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平安校园班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平安校园班会设计

资源简介

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平安校园班会设计
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我们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
2.使我们掌握面对校园欺凌时应该采取的措施,让我们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共建平安校园。
班会重难点:
使我们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正确面对校园欺凌,保护自己。
班会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有关校园欺凌的宣传片教师提问:这个视频反映的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校园欺凌
教师:校园欺凌是部分同学在成长过程中所遇见的不好的一种现象。它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本节主题班会“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平安校园”,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有关校园欺凌的一些问题。由此导入班会主题
班会内容
你谈我谈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讨论什么是校园欺凌?
教师播放有关校园欺凌解释的视频材料,加深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进一步了解。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内容、视频内容,展示概念:什么是校园欺凌?(学生读)校园欺凌是在校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教师展示:校园欺凌的方式(学生读三种方式)
教师解释校园欺凌的特点(指出占调查人数的比重),
展示权威机构调查分析内容(学生读):据调查,目前校园欺凌涉及北京、广东、四川、江苏等26个省份,超过八成的受害者表示施暴者为群体,将近两成的为个人,施暴形式最有普遍的是精神暴力和身体暴力。超过九成的受害者都曾在校园里遭受过精神暴力,近七成的受害者遭受过身体暴力,且身体暴力多伴随着精神暴力。更严重的是半数以上的受害者遭受反复长期的欺凌。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反映校园欺凌受害者的状况。
结合调查内容,教师指出:校园欺凌现象在全国的中小学普遍存在。
教师分析:校园暴力事件涉事者年龄分布:集中在13~18岁的未成年人。其中中学比例较高,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对校园欺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
讨论畅谈1
结合我们自身、身边事例,谈一谈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呢?
以及校园欺凌有何影响?
(让学生结合自身和身边的事例,谈一谈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影响及危害。)
然后,由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具体了解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影响及危害。
教师简单讲解: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表现。
再展示四则案例让学生生动具体了解校园欺凌的影响及危害。
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强调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受欺凌者的惨状),指出校园欺凌者必然会付出代价即触犯国家法律。然后与学生一起学习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法律条文,做到你知我知。学生分别读:《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条文。
教师强调:学习完了法律条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文明学生。
情境小剧场
学生表演小品 因相撞而产生的矛盾(一人在走廊比别的同学相撞。撞人的同学不仅不道歉,反而谩骂,被被撞的同学非常气愤,回班找三四名同学,准备找他算账。)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回答 :
同学们,当你遇到这种情况,你将怎么样解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冷静处理,不要冲动。这样做极可能酿成肢体冲突,往深里讲,几个人找一个人,有可能会造成欺凌事件,酿成恶果。
讨论畅谈2
假如校园欺凌发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该怎么办呢?可以结合自身谈谈,还可以结合情境, 教师以图片形式设置了三种情境:
1、校外人员敲诈勒索。
2、一群女生围殴欺辱一个女生,并拍照上传网上。
3、几名男生欺负一名男生。
学生针对假设自己经历这种情境,谈感想,教师指导。
教师展示视频,然后强调视频中的预防欺凌的方法我们应该记住,教师再对校园欺凌的方法进行详细补充讲解。
教师补充解释:
1、保持冷静,解释拖延时间是为了找机会求救。
2、采取特殊的动作和声音是寻求外人的注意、帮助。
3、应该记住:人身安全是永远是第一位的。
4、心理暗示使自己树立自救自信心。
5、警示性语言:你我力量差不多,如果要欺负我的话,双方会两败俱伤,你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恐吓性的语言,对社会人员:我要报警,把你置于死地。暂时委曲求全,记住他的外貌特征相关信息。保证脱险之后,再采取措施。
班会总结
校园是我们一生中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欺凌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包容,产生摩擦,让我们以和平方式解决;遇到欺凌侵害,让我们冷静面对,机智应对。
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说:
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平安校园。
也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主题班会,以实际行动向校园欺凌说:“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