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资料七、八年级必备知识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1.个人梦和国家梦有密切关系。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2.有梦想,就有希望。实现梦想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3.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需要掌握方法。4.学习点亮生命;学习没有终点,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5.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情境题可做理由)6.有一些学习压力,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7.学会学习,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8.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自我评价(自我观察和分析、和他人比较)+他人评价9.我们要客观认识自己,积极接纳和欣赏自己,做更好的自己。10.做更好地自己,需要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1.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2.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3.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4.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当朋友误入歧途应及时规劝。5.呵护友谊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学会尊重对方、坦诚相待、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体会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6.正确处理与朋友的冲突:要保持冷静,换位思考,坦诚交流,及时处理,勇于承担责任,。7.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8.网络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学会自我保护。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网络生活基本准则。网上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青少年的基本道德修养。2.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3.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诚,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4.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尊重老师,理解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关心老师,增进与老师的情感。(师生交往主要做法)5.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情境题可做理由)6.尽孝在当下,理解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做到尊敬、倾听、感恩双亲长辈。7.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8.化解亲子冲突,需要平等沟通,接纳与理解父母、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情境题可做做法)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1.生命形态具有多样性,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我们要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九上)2.生命是独特的,脆弱的,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3.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坚持生命至上,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4.守护生命要爱护身体,养护精神。5.养护精神需要守住心灵,追求真、善、美,发扬民族精神。6.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增强生命的韧性,保护乐观心态,磨砺意志,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发掘生命的力量。7.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劳动、创造和奉献。8.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从点滴小事做起,实现生命的意义。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1.我们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协调发展。2.我们要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体会青春期的美好。3.调节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做法: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求助他人;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调节。4.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5.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要敢于打破常规、关注他人和社会、将劳动与实践相结合。6.与异性同学相处,我们应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7.青少年要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培养自强品质。8.“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有知耻之心,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9.“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10.好的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1.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2.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3.合理调节情绪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成为情绪的主人。4.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5.我们积极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学会转化负面的情感体验。体验美好的情感,传递情感的正能量。6.传递情感正能量让我们体味亲情之爱,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集体力量的来源)2.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在集体中体会温暖与力量。3.个人在集体中可以涵养品格、发展个性。(集体生活的作用)4.在集体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5.美好集体的特征:民主的、公正的;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善于合作的;充满活力的。6.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在集体建设中勇担责任,共建美好集体。7.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谋求双赢。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1.法律的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4.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5.依法办事要求我们树立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6.青少年要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捍卫法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是息息相关。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2.青少年要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3.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4.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互助关爱,合作共享,承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5.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6.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7.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沉迷于网络。8.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网络规则,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9.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10.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1.社会生活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2.遵守社会规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3.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4.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5.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宽容和帮助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学会欣赏他人。6.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歧视他人。7.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8.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9.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践行诚信需要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10.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范,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11.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12.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法律后果)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13.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14.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15.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行为。16.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不良心理和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提高法律运用的能力。17.青少年要敢于并善于同违反行为做斗争,做有正义感的人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1.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2.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4.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关爱要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5.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做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6.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我们全面发展。7.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少年担当责任,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1.国家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维护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自觉捍卫国家利益,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5.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6.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7.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8.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实现梦想,劳动铸就辉煌。9.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10.青少年要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3.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4.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6.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7.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8.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9.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10.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1.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12.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实施。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3.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诬告陷害。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6.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可采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护权利守程序)7.公民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其他。8.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9.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10.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每个公民既是合法权利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承担者。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1.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4.国家巩固、发展公有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5.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民政府。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 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最高国家检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 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6. 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7.中国共产党①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④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⑤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⑥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⑦党的奋斗目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⑧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8.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相对的。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3.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指的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4.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5.我们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6.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7.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讲究策略,见义“智”为。8.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9.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