2. 教学重点/难点1.北方地区的范围与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条件以及农作物。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展示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结: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通过练习看来同学们掌握情况也不错;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方,了解北方。 [讲授新课]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景观图,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阅读第8页第一段的文字,归纳北方地区冬季的特点。 学生: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板书: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北方的概况 1、范围: 2、地形: 3、气候: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及第9页的文字,归纳北方的范围、地形、气候。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派代表汇报小组成果。 教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划重点内容,板书并提醒学生做笔记 过渡: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错,能把北方的范围找出来,区域的位置确定下来 因此三大地形区能清晰可见,所以北方的主要地形我们也能确定,气候类型也没问题;下面我们来完成第10页活动题,通过活动分析,我们来认识北方的气候差异。 活动:观察图片并回答: 学生:完成活动任务,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好,在气候、地形等影响下,北方是什么类型的土壤,成因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在书本中找出来。 板书:二、黑土地 黄土地 1、土壤: 学生:举手发言。 归纳并板书: 1.土壤:东北:黑土地(冷湿环境) 华北:黄土地(冲积扇平原) 教师小结:东北地区的冷、湿环境形成黑色土壤;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黄色泥沙在下游形成冲积扇平原,逐渐形成今天的华北平原;所以东北是黑土地、华北是黄土地。 过渡:通过对北方土壤的了解,结合我们上学期学习过北方的耕地利用方式以旱地为主,会种植什么作物:农业生产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以及解决措施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11页文字,了解北方的农业。 学生:阅读并发言。 归纳并板书: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旱地) 1、主要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2、问题:春旱 3、措施:南水北调、节水农业 师生活动:完成12页活动题:认识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课后习题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