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公平正义的守护课件(共24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公平正义的守护课件(共24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1、为什么要追求公平?
温故知新
①对个人:公平是 的重要保障。
②对社会:公平是 的重要基础。
2、为什么要维护正义?
①正义是 的尺度。
②正义是 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③正义是 的重要价值。
④正义是 的基本条件。
生存和发展
稳定和进步
社会文明
法治追求
社会制度
社会和谐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学习重点
1.如何坚守公平?
2.如何守护正义?
一、坚守公平
探究活动一:如何坚守公平?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说一说,你看到这些消息之后有什么感受?
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从不同角度出发,你觉得可以怎样对待这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民、平台、国家等角度)
探究活动一:如何坚守公平?
个人
维护
公平
利益
冲突
遭遇
不公平
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P115)
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P115)
立法
而言
制度
保障
公平
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到的。(P116)
探究活动一:如何坚守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司法
而言
制度
保障
公平
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P116)
探究活动一:如何坚守公平?
2022年5月5日,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对网络大V罗昌平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判处被告人罗昌平有期徒刑七个月并承担在新浪网、《法治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公开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
对符合标准的人员予以国家司法救助
制度保障公平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1)个人:个人维护公平
(2)国家:制度保障公平
①对于立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②对于司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一、如何坚守公平?(P115-116)
有那么一群人,不知道身份,却感觉很安心;不知道名字,却感觉很亲切,他们怀揣正义,无惧暗潮!他们是平民英雄,用实际行动构建正义的大厦!
寻找我们身边的正义榜样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
二、守护正义
某日傍晚,某商场职工小孙和小王在外环路上散步,当他们行至某路口时,发现前面有三个歹徒正将一高呼“救命”的青年往路边的树林中拖,欲行抢劫。
小孙本想挺身而出保护该青年,但想到对方有凶器,而距电话亭又有500米远,等到报完警公安人员赶到时,歹徒或许早已逃走了。小孙急中生智,让小王跑步到电话亭拨打“110”报警,自己上前装着劝架稳住歹徒。不一会儿警车赶到,两人协助民警将歹徒抓获,使该青年获救。
思考:你从小孙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个人守护正义,需要。。。。。。
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需要勇气和智慧(P117)
面对非正义行为:
探究活动二:个人守护正义
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
报警 法律咨询 环保投诉举报
火警 铁路客服 城市管理服务
急救 市民服务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
交警 质量技术监督 消费者投诉举报
110
12348
12369
119
12306
12319
120
12345
12331
122
12365
12315
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及时拨打以下常用热线电话。(P117)
2020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工作报告时指出:通过案件审理,破解长期困扰群众的“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风险,坚决防止“谁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
思考: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工作报告时指出: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你觉得司法机关该如何做呢?
探究活动三:司法守护正义
二、司法维护正义
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探究活动三:司法守护正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可作为回避事由:(P118)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
二、司法维护正义
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探究活动三:司法守护正义
为规范司法人员在工作中的对外交往行为,防止干预司法,保证公正司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下发了若干规定。(简称“三个规定”),落实“三个规定”,“逢问必录”是从源头上防止“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治本之策。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报告法院工作时表示:“狠抓‘三个规定’落实,各级法院全部突破‘零报告’,11.2万人次记录报告信息12.8万条,有干预就报告、有过问就上报形成习惯。”
(1)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
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
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如何守护公平?(P117-118)
守护正义需要有担当,更要有力量
公平正义的守护
坚守公平
个人维护公平
制度保障公平
守护正义
个人守护正义
司法维护正义




课堂练习
(1)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做公平的践行者。
(2)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3)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4)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同时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议一议: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守护公平正义?
(青少年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公平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结束语
课堂练习
议一议: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守护公平正义?
(青少年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认真学习 知识;
(2)树立 意识,增强 观念;
(3)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养成
的行为习惯;
(4)积极参加 实践活动;
(5)向身边的人宣传 的重要性;
(6)积极与身边的 行为作斗争。
课堂练习
议一议: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守护公平正义?
(青少年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2)树立公平意识,增强正义观念;
(3)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自觉维护公平正义的行为习惯;
(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5)主动向身边的人宣传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6)敢于与身边的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导学案 编号19
第四单元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8.2公平正义的守护 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维护公平;
2、知道个人守护正义的做法;
3、明确司法维护正义的要求;
二、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坚守公平,如何维护正义。
难点:自觉树立起公平意识,具备公平素养,树立正义感。
三、自主预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①人们渴望 ,但 形成。
②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 ,需要我们在生活中 。
★2.怎样坚守公平?
(1)_________维护公平。(问题:个人如何坚守公平?★★)
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 的立场,学会_______,以 为人处世。
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 ,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 的方式和手段,谋求 。
___________保障公平。
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 时,要 每个人,保障每个人 的;
②对于司法而言,在 时,要公平地对待 。
3.为什么要守护正义?
①追求正义是 。
②正义感是 。
★4.如何守护正义?
(1) 守护正义,需要 。(问题:个人如何守护正义?★★)
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 ,相信 ;另一方面要 ,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 。
(2) 维护正义。
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 ,以 ,严格遵循诉讼程序, 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 、 。
②国家积极推进以 为核心的 ,要求司法机关 行使司法权。
★★5.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守护公平正义?(归纳题)
(青少年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
.
.
.
四、随堂演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严格依据宪法而制定,它进一步拓宽了法律援助的渠道。还新增了“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等情形下,可以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而申请法律援助”,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以上表明了(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②该法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
③该法是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突破 ④该法扩大了贫困居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下面漫画《亮点》表明我国( )
A.依靠经济发展消除城乡差异B.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法治中国
C.通过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D.发展文化产业,保障文化权益
3.2021年“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对近年来已纠正重大错案逐一启动问责程序,纠错不能止于国家赔偿,追责必须落到责任主体”。“启动问责程序”体现了( )
①规则至上 ②人格平等 ③制度公平 ④司法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下面不属于维护公平正义的是( )
A.车站设置老年人专用通道 B.干部任用公示时间不足
C.证据不足作无罪判决 D.学生免费参观博物馆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要在继续推进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和国家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体现了( )
①有了良好的制度做保障,公平正义就一定能实现
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向往
③共建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只能依靠党和国家
④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6.2021年初,我国全面有序推进高感染风险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此举( )
①保障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公平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体现了国家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2021年1月12日国家医保局统计,已累计结算患者费用28.4亿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患者治疗费甚至达到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这些做法(  )
①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是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③以实现同步富裕为根本目标 ④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上述规定( )
A.进一步弘扬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B.更好地保护了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C.符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 D.公民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9.公平与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公平与正义的有( )
①国务院批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②国务院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④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养老保险试点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总书记之所以强调公平正义,是因为(   )
①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正义
②公平正义使人们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
③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④有利于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小刘被公司派到外省出差回来后,被社区告知需隔离14天,于是他向公司报告,第二天公司却要求小刘3天内到岗。因需要隔离,小刘没能如期到岗,随后公司通知其已被开除,理由是旷工3日。
法律相关链接 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被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的隔离措施,用人单位不得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依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运用法律链接中的信息,指出公司的决定是否有效,理由是什么。
面对公司的决定,小刘的正确选择是什么?
(3)以上事例给你什么启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C B A C D B
11.阅读材料(参考答案)
(1)无效。公司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属于违法行为。
(2)依法维权
(3)①人们渴望公平,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②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③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