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十三章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实验十八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2年高考·1年模拟实验知识·自主回顾核心考点·重点突破实验知识·自主回顾三、实验器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约1 m)、秒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四、实验步骤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做成单摆。2.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如图所示。六、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摆球是否可视为质点,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摆角是否足够小,摆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2.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采用倒计时计数的方法,即4,3,2,1,0在数“0”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不能多计或漏计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应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七、注意事项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5°。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4.摆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核心考点·重点突破(2021·北京门头沟区月考)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测量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直径d=___________ cm,再测量摆线长l,则单摆摆长L=___________(用d、l表示)。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例11.84(2)摆球摆动稳定后,当它到达____________(填“最低点”或“最高点”)时启动停表开始计时,并记录此后摆球再次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n=60、59、58),当n=0时刚好停表停止计时,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s,该单摆的周期为T=___________s(周期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最低点67.52.25乙(3)计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的表达式为g=________(用T、L表示),如果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可能原因是________。A.将摆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n计少了B.计时开始时,停表启动稍晚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D.将摆线长和球的直径之和当成了摆长AC9.86本实验的常见创新角度如下:考点二实验拓展创新例2最低点(2)多次改变摆长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测量摆长L及相应的周期T。此后分别取L和T的对数,所得到的lg T-lg L图线为__________(选填“直线”“对数曲线”或“指数曲线”);读得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c,由此得到该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直线2年高考·1年模拟A(2)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得的g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线的长度B.开始计时时,停表过早按下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D[解析] (1)单摆摆动的摆角θ≤5°,当θ=5°时单摆振动的振幅A=lsin 5°=0.087 m=8.7 cm,为计时准确,在摆球摆至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故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选项A。(2)找出轨道的最低点O,把滑板车从O点移开一小段距离至P点,由静止释放,用手机测出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t,算出滑板车做往复运动的周期T=________;(3)将滑板车的运动视为简谐运动,则可将以上测量结果代入公式R=________(用T、g表示)计算出轨道半径。3.(2022·山东高三月考)某同学设计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单摆的周期公式,其中传感器可以记录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传感器固定在悬点正下方,当小球摆到最低点时遮挡光线,计算机采集数据后得到的光强-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1)此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__________信号的装置;(2)由图乙可得,第1次光强最小到第N次光强最小的时间为t,则该单摆的周期可表示为T1=__________;(用N、t表示)(3)该同学测出小球直径D,绳长L,若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单摆周期公式可表示为T2=_______________。(用D、L、g表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T1=T2,即可验证公式正确。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