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主题班会 消防安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主题班会 消防安全 教案

资源简介

消防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火灾事故案例、学生讨论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让学生了解一般的火灾危险、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重点难点: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1.师:火灾是多发性灾害,火灾的破坏相当严重,平时和战时都会发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物质大量集中,化学危险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火源,火险逐渐增多,这一节要讲与火有关的知识。人类逐渐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这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2.观看视频:几起重大的火灾案例,感知火灾的危害
二.火灾发生防护行动
1.第一时间报警
(1)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
(2)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3)向单位领导报警
2.报警时要牢记以下几点:
(1)要牢记火警电话“1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2) 接通电话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3) 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 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5) 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 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7) 在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采用敲锣、吹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来灭火。
3.观看视频:火灾时电话“119”报警
4.学生课堂模拟火灾发生报警:(共进行三组学生,表扬每组好的方面,鼓励学生做得好)。
三.初期火灾的灭火的方法
1.灭火的基本原理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根据这些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化学抑制法),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 。
2.常见的厨房火灾扑救
厨房的灭火方法:一是蔬菜灭火法, 二是锅盖方法, 三是干粉灭火法。
3.不能用水扑救火灾的情况。
(1)电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2)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能用水浇 。
(3)家中贮存的燃料油或油漆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应用泡沫、干粉或1211灭火器具或沙土进行扑救。
(4)计算机、电脑着火应马上拔下电源,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四.火场中的逃生原则、灭火和逃生方法
1.火场逃生的原则
确保安全,迅速撤离,顾全大局,救助结合。
2.扑灭自身火焰的方法:(1)水湿 (2)滚灭 (3)脱衣(4)扑打(5)救助
3.介绍七种火场逃生方法 :
(1)绳索自救法 (2)匍匐前进法
(3)毛巾捂鼻法 (4)棉被护身法
(5)毛毯隔火法 (6)被单拧结法
(7)跳楼求生法
4.观看视频:火场逃生方法等
5.观看视频后,教师提醒火场逃生的注意事项。
(1)房内有防毒面罩,逃生时一定要将其戴在头上。
(2)身上着火,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3)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或阳台,逃向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或将门窗封闭,防止烟火入侵。如果烟味很浓,客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4) 在发生火灾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建筑物内或室内备有救生缓降器,救生滑道及绳索的,要充分利用这些器具逃离火场。
(5) 房间内的床下、桌下、洗漱间和无任何消防设施保护的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等部位,均不能作为避难场所 。
(6)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都极有利于逃生疏散,应注意利用 。
(7)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跳楼。
五.日常防火小常识
1.家用电器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和保养。
2.家用电器应放在室内干燥的地方,不能用湿布去擦带电的家用电器。
3.家用电器过热时应停止使用 。
4.家用电器旁严禁堆放各种易燃品 。
5.各种发热的家用电器用完后应及时关掉电源,严禁放置在木质家具和易燃品上。
6.不得用其他导线代替保险丝。
7.不得乱拉电线、乱增加电器设备。
8.做饭要防火,用油锅时,人不能离开。煨炖各种肉汤时,应有人看管。汤不宜太满,在汤沸腾时应降低炉温或将锅盖打开,防止浮油溢出锅外。
9.旅游住店勿忘消防安全:熟悉宾馆住宿指南,不要忘了看懂安全通道示意图,留心周围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的摆放位置,消火栓和自动喷淋装置等。
六.家庭急救常识
1.烧伤的急救
(1)扑灭身上的火焰,使伤员迅速脱离开致伤现场 。
(2)防止休克、感染 。
(3)保护创面:在火场,对于烧伤创面一般可不做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龙胆紫一类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烧伤面深度的判断。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创面,对创面应立即用三角巾、大纱布块、清洁的衣眼和被单等,给予简单而确实的包扎。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
(4)合并伤处理 。
(5)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2.休克
多为外伤、出血、疼痛、过敏等引起。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精神萎缩,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急救时,应让病人平卧,注意保暖。如外伤出血休克的,应立即止血;有骨折可能的要用夹板绷带固定;神智不清的,给予针刺人中或指压人中;呼吸困难的,进行人工呼吸。在初步急救后送医院治疗。
3.触电
应立即切断触电者身体与电流的接触,如用干的木棒、竹竿、橡胶圈等拨开电线,或者用你的衣服套住他的某个部位,将他从电流上拖开。
4.煤气中毒
轻度中毒时,病人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中毒严重,会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昏迷。急救法是:立即打开门窗,把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解开病人衣扣使呼吸流畅,注意保暖防受凉形成肺炎。轻度中毒,可给他喝热茶,作深呼吸,迅速送医院抢救。
七.小结本课
教师: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期待越来越高,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
八.思考与行动
“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包括了哪两层含义?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一是要积极预防,防止发生火灾。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火灾发生。二是要积极减少火灾危害。火灾绝对不发生是不可能的,但火灾危害是可以通过人类积极的行为而减少的。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